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博茨瓦納特派記者 邢曉婧
博茨瓦納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該國總統馬西西在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曾表示,博方熱切歡迎中國企業赴博開展項目。《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對博茨瓦納投資和貿易中心(以下簡稱“BITC”)首席運營官雷金納德·塞萊羅進行專訪,聽其講述博茨瓦納的投資優勢、在博中企的情況以及潛在商機。
環球時報:近年來中非合作關系日益緊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企業在非洲的累計投資金額超過60億美元。那么相較于非洲其他國家,博茨瓦納的競爭優勢體現在什么地方?
塞萊羅:博茨瓦納的競爭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博茨瓦納自獨立以來始終保持著穩定的政治局勢,經濟持續且快速增長。其次,博茨瓦納重視法治和廉政建設,被國際社會認為是非洲“腐敗最少和透明度最高的”國家。政府花費重金用于教育,當地民眾均能熟練使用英語,相比于以法語為主的非洲國家,語言壁壘較低。
在經貿方面,博茨瓦納自1999年起實施開放和自由的外匯管理政策,凡是在稅務局注冊登記的外國投資者、個人、團體等均可以以美元、英鎊或南非蘭特在博茨瓦納開設外匯賬戶。商業銀行向公司或永久居民支付所需外匯,不受數量限制,也無需經過博茨瓦納央行批準。對于外匯匯出也沒有專門限制。簡單來說,外國資本可以自由進出博茨瓦納。
為刺激經濟活動,博茨瓦納央行去年將基準貸款利率降至5%,創下歷史最低水平,這對在博商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博茨瓦納還有一套具有競爭力的稅收方案。制造業公司可享受15%的所得稅稅率,這一數字在世界范圍內的平均值為23.6%,在非洲國家中的平均值為27.46%。此外,民眾熱情好客、治安環境良好等因素都是博茨瓦納吸引外資的巨大優勢。
環球時報: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中博雙邊貿易額為2.67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國企業在博簽訂承包勞務合同額累計達101.57億美元。請問中企在博茨瓦納的發展情況如何?博方想要重點發展的領域有哪些?
塞萊羅:總體看來中國公司和投資者深度參與了博茨瓦納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方面自不必說,中企在這里修公路、建醫院、蓋學校和研究機構等。在制造、能源等領域均有所涉獵。
我們在科技領域有些想法,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和阿里巴巴集團有接觸,今年8月還見到了該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他在9月中非論壇與馬西西總統會面時還表示,互聯網技術革命是非洲的機遇,博茨瓦納可以通過發展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數字基礎設施,為中小企業和年輕人創造未來。馬云提到的恰恰是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希望能在高新科技領域與中國建立聯系。
旅游觀光業是另一個重點發展領域。我們計劃與一些中國公司合作,把中國游客帶到博茨瓦納來,讓他們有機會了解這里的風土人情,享受當地人的盛情款待,以此建立兩國的民間友誼,說不定還能找到更多商業合作的可能性。
我還注意到在搜索引擎上用中文檢索博茨瓦納,只能得到非常有限的信息。因此對于我們來說學習普通話是當務之急。我們已經意識到有必要將官網內容翻譯成中文,幫助中國人獲取關于博茨瓦納的一手資料。此外,在電子通信領域和醫療保健領域,我們也需要中國的幫助,目前正在嘗試和中國企業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
環球時報:除了重點產業,對于潛在的中國投資者來說,博茨瓦納還存在哪些機遇?
塞萊羅:由于博茨瓦納在多個領域都有需求,總體來說中國投資者擁有很多商業機會。舉例來說,博茨瓦納農業比較落后,糧食和果蔬自給率較低,在幫助發展農耕或是解決食品問題的農業合作方面大有可為。中國制造的到來為博茨瓦納人提供了物超所值的服飾鞋帽,中國是紡織業的巨頭,我們熱衷盼望中國投資者在博開辦紡織廠,用于服裝制造或是生產出口至其他地區的面料。
即便是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博茨瓦納對住房、交通、物流等方面依然有需求。此外,在采礦業、皮革業以及汽車制造和零部件生產等領域,博茨瓦納市場缺口巨大,以上這些對于中國投資者來說意味著無限商機。
環球時報:對于有意在博茨瓦納開展商業活動的中國公司,貴國是否有相應的政策支持?
塞萊羅:我們目前實施的政策面向所有外資企業,并沒有特別出臺針對某一國的優惠政策。但是因為這些條件已經足夠優厚了,所以希望能夠得到中國投資者的青睞。▲
環球時報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