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琳
摘要: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精髓,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塑造道德標準,豐富內心世界,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把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 文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能提升其語文水平和成績。文章就如何把經典誦讀教學和初中語文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經典誦讀;語文;精神價值
國學經典是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它包括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初中學生讀經典就是讓他們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經典重于文化與人文,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在于其所傳遞出的與人類普遍命運、終極關懷、人文思想所共通的精神價值,在于其作為民族、國家、社會可以藉此長傳不斷滋養后人的高尚品性與內質。人的素質應靠人文教育來培養。而閱讀經典,應該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中學時期,對于文字已經有了相對較好的理解能力,初中學生讀經典,不但能培養其內涵,也可以對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因此,中學語文課堂科目任課教師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激發起學生們參與古文誦讀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升學生們對于古文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將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來,使學生們的文化底蘊得到進一步的豐富。
1.創造經典誦讀的良好環境。
環境對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昔日孟母三遷,目的是為孟子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打造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文教學結合的美好環境,搭建結合的平臺,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加強傳統文化經典因素,使用學校的有聲語言傳播國學經典,開展國學經典詩文的朗誦比賽等形式來塑造書香校園,為初中生學習國學經典打造良好環境。通過對家長傳統文化知識和觀念的培養,來使家長注重和加強對學生的國學經典培養。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大綱來選擇適合各年級學生誦讀的文章作為訓練的資料,學生在充滿古代優秀文化的環境中,必定能加強對經典作品的喜愛和學習,教師巧妙完成了背誦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拓寬了學生視野,培養了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鑒賞水平。我們要努力創設誦讀的環境和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影響。
2.能夠塑造高尚人格
國學經典誦讀,是學生塑造高尚人格,培養良好思想品德的一個重要方法。讓學生誦讀國學經典,就是一次與歷史上最優秀的文學前輩的對話,就是學生與優秀文章的交流,這必將對孩子們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國學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是我們民族文化中不可放棄的精髓,學習這些經過時間洗禮后保存下來的經典作品,能使我們以健康的心態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遷,更重要的是國學經典能夠使孩子們在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
3.開闊視野,培養語文素養
許多詩詞歌賦反映了我國民俗節日的來歷及有關情景。適逢民俗節日,可向學生介紹有關的詩詞,吟詠背誦,借以了解民俗節日的情況,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如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向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吟誦毛主席的詞《采桑子·重陽》和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清明之前,可向學生介紹清明的來歷;講述丙辰清明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的情景;抄錄杜牧的詩《清明》。其他如端午節、元宵節等均可向學生推薦有關的詩詞歌賦,并背誦、賞析。在經典的誦讀中,得到能力的整合,讓語文教學真正地充滿語文味,讓學生的語文素養真正地得到提升。
4.靈活地利用教學中的多媒體手段
自從進校園以來,它就讓學生們喜聞樂見,那靈動的畫面,那聲與形的完美結合,讓學生與文學作品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古詩經典透過光與影的世界,為孩子們詮釋了對文本的理解,也讓孩子們對現實有了新的思考,不自覺地實現對文化的傳承。為了讓多媒體更好地發揮作用,教師可以精心挑選經典詩文的視頻短片,利用課堂上或課外活動組織學生觀看,并及時結合影片的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地引導學生從影視入手,擴大學生們的閱讀量。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是一種綜合性的多維視聽藝術,它可以追溯上下幾千年,生動地還原當時的情境,讓學生在欣賞中加深印象,這就為古詩經典誦讀提供了充足的育人環境,豐富的教學素材。影視與文學都有各自的期待視野,文學的想象性要更強一些,初中生接受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影視的直觀表現性,環境再造重現,學生可以從畫面、色彩、音樂、季節等體悟詩人的情感,通感詩人的內心。
5.定期開展經典誦讀活動
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們利用小組合作,把古詩編演成有趣的情景劇,課外精心準備,課堂精彩展示。課本劇的演練,不僅調動了孩子們的思維,更讓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真正理解了詩意,了解了詩文的內容。鼓勵孩子們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成誦。《沁園春?雪》的大氣、《水調歌頭》的舒緩、《天凈沙?秋思》的深沉……孩子們繪聲繪色地表達,透出他們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和感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古詩文的熏陶和感染。
文化經典載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記憶,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經典古詩是五千年文明所沉淀出來的瑰寶,為我們補充精神營養,讓我們成為真正有根的人。中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接班人,經典誦讀能強健青少年的思想,美化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為了祖國文化很好地傳承,讓經典誦讀回歸語文課堂吧。
參考文獻:
[1]金麗紅.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文學教育,2017,0(10):132-133.
[2]江浩[1].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關于經典誦讀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18,0(70):54-54.
[3]王水涓[1].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