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蒙
“黃背心”示威持續兩周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做出讓步,宣布明年1月起為領取最低工資的勞工加薪,并讓退休年金領取者減稅,但他拒絕了不少“黃背心”的主要訴求之一——恢復“巨富稅”。
在法國人心目中,巨富稅已成為一種象征。從歷史看,法國巨富稅在1945年戰后曾臨時設立過,在1982年法國社會黨首次執政時再次設立,其后隨政府更迭而開開停停。巨富稅的對象按目前標準是擁有家產超過130萬歐元的家庭,家產的概念包括房地產、金融資產、企業股份等各種形式。但藝術品、森林湖泊、各種殘疾金撫恤金等不包括在內。這一稅務與其他稅務可以重疊,也就是說交了其他各種所得稅的家庭,如果其總資產超過130萬歐元的均須交納巨富稅。稅率為:130萬-300萬歐元家產的交納總資產的0.25%,300萬歐元以上的家產交納0.5%。由于法國實施的房地產全國聯網統計系統與投資房地產實名申報制,加之稅務機構可以通過銀行系統查到任何個人或企業的銀行賬戶,人們很難通過隱瞞自己資產來逃稅。這一稅種每年給國家帶來50多億歐元財政收入。大約共有35萬多的納稅家庭必須每年交納巨富稅,這一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一以高額資產者須交更多稅賦的原則來自于法國源遠流長的社會主義理念,即在一個社會中必須發揚團結互助精神,富人應該通過交納更多的稅賦來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與義務。這有助于平衡社會的貧富差異。由于巨富稅對企業股份財產采取特殊處理,因此該稅從經濟學角度而言還有利于財富對企業的投資,不讓財富集中在房地產等固化資產中套利,阻止了靠財產而不是投資的大食利階層形成。因此,在設立后該稅種即成為法國稅務制度致力消除貧富差異的標桿。當然在所得稅、遺產稅等領域,法國也同樣施行高額累進的社會措施,但由于該稅明確只對高額資產擁有者征收,其象征意義鮮明。
馬克龍是在一個特殊時期當上法國總統的。當下的法國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經濟始終難以大幅發展、失業率居高不下、產業結構瓶頸很多、人們的總體生活質量難以改善、國家經濟與政治結構需要大幅改革、民粹主義等極端思潮影響越來越大、傳統政黨影響力越來越小。因此他以其大幅結構改革的競選綱領、不屬于任何傳統政黨的候選人形象獲選。而他與他一手創立的共和國前進黨以絕對優勢獲得了政治權力,自然也可不受左右派傳統勢力的干擾進行改革。那他為何一上臺就拿巨富稅開刀?
馬克龍認為,法國首先需要經濟發展、需要大幅增加投資與給企業松綁,這是從根本上降低失業率、提高人們的實際購買力、重振人們對法國信心的不二法門。而做到這一點最具象征意義就是改革巨富稅,因為巨富稅被企業界、投資界認為具有很大的“財富殺傷力”:據統計,法國每年有700至800戶巨富家庭搬去其他國家居住,逃離資本高達幾十億歐元。而且對于真正的巨富而言,他們可以使用各種合法避稅方式來逃避交納巨富稅。因此,有人稱這一稅種其實是增加了百萬富翁的稅負而讓億萬富翁逃離。
根據法國參議院一項調查,由于征收巨富稅,導致資本無法進入消費與企業領域,帶來的增值稅等其他稅務損失比收來的巨富稅本身還要多。由于申報、計算等方面的復雜因素導致納稅人與稅務當局糾紛不斷,也極大地影響了財富階層在法國投資的意愿。
但即使如此,馬克龍其實也沒有真正取消巨富稅,而是對之做了改革:他將財產分作各類金融、企業投資、儲蓄與房地產。他認為凡是金融投資或儲蓄、企業投資與股份等均有利于法國經濟發展,應不納入巨富稅領域。因此,他的改革就是將過去的巨富稅改為房地產巨富稅。雖然這樣一來會大大減少巨富稅的納稅戶數量與政府財政收入,但其意義是重大的,因為在財政上減少的會在經濟增長上拿回更多。
這樣的改革方向不能說不對,但由于這樣一來巨富們的資產總額因剝離金融資產導致縮水、從而使納稅戶大幅減少,媒體與輿論便認為馬克龍的這一改革實際上取消了巨富稅。而一旦法國制度的這一標桿倒下,對廣大低收入階層以及各左翼政黨就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根本性改變。他們認為,給富人好處太多就是對低收入階層的不公。人們的這口氣到“黃背心”示威中爆發出來,成為馬克龍的一個重大“罪名”。
通過法國巨富稅的前后演變,可以看到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一個事物一旦具有很強的社會象征性與標志性,就很難對之加以簡單否定,因為人們的集體心態很難接受這樣的根本轉變。而這個被法國與國際媒體廣泛肯定或詬病的“法國特色”稅種,就因被馬克龍加以改革而成為以“黃背心”運動所代表的許多人反對法國進一步改革的理由。▲
(作者是法國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