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君
[摘要] 目的 對二甲雙胍與胰島素聯合用藥治療小兒糖尿病的用藥方法進行總結、探討,觀察治療效果,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和指導。 方法 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從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患者中,篩選76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通過隨機的方式將其劃分為聯合用藥治療組與治療對照組,各38例,組間可比性充分。對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予以胰島素進行治療,對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在胰島素用藥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二甲雙胍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對比。 結果 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基本保持一致,分組接受不同的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餐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改善。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方面,兩組患者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小兒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用藥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二甲雙胍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治療效果,且不會加重患者不良反應,值得加強推廣與實踐。
[關鍵詞] 小兒糖尿病;二甲雙胍;胰島素;聯合用藥;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a)-0073-02
當前,人們對于糖尿病已經并不陌生,大多數人都知道它是一種發生率最高的代謝性疾病,也知道高血糖是其主要的特征,好發于中老年人群體。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生活習慣、飲食條件的改變等方面的因素影響,糖尿病正在朝著低齡化的方向發展,甚至出現了大量的小兒糖尿病患者,顯然這對于兒童的健康及成長、發育來說,是具有極大危害的,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與重視[1]。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種類和用藥方法較多,但是療效卻并不統一,尤其是在小兒糖尿病的用藥治療方面,還需要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以不斷提高對小兒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以更好的保障其健康及成長、發育[2]。該研究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通過對38例小兒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用藥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二甲雙胍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醫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患者中篩選76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分設聯合用藥治療組與治療對照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38例,排除合并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或胃腸道疾病者。分組后治療對照組患者男21例,女17例,最小年齡者4歲,最大年齡者13歲,平均年齡(8.26±0.54)歲,最短病程6個月,最長病程4年,平均病程(2.24±0.43)年,空腹血糖(7.45±1.23)mmol/L,餐后2 h血糖(10.53±1.72)mmol/L,糖化血紅蛋白(7.65±0.63)%,甘油三酯(2.26±0.9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21±0.6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32±0.58)mmol/L。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男20例,女18例,最小年齡者4歲,最大年齡者12歲,平均年齡(8.37±0.61)歲,最短病程6個月,最長病程5年,平均病程(2.32±0.47)年,空腹血糖(7.56±1.45)mmol/L,餐后2 h血糖(10.61±1.83)mmol/L,糖化血紅蛋白(7.66±0.68)%,甘油三酯(2.29±0.9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35±0.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43±0.61)mmol/L。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臨床對比研究的可行性充分。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及其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幫助他們調整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方式,保持合理的運動鍛煉。同時對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予以胰島素進行治療,對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在胰島素用藥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二甲雙胍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具體用藥方法如下。
對治療對照組患者在睡前15~30 min,皮下注射胰島素,劑量為0.7 U/kg,1次/d。均連續用藥治療12周。
對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同樣在睡前15~30 min,皮下注射胰島素,劑量為0.7 U/kg,1次/d。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予以二甲雙胍片,口服用藥,0.25 g/次,2~3次/d,餐中服用,可根據患者的個體病情,適當調整用藥劑量,但每天的最高用量不能超過2 g。均連續用藥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餐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變化情況。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在用藥治療過程當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基本保持一致,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這3項指標都發生了變化,均有所改善,但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各項指標數據顯著優于治療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同時,兩組患者治療之前餐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也基本保持一致,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指標均得到了改善,但依舊是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各項指標數據顯著優于治療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在用藥治療過程當中,兩組中均有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低血糖等等,但不影響受藥和病情治療。其中,聯合用藥治療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5例,治療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4例,發生率分別為13.15%、10.52%,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8,P>0.05)。
3 討論
對于小兒糖尿病的治療,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因為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胰島素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應用相當廣泛,其能對胰島β細胞產生影響,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加速疾病治療,對血糖控制起到理想的作用效果,不過有研究發現,單純注射胰島素無法有效維持血糖穩定[4];二甲雙胍屬于一種胰島素增敏劑,通過作用于周圍組織,促進其對葡萄糖的利用,與胰島素合用可加速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異生,使得胰島素敏感性增加,從而有效控制血糖平穩[5]。同時二甲雙胍還能夠更有效的改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這對糖尿病的治療同樣有利[6]。胰島素與二甲雙胍聯用,可以對小兒糖尿病的治療起到更好的作用效果。
綜上所述,對小兒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用藥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其二甲雙胍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治療效果,且不會加重患者不良反應,值得加強推廣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江艷廣.分析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6):103-109.
[2] 何瓊,羅群.達美康與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評價[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8,35(4):85-86.
[3] 秦鳳,李春亮,張惠莉.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12):1909-1914.
[4] 張四青,習燕華,鐘樹妹,等.格列美脲聯合二甲雙胍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5):525-528.
[5] 姚璐,田國祥,武云濤,等.二甲雙胍分別聯合利拉魯肽及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5,7(1):100-102.
[6] 張杰,張華,Kamana K.C,等.二甲雙胍和格列苯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網絡Meta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5,40(2):289-295.
(收稿日期: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