朱璇翔
摘 要:簡述語文課堂提問對學生思維發展、課堂構建的重要意義。歸納了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普遍現象,指出課堂提問和教師提問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剖析課例的基礎上總結課堂提問的五個觸發點,強調課堂提問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意義
提問是一種非常古老而常用的教學方法,歷史悠久,但到20世紀初才開始出現對課堂提問的專門研究,到20世紀90年代為研究的高峰點。直到如今,對提問的研究仍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來越凸顯,原因正是在于它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追問:語文課堂中“問”的意義在哪
我們先從兩個角度對語文課堂中“問”的意義進行理性的思索,進一步明晰課堂提問的價值。
(一)“問”對學生思維發展有何用
課堂提問是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思維溝通和對話的過程。“問”是使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思維能力的提升就是課堂提問的核心與主旨。
(二)“問”對語文課堂構建有何用
語文課堂如果有高質量的課堂提問,語文課堂教學的板塊和層次會清晰分明。吃透教材,選準內容,制訂語文課堂教學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二、斥問:語文課堂中“問”的病癥在哪
課堂提問意義是如此重大,但課堂提問的現狀又是怎么樣呢?通過平時大量的課堂觀察,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病癥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課堂提問應該誰來問
面對現在的語文課堂,我們常常困惑發問者是誰呢?是老師卻不是學生。從以學生為本的課堂理念來看,課堂提問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課堂提問的過程就是學生在課堂中不斷地自我發問的過程。顯然,我們的語文課堂提問主體錯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
(二)課堂提問應該問什么
我們已經注意到語文課堂上,不應該對內容進行過多的發問。但我們現在的課堂上,仍有很多老師這樣做,對課文內容頻繁提問。比如這部分寫了什么?這個詞語寫出了哪種情感?為什么用這個詞語?等。提什么問題?提問內容的選擇其實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三)課堂提問應該怎么問
教師在提問過程中,絕不能拘泥于特定的模式中,而要善于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但我們的課堂提問方式總是趨于“簡單化”:
1.幼稚化,教師經常會提一些根本不用動腦就能回答的問題。
2.模板化,如果教師每節課都按一種模式提問,那學生就會對教師的問題失去興趣。
3.粗暴化,課堂上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常常造成學生不愿甚至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探問:語文課堂中“問”的方法何在
(一)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作為教師應盡量把課堂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怎樣做才能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我發問呢?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發問,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這能讓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這才是真正意義上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二)精心選擇提問內容
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并不是讓教師在課堂上不提問。相反,是對教師的提問要求更高了。如果從語文學科的屬性出發,教師的提問應該注重哪些方面呢?
1.問題生成的依據:課程標準。
2.問題選擇的關鍵:文本特點。
3.問題選擇的基點:學生水平。
關注上述三個方面,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了解并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興奮點、思維點。教師應在這些地方精心預設問題,并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解決好問題,力求將知識轉化成能力。
(三)選擇合適的提問點
具體到一篇課文中,我們到底可以尋找哪些提問的點呢?結合生動的課堂演繹,我們可以獲得。
1.在學生沒有問題時尋找問題。
當學生想提問題卻提不出,也就說明他們發現不了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點撥法,先向學生提出中心問題,來激發學生去發現問題。教師應在看似無問題之中巧設難題,以激發學生思考,從而深刻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內涵。
2.在學生理解易錯處挖掘問題。
學生理解的易錯處,也就是課文的難點。在易錯處挖掘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課文學習的難點。
3.在學生交流討論中抓住問題。
學生在交流討論過程中可以不斷引發出新的問題,教師要善于抓住這樣的隨機生成的新問題,進而引導學生自己學會解決問題。
4.在學生喜好關注點思考問題。
學生的喜好關注點即學生的興趣點。在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提出問題,往往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欲望,發展學生的思維。
5.在學生個性解讀時發現問題。
當學生憑借個人的生活或閱讀的經驗對文本作出自己獨特的解讀時,教師從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
四、存問:語文課堂中“問”的依據何在
改進課堂提問的歸旨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如果我們在設計課堂提問前始終想著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那么,在課堂上自然會避免許多偽問題、空問題、傻問題的出現。如果我們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那么語文課就能真正承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性課程的基本任務。研究課堂提問,探索課堂提問,一問一世界:用“問”驅動語文課堂不失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條路徑!
參考文獻:
[1]肖偉平.有效課堂提問:為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基于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D].青島大學,2010.
[2]潘文彬.“語文元素”:一個值得探究的話題[J].小學教學研究,2009(6).
[3]于劍國.語文課堂提問的幾種變式[J].語文教學之友,2010(12).
[4]楊仕威.閱讀貴在自我發問[J].語文建設,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