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近日,適逢成立30周年的興業銀行被《投資者報》評選為“2018值得信任的卓越銀行”。30年風雨兼程,這家與改革開放相伴而生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肩負“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做貢獻”的歷史使命,以客戶為中心,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把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作為“服務立行”的根本,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
三十年來,順應改革開放大勢,興業銀行從東南一隅的福州起步,從一家地方銀行發展成為大型銀行集團,從默默無聞發展到在中國銀行業占有重要一席,創造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興業模式。
“以客戶為中心”是興業銀行成立三十年來一以貫之的理念與承諾。
成立之初,新生的興業銀行便一改當時銀行等客上門、高高在上的老面孔,以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優質服務引領行業新風。節假日照常營業、殘損幣兌換、上門收款、業務辦理時效制等服務措施成為興業人鐵的承諾。下班后噼里啪啦打算盤、趕趕咐咐點鈔票成了興業人不可或缺的必修課。真誠服務換來了回報,客戶漸漸多起來了,以至于同行們開始感慨:“業務又被興業搶了!”
讓客戶滿意成為興業銀行不斷創新的源泉與動力,在業務發展過程中,興業銀行順應客戶需求變化,適變而變,培育和打造多產品、多市場、專業化和綜合化的服務能力。經歷市場的打磨,興業銀行已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銀行成長為涵蓋信托、金融租賃、基金、期貨、資產管理、消費金融、研究咨詢、數字金融等多領域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具備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產品覆蓋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的專業能力,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深化自身轉型發展,實現與客戶的相伴成長。
2016年,順應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競爭優勢,興業銀行在新一輪五年規劃中提出“結算型、投資型、交易型”三型銀行建設戰略,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出“商行+投行”的轉型戰略,強調以客戶為本、商行為體、投行為用,從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
圍繞新的戰略布局,興業銀行主動調低發展速度,“強優勢、補短板”兩條腿走路,持續調整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啟動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從產品主導向客戶主導,從部門銀行、條線銀行向整體銀行、流程銀行轉變,打造集團層面統一客戶關系系統和一體化的營銷服務能力,專業能力和服務效率更加精進。
在贏得客戶信賴的同時,興業銀行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
2018年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顯示,興業銀行按一級資本排名位列全球銀行第26位,較2001年首次入榜提升542個位次;在《財富》世界500強中位列第237位,較2013年初次上榜提升191個位次;以119.72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居全球銀行品牌榜第20位,較2009年首次入榜提升152個位次,品牌增值115.01億美元。
好銀行,助生活更美好。在創新發展過程中,興業銀行不忘初心,開創了“寓義于利”的獨特商業模式和社會責任實踐觀,不僅“在商言商”,更講責任擔當,回饋社會與客戶,將銀行經營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有機結合,實現經濟和社會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
該行在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普惠金融等業務領域持續發力,并逐步形成“捐資助學”、“抗災救災”、“扶貧濟困”三位一體的公益慈善機制,走出了一條具有興業特色的社會責任實踐之路。近五年累計公益慈善捐贈超過2億元,立行30年,累計納稅2072億元,累計向股東分紅超過800億元。
真誠服務,相伴成長,匠心堅守,鑄就品牌,興業銀行此次獲獎可謂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