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醫療技術水平也在逐漸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由過去疾病診治的重心逐步向著預防轉變。對護理教育來說,其外延化發展趨勢愈加明顯,相關醫護服務對護理人員質量與數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對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進行分析,為護理教育中問題的解決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護理教育 發展 策略 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36-02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著很多負面影響,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由于我國對護理人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因此需要進一步推動護理教育的發展,滿足當前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下文就對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加強護理教育結構的優化工作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中、高職院校的護理教育所占比例遠遠高于高等院校,國家相關教育部門應當要重視這一問題,進行中職院校護理教育的適當壓縮,加強高等院校的護理教育的學科開設、招生、教學等,減縮兩者之間的規模差距,爭取保持兩者之間的平衡發展。還有,在各學歷層次護理人員的調查中發現,護理人員還是中高職學生所占比例較大,因此要增強護理教育的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甚至是重視研究生的培養教育,達到我國護理事業規劃能滿足實際綱要需求,盡可能減少中高職層次護理人員的數量,提升大專學歷及以上學歷層次的人員培養,實現護理教育結構的優化。
二、加快護理教育的國際化發展進程
在護理教育發展中,要樹立宏觀發展觀,逐漸形成一種國際化觀念,與全球經濟一體化、教育國際化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積極應對更多的挑戰。在護理教育與國際化接軌中,可以學習與吸取國際護理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學習國外護理教育的發展教訓。要充分了解當前護理市場的實際需求,拓寬眼界,制定出護理教育發展的長遠目標,積極利用國際護理教育中的技術資源、人才資源等,學習國際護理教育的管理經驗與教學模式。當然,有條件的學??梢蚤_展國際聯合辦學,增強護理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促使國內外尖端護理人才的有效交流,給護理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實現我國護理教育市場與教育資源的對外開放,實現護理教育的市場化運作研究,能為護理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提供更多優秀護理專業人才保障。在學習與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也要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探究出國際教育的本土化發展策略,實現我國護理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三、明確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我國護理教育的實際發展中,要制定出明確的護理人員培養目標,對護理人員的國際意識、專業素養、溝通能力、應急處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的全面培養,實現專業能力強、專業素質硬的人才培養,與護理市場的人才需求相適應。在我國護理人才實際培養中,要制定出明確的培養方向,可以在特定領域中進行專業能力培養,像老年病護士、重病監控護士以及心理咨詢護士等,這樣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助于充分滿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在實際目標的確立中,還是要注重對護理專業人員的人文性培養,實現護理專業人員的人文關懷意識、個人修養、道德品格以及專業素質的全面提升。
四、加強護理專業教師的隊伍建設
護理教育的教師素質會直接影響到護理人才的實際培養質量,特別是在尖端護理人才的培養上,教師的素質影響也就更加明顯。在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中,需要全面提升護理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選拔出高素質的人才的有效培養,可以建立出一定導師組,專門聘請國內外的優秀護理人才,或者是抽調一些臨床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護士當作是兼職教師,能促使學生實踐精神的培養,同時也能有效彌補學校師資的臨床經驗的薄弱問題,促使護理教育工作人員知識結構的進一步轉變與優化。學??梢栽鰪妼W校教師與臨床經驗豐富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或者是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內外的相關機構進行交流學習,促使教師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方式的優化。還可以與醫院進行合作,定期派教師進行臨床實踐工作,便于發現最前沿的臨床問題,豐富個人實際工作經驗,提高教師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五、建立健全護理教育評估體系
學??梢越M織選派的護理研究人員和臨床實踐者進行實際學習與研究工作,通過建立健全相關護理教育評估體系,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學習與研究工作進行有效評價,增強護理教育評價的公正性、客觀性與合理性。當然,護理教育評估體的建立要與我國護理實踐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實現我國護理院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另外可以設置出專業化水平的護理教育評估組,增強護理教育評估的有效開展。
對于護理教育的發展來說,護理學校與相關教師要積極開展護理教育的研究工作,掌握我國護理市場需求,進行護理教育教學的優化,進一步推動護理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小飛,王瑩.促進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03):159.
[2]萬曉燕.護理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促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4(33):132-133.
作者簡介:
吳翠薇(1988,12-),女,江西九江人,本科,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