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洋
摘要:互聯網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資源,但是并沒有對傳統商業銀行造成本質上的沖擊,更多情況下彌補了傳統商業銀行的功能不足,讓市場上更多的閑置資金得到優化配置,滿足了傳統商業銀行不能提供業務服務的客戶。本文從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及對策出發,為商業銀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對策
我國互聯網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與服務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中,尤其是大數據、云計算與物聯網等技術的支持,讓互聯網金融變得更具發展潛力。當下互聯網金融主要集中在第三方支付、網絡信貸、互聯網理財與金融中介等服務方面。與傳統金融服務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更強的便捷性、高效性、創新性與流動性特點,在整個金融市場的份額逐步擴展。互聯網金融有著相對更低的交易成本,服務更為個性化、多樣化,滿足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其市場地位也逐步平穩,客戶群體日益廣泛。
一、互聯網金融常見業態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屬于當下互聯網金融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它主要是具有相當信譽與實力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操作,發揮中介服務角色來服務于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間的資金劃轉功能。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其中承擔了資金托管與代付作用,讓資金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實現對應的安全流轉,有效地減少資金流轉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的便捷性。第三方支付也成為當下線上與線下交易的有效支付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市場上紙質貨幣的流動行為。
(二)互聯網融資
互聯網融資一般集中在互聯網小額貸、P2P網貸與眾籌融資等。
P2P網貸主要是點對點的信貸服務,通過網絡第三方平臺進行民間借貸服務。雙方在有關互聯網平臺上做好審核認定后直接進行金額、利息、還款時間等信息的說明,當借貸雙方對信息無異議后則可以進行信貸合同的簽訂。貸款人可以作為單獨一人或者其他多人貸款分擔的方式處理這筆款項。在互聯網信貸平臺的成熟下,個人信息透明度逐步變高,減少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操作風險。
眾籌融資則是在互聯網平臺上做資金的募集,需要將有關個人、團體或則企業的信息全面規范,保證眾籌平臺上有關信息收集的真實有效,在平臺上做好對應信息的審核與項目的通過。同時在平臺上可以做好項目資金情況的公示。
互聯網小額貸則是在互聯網平臺上做用戶信息的審核,可以開展沒有抵押物的小額貸款,主要憑借個人的良好信用情況操作。在互聯網平臺上借款與還款操作。
(三)互聯網金融平臺
互聯網金融平臺更多屬于第三方服務平臺,可以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具有更強的金融產品宣傳作用,有效地與互聯網優勢結合,促使金融產品宣傳與銷售到更廣的范圍,是一種新型的金融產品銷售渠道與模式。該平臺可以依據自身的算法與數據了解情況來針對不同投資者挑選適宜的金融產品。該平臺自身不承擔金融產品的直接銷售與研發,因此風險相對較小,只是進行金融產品的宣傳銷售工作,同時獲得相對高的中介收益。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商業銀行入口客戶量下降
隨著各種網絡信貸平臺的發展,阿里、騰訊旗下網絡信貸平臺獲得了大量小額貸客戶,用戶可以輕松地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獲得小額貸款,避免了傳統商業銀行的煩瑣手續。同時這些互聯網機構擁有大量的客戶流量,客戶對其平臺功能的依賴性大,這些互聯網金融機構與用戶之間產生了較為緊密的黏度,同時這些平臺之間也在爭奪客戶量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由于互聯網平臺在大量的爭奪客戶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商業銀行而言構成了客戶量的影響。網絡平臺通過多種多樣的低成本方式來擴展客戶入口的廣度,促使其金融活動更為低成本的做到宣傳與客戶吸納。例如,騰訊旗下的微信會運用微信紅包的方式吸納更多的用戶資源,讓用戶對其產生依賴;阿里巴巴旗下則通過滴滴打車、支付寶、淘寶、天貓等人們習以為常、依賴性極大的互聯網工具來吸納客戶資源。而傳統商業銀行要想滿足當下互聯網信息接收習慣來吸納客戶,就需要承受更高的宣傳成本。
(二)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量下降
由于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可以進行網絡虛擬賬戶的支付、儲值與結算等功能,與傳統銀行賬戶操作類似,但是可以更為便捷地在智能手機等平臺處理,由此減少了客戶對銀行在支付業務上的依賴。互聯網金融不需要實體操作,其業務服務與功能相對全面且獨立。同時也可以展開線下POS收單業務,不需要傳統銀行的支付處理。在很多購物場所中,支付方式已經大范圍的集中在“支付寶”“微信”等方式,傳統的銀行信用卡已經非常少用。甚至該支付方式覆蓋的人群不斷地擴大,青年、中年,甚至部分老年群體已經開始逐步習慣。雖然較多的中老年人還是依賴傳統銀行的支付方式,但是與傳統狀況相比,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量有明顯的下滑。
(三)銀行代理理財業務量下降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也不斷地多樣化,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尤其是傳統商業銀行不接納了大量客戶群體,更多的選擇互聯網金融平臺。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起點高,收益率相對較低,相較于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幾乎無門檻的理財特性,在一定程度對傳統商業銀行構成一定沖擊。如,阿里旗下的余額寶,其操作靈活多樣,沒有準入門檻,同時收益率相對比常規銀行同級別理財產品更高,可以隨時提取或者存入,操作更為靈活方便。較多的年輕群體會將自身日常不做固定存儲的資金放入到余額寶中。由此,余額寶集聚了大量的小額閑散資金,甚至有大量客戶將大額閑置資金放入余額寶內,從而獲得靈活的收益。像余額寶這樣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流了部分銀行的理財客戶,但是并不會對傳統商業銀行理財產生完全顛覆的局面。相較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對于更多的普通居民而言,他們更相信傳統商業銀行的穩妥安全,因此會將更多的大額閑置資金放在商業銀行中。尤其是我國民眾對資金有更強的安全穩妥訴求,消費行為也相對保守,傳統商業銀行仍舊是一個相對理想的選擇。只是部分想法新潮與有冒險精神的群體會將閑置資金分流到互聯網理財產品中。
(四)減少商業銀行小微貸業務
小微貸需求通過互聯網信貸平臺獲得滿足,雖然商業銀行在為小微企業提供小額貸款上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互聯網平臺的信貸也分流了部分客戶。甚至互聯網信貸服務更多的是為傳統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提供完善補充,將在商業銀行中不符合信貸業務的客戶提供了小額貸的需求滿足。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下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對策
(一)主動爭取客戶入口
商業銀行要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需要爭取客戶入口,主動與客戶產生接觸與交流,了解客戶情況,提供多樣化的業務與產品服務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甚至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來建立自身的客戶溝通平臺與客戶入口渠道。如,可以在微信平臺上建立自身的銀行公眾號,滿足用戶日常微信運用的習慣,在微信平臺上提供對應的業務服務。在平臺中與客戶溝通互動,了解目標客戶的喜好與意見,促使客戶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大數據來了解客戶資源狀況。或者構建自身的互聯網APP等軟件平臺,方便新老客戶在平臺上操作自身的金融產品與業務處理,同時也可以在平臺上做好日常每個階段的產品與服務宣傳,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商業銀行,提升用戶對商業銀行運營活動的了解,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新金融產品與服務。
(二)注重多渠道電子銀行布局
要促使電子銀行的多渠道布局,不能僅僅依賴傳統實體銀行點。傳統ATM管理成本高,而運用電子渠道可以擴展營銷渠道,同時也減少運營壓力,從而提升客戶量。可以在傳統ATM條件上擴展服務功能,讓ATM布局更為合理,提升其利用率。要充分地考慮到ATM布局周圍的居民量,從而更好地吸納更多的客戶,做好銀行自身的宣傳服務。要充分的運用電子銀行渠道來分流部分實體銀行營業點所承受的高壓力工作量,讓低利潤業務與標準化的業務操作納入到電子銀行渠道。一方面減少了線下實體銀行營業點工作人員壓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客戶自身體驗的便捷性。在電子銀行渠道提供比人工操作更多的增值服務,讓用戶對電子銀行有更強的依賴。各家銀行在自助服務上實現資源共享,讓各方面產品得到互通,有效提升各項自助設備的運用價值,提升客戶運用體驗感受。
(三)注重營銷拓展
要培養適應新市場環境的營銷人員或者團體組織,可以在銀行內部建立,也可以將部分營銷活動外包給專業機構,有效的提升營銷工作開展的專業性。要注重人員在營銷工作上的培養,定期培訓、考核,做好工作監督評估,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同時要多給予激勵措施,避免只加壓力而不給獎勵,防控由此導致的工作人員工作懈怠。
參考文獻:
[1]聶瑩,李曉陽.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營銷渠道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6(25):90-91.
[2]鐘寧.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商情,2018(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