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3—237—01
摘要 外貿企業應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建立健全出口退稅的內部控制措施,在正確執行國家退稅政策的同時,盡可能提高出口退稅的效率和質量,實現企業的合法權益,避免給企業造成損失,從而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出口退稅 風險 預防措施
隨著我國出口企業的增多,出口貿易的極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對出口退稅風險的管理問題。由于一些企業自身的出口退稅管理意識不強,管理措施不得當,增加了企業自身的出口退稅風險;國家出口退稅的管理體制還不健全,一些中小企業利用監管漏洞,采取多種手段騙取國家退稅的案件也層出不窮,因此,為了使出口退稅的管理規范化,將出口退稅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保護企業的健康發展,保證我國稅收政策的正常運行,必須加強企業對出口退稅風險的管控意識。
一、企業出口退稅的風險種類
廣義的出口退稅風險,是指出口企業在申報獲得出口退稅款的過程中,可能給出口企業本身或政府管理部門(財政,稅務,海關,外管等部門,主要是稅務部門)以及社會經濟活動帶來的風險。
出口退稅風險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出口企業自身所承擔的退稅風險,即出口企業因自身原因無法按期取得出口退稅款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第二類是主管稅務部門所承受的風險;第三類是社會所承擔的出口退稅風險,即因騙稅案件影響惡劣或出口退稅政策本身的問題給其他企業乃至社會造成不良后果的風險。
二、企業出口退稅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企業自身所承擔的風險
有的企業由于缺乏對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了解,再加上沒有專業負責操作出口退稅的工作人員,在出口退稅方面給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或者跟企業有業務關系的上下游企業,因違法違規進而影響到企業自身的出口退稅,甚至連帶受到政府行政處罰的風險。
(二)主管稅務部門所承受的風險
1.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出口企業采用欺詐行為騙取國家退稅款,造成國家經濟損失的風險。企業騙稅的具體方式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稅企業可以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到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作申報出口退稅的憑證;為了虛增增值稅進項稅額,開虛假進貨發票來騙取出口退稅款;虛構出口業務,企業本身沒有出口業務,但是通過假報出口或借貨出口的方式騙取退稅;虛假報關騙稅,謊報退稅率高的貨物或者抬高貨物的出口價格來騙取退稅等等。
2.因內部管理漏洞被內部工作人員利用;或因一些法律法規不明確以及出口退稅系統出現漏洞等都會造成工作人員在執行退稅工作時出現瀆職行為,使國家稅款遭受損失的風險。如一些海關工作人員與企業相勾結,利用職務之便幫助騙稅企業出口騙稅。例如,對虛假報關出口的貨物,故意放行等等;由于出口業務的工作量較大,而基層工作人員數量不夠,在策,法規在某些方面的要求,規定存在不明確,不統一的地方,也會給退稅人員的工作帶來困難風險等。
(三)我國的出口退稅管理機制不健全
一些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不適用外貿出口,例如,外貿出口量急劇增加,但就審單這一項,使得基層退稅人員的工作效率不能滿足出口業務的需求。而且,對出口退稅的風險監控也不健全。
三、出口退稅風險的預防措施
(一)提高對出口退稅風險的意識
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大對出口退稅風險危害性的宣傳力度,教育引導企業合法合規地進行出口退稅,并幫助企業提高自身防范風險的能力。例如,不時地組織出口企業進行出口退稅政策的培訓,讓企業了解出口退稅政策的變化,并及時做出調整,避免出現因為企業自身操作失誤,造成出口退稅風險,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二)完善增值稅制度
增值稅管理制度是出口退稅管理的根基。只有完善增值稅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增值稅鏈條,加強增值稅的征收管理,才能從根本上防范出口退稅的風險。杜絕企業利用增值稅制度的漏洞,虛開發票,騙取退稅。另外,應加大對企業利用虛開增值稅發票騙稅的懲罰力度,提高打擊懲罰的實效性,對其他企業起到震懾作用,以維護稅法的嚴肅性。
(三)改革出口退稅管理機制,防范退稅管控風險
一是用計算機代替人工進行退稅方面的工作,例如審單,利用計算機操作,既可以節省人力,又能保證工作效率,能夠滿足快速增長的外貿業務的需要;二是建立風險預警監控管理機制,形成局、省、市、縣四級監控網絡,例如對風險級別較高的出口企業,稅務部門可以通過審計、約談、實地核查等方式,對企業退稅進行評估等等,以保證出口退稅的正確發放。
(四)整合資源,完善內控風險管理制度
出口退稅政策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并且相對獨立,比一般的稅收政策更為復雜、更為專業,在辦理退稅的過程中,時常會碰到各種難題。為了使內控風險制度更加系統,企業應與在出口退稅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中介機構進行合作,共同探討研究,運用各自的專業優勢,完善出口退稅風控機制,形成出口退稅風險手冊,使各業務環節的人員能系統學習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