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春 饒智明 張大莉
【摘要】 目的:研究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對手術室醫院感染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術的患者2 000例為研究對象,以2015年9月-2016年8月實施手術的1 000例為對照組,2016年9月-2017年8月實施手術的1 00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則予以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分別對比兩組術后手術室醫院感染和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情況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手術室感染率為2.2%(22/1 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3%(43/1 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013,P=0.008)。觀察組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率為4.1%(41/1 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7%(67/1 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617,P=0.010)。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9.1%(991/1 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4.2%(942/1 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7.078,P=0.000)。結論: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可顯著降低手術室醫院感染發生風險,同時減少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手術室醫院感染; 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 不規范現象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ree-level seamless quality management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perating room.Method:A total of 2 000 patients undergone surgery from September 2015 to August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1 000 patients were undergone surgery from September 2015 to August 2016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1 000 patients from September 2016 to August 2017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ree-level seamless quality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perating room,the occurrence of irregular phenomena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operating roo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2/1 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3%(43/1 0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7.013,P=0.008).The incidence of irregular phenomenon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 (41/1 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6.7% (67/1 0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6.617,P=0.010).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9.1% (991/1 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4.2% (942/1 0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37.078,P=0.000).Conclusion:Three-level seamless quality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irregular phenomenon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room,improv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operating room; Three-level seamless quality management; Irregularities;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Children Hospital,Shenzhen 51802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4.018
手術室是醫院治療或搶救患者的重要場所,亦是醫院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醫院感染高危科室[1]。手術患者一旦發生感染不但會導致患者身心痛苦增加,同時會增加其家庭的經濟負擔,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影響[2]。因此,控制手術室感染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外科手術的逐漸完善,手術室護理管理方面相關理論和護理模式也得到合理完善[3]。本院對手術室實施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力求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術的患者2 000例為研究對象,以2015年9月-2016年8月實施手術的1 000例患者為對照組,2016年9月-2017年8月實施手術的1 000例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存在手術治療適應證;(2)入院前均無明顯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3)年齡均>20歲;(4)臨床病歷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1)伴有心、肝、腎、肺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2)合并可能影響效應指標觀察、判斷及其他生理或病理;(3)伴有傳染性疾病;(4)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礙。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則予以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具體方式如下:(1)由護士長定期每月組織手術室質量管理小組成員,對消毒隔離標準、各科手術配合標準、儀器設備管理標準及手術間管理標準等各護理質量標準進行全面檢查[4],并分析檢查結果,且據此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召開全科護士大會,通報情況并將考核結果和護士星級考核掛鉤。(2)由護士長定期為每周一對各手術間物品定位以及數量進行檢查,并予以補充,明確清潔衛生以及消毒隔離情況。由護士長對床、無影燈及各儀器設備的保養、運轉情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5]。(3)由護士長每天落實早晨、中午及晚上巡視制度,其中早晨巡視內容主要包括明確手術室各凈化運轉的情況、衛生保潔情況、夜班工作完成情況、無菌間手術無菌包和其他相關無菌物品的準確情況[6],中午巡視內容為各項手術進展情況、護士工作情況、按照手術完成情況安排當天連班和下午休息人員、急診手術人員,并予以通知,并對手術結束后的手術間整理和保潔情況進行檢查,包括各電、設備、氣及物品歸位;晚上巡視內容為明確白天工作完成后各手術間的凈化狀態、夜班接班的落實及夜班護士到崗人數和接待急診的應急能力[5]。(4)由專科組長負責一級監控,即對每臺手術情況進行監控。每天抽查專科組護士落實術前方式的情況、術前物品準備無縫隙的落實[7]。明確術前1 d護士是否與醫生主動聯系、各類物品準備到位情況,檢查術中各護士全方位的護理落實到位情況并予以針對性指導。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必須讓患者知曉,說明操作目的,術后2~3 d到各病房觀察患者情況,明確傷口疼痛、損傷、不適等情況,同時檢查手術室護理記錄單以及手術核查表完成情況。(5)科護士長按照檢查情況對護士長、副護士長職責落實情況進行直接考核,并抽考個質量標準的掌握情況。明確各專科組手術配合情況,并向醫生、麻醉師以及手術室護士發放測評量表,將考核結果上報至護理部。其中護士長按照每周檢查情況直接和專科組長津貼掛鉤,專科組織按照每天檢查各組員職責落實情況以及工作完整情況,與護士效益工資掛鉤。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分別對比兩組術后手術室醫院感染和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8]。其中手術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主要包括術中頻繁活動、術中操作不規范、手衛生不徹底以及器械消毒不規范[9]。采用自制的滿意度測評量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評估:主要包括醫務人員熱情與否、醫務人員儀表端莊和熱情服務與否、醫務人員技能操作熟練與否、醫務人員指導服藥與否等10個問題,每個問題均有是、一般以及否三個選項,其中選擇“是”計10分,選“一般”計5分,選擇“否”計0分。(1)十分滿意為總分90~100分;(2)較滿意為60~89分,(3)不滿意<60分[10]。總滿意=(十分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觀察組男572例,女
428例;年齡21~82歲,平均(45.23±10.32)歲;手術類型:腹部手術452例,骨科手術215例,顱腦手術125例,其他手術208例。對照組男561例,女439例;年齡24~80歲,平均(45.31±10.26)歲;手術類型:腹部手術454例,骨科手術211例,顱腦手術124例,其他手術21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手術感染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發生手術感染22例,感染率為2.2%;對照組手術感染43例,感染率為4.3%,觀察組手術感染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013,P=0.008)。
2.3 兩組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規范現象發生率為4.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617,P=0.010),見表1。
2.4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7.078,P=0.000),見表2。
3 討論
醫院手術室每天都要治療不同類型疾病的患者,因此各種病菌均可能在此寄生,加之手術治療屬于一種開放性創傷治療,患者的內臟、組織會直接暴露于外界,從而導致患者的感染風險增加[11-12]。手術室不僅是醫院重點的易感場所,亦是感染護理的重點[13]。由此,做好對手術室環境、入室人員、術前室內環境以及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工作,對控制感染發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4]。其中,手術室護理質量控制是實現護理目標的重要方式,其中無縫隙護理即為“零缺陷護理質量”管理,是現代護理管理的新突破[15]。
本文觀察組手術室感染率為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013,P=0.008),說明了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可顯著降低手術室醫院感染率。分析原因,筆者認為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實現了人人參與,從而有效避免既往不論大小事情均由護士長處理的情況,進一步使得單一的護理長管理轉變成科護士長、護士長以及專科組織的三級管理,繼而有效發揮護理骨干管理作用,達到了分工明確、層層把關的目的[16]。此外,觀察組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率為4.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617,P=0.010),提示了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風險[17]。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實現了規范化、標準化,在有效保持環境清潔、整齊的同時,保證了護理工作井然有序,從而促使潔凈手術室質量控制達到“人盡其責、物盡其用”的目的,最終為手術順利完成以及患者安全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本文表2還提示了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針對發生質量縫隙的原因,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質量考核標準[18],促使各項護理工作有目標、有標準,為患者提供了最佳服務,最終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13]。
綜上所述,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可顯著降低手術室醫院感染發生風險,同時減少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不規范現象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瑞萍,秦紅英,黃米娜,等.手術室感染控制策略對術后感染及手術室空氣潔凈度的影響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3):5484-5486,5494.
[2]袁平,薛仕珍.抗菌藥物管理前后心臟介入手術感染率比較[J].醫藥導報,2017,36(11):1317-1319.
[3]劉寧.探析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和臨床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9):101-104.
[4]孫斌.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臨床應用效果探討[J].社區醫學雜志,2017,15(12):14-16.
[5]傅啟英,趙君君,王芳,等.無縫隙護理質量管理在消化內鏡診療、手術中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7):158-159.
[6]王婷,李方龍,吳雙燕,等.全方位立體干預措施預防種植牙醫院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3):5509-5511.
[7]李貞彩,王冬麗,涂書玲,等.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手術室潔凈程度及感染率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8,24(1):124-126.
[9]戴銀偉.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5):144-146.
[9]盧仕萍.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及護理策略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8):76-78.
[10]李冬杰.品管圈活動對精神科門診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9):125-126.
[11]高軼.手術室感染暴露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預防措施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8):76-79.
[12]張明霞,許錚,周萍,等.結腸與直腸癌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16(8):745-748.
[13]陳廣萍,周慧敏.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率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0):78-81.
[14]黎惠蓮,成善操,歐潔梅,等.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手術部位感染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1):82-84.
[15]馬麗霞,張運金,藍壽園,等.無縫隙護理對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23(3):103.
[16]黃儒,晏勝蘭,高小陽.綜合護理管理在胎兒新生兒消化系統疾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4):177-181.
[17]范潔,趙長偉.無縫隙護理配合SBAR模式在急診-ICU轉送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9):132-135
[18]李治玲.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9):139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