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紅
摘要:塞罕壩林場的建設是我國生態建設方面的巨大成就,不僅改變了塞罕壩以往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情況,也為首都北京建設一道綠色的屏障。塞罕壩林場的建設源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苗木管理和造林方面的不斷鉆研,使其更好地適應塞罕壩惡劣的生長環境,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改塞罕壩的舊貌。本文主要研究塞罕壩林場在苗木管理方面的經驗,以供其他林場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塞罕壩林場;苗木管理;發展方向
塞罕壩前身是皇家狩獵的地方,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后來在人們的砍伐之下,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情況出現,給當地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我國建都北京之后,長期受到沙塵暴的影響,林業部于1962年開展塞罕壩林場的建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技術攻堅,突破了塞罕壩的種植難題,不僅打造出一片綠色海洋,也讓其發展成為旅游景區。塞罕壩的成功,離不開對苗木基地的有效管理,如何培養出耐寒抗旱的優質壯苗,成為塞罕壩造林的關鍵。根據本人的工作經驗,探討下塞罕壩林場在苗木基地管理方面的技術和發展。
一、塞罕壩概述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區域,從地名上來看,“塞罕”源于蒙古語,代表“美麗”;壩源于漢語,代表“高嶺”。塞罕壩的平均海拔達到1500米,平均氣溫-1.5℃,最低氣溫可達到-43.3℃,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適宜種植一些耐寒的植物,例如,落葉松、樟子松等。塞罕壩在三百年前擁有大量的原始森林,一度成為皇家打獵的基地——“木蘭圍場”。隨著清政府的開圍放墾政策,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加強列強入侵,對當地的燒殺搶奪,生態遭到巨大破壞,自然生態環境變得極端惡劣。1962年林業部開始建設塞罕壩林場,在政府支持和幾代知青的付出,終于造就萬頃林海,讓綠色重回塞罕壩。如今塞罕壩已經成為重要的旅游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林地面積112萬畝,林木總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
二、苗木基地管理技術
本文針對苗木的不同成長時期,進行苗木基地管理技術的探索。可以將其分為出苗期、生長初期、速生期、生長后期的四個時間段管理。
(一)出苗期管理
出苗期是指種子發芽到幼苗出土,此階段屬于苗木出土比較關鍵的時期,主要的管理工作在于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幼苗盡快發芽和出土。因此,需要保持好苗床的濕度,以澆水為例,需要適當地減少澆水量,增加澆水的次數。
(二)生長初期管理
生長初期又叫幼苗期,是指苗木出土之后,到快速生長的時期。此階段,幼苗開始長出葉片,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幼苗的根本也開始生長,出現側根,逐步形成完整的根系。但是此階段的幼苗依舊很稚嫩,難以抵抗外界的不良環境,例如,干旱、炎熱、低溫、病蟲害、水澇等。此階段的管理措施主要為,松土、間苗、合理灌溉、澆水降溫、加強病蟲害防治等,以此保證幼苗的生長,提升幼苗成苗率。
(三)速生期管理
速生期也叫快速生長期,在此期間,苗木的生長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對于水分和養料的需求比較大。因此,在此階段的苗木管理主要是控制水分、溫度和養分。具體措施有:苗木灌溉,保證水分的供給;苗木松土、除草、施肥,保證養分的供給;苗木除蟲,做好病蟲害防治。
(四)生長后期管理
生長后期是指快速生長期結束到苗木根系停止生長的階段。在此階段,苗木的特點在于,生長速度明顯下降、高生長停止、代謝減弱、開始出現冬芽,苗木的含水量開始下降,苗木開始出現木質化的情況。高生長停止之后,根和莖還是會生產一段時間,然后停止。根據此階段的苗木生長特點,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停止灌溉、控制苗木水分,防治苗木徒長,促進苗木木質化,同時注意做好苗木的防霜凍工作。
三、苗木基地管理技術的發展方向
(一)培育造林苗
造林苗的培育需要結合當地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造林品種,不能盲目地使用新品種。在培育新的造林苗品種時,必須做好對比和試驗工作。深入林地進行調查,將林木的生長情況完整的記錄,并從中選擇優質的苗種。針對塞罕壩存在的山地情況,可以采用培育容器苗的方式,解決一些地方的造林難題。其中,樟子松、油松、山杏、側柏等,都可以用于容器苗的培育。
(二)培育園林苗
隨著人們對于綠色生態的重視,綠化工作成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園林苗就是針對綠化進行的苗木培育。首先,可以培育一些半冠或者全冠的大規格苗。城市綠化工作的開展,城市的街道和小區都在積極進行綠化建設,為了提升綠化效果,人們更加傾向選擇半冠或者全冠的大規格苗。培育容器大苗。部分建筑工程,在完工之后,需要開展綠化施工,而并非所有的工程都能在春季竣工,因此,綠化施工需要采取發季節施工的方式,使用容器育苗的方式,則可以提升綠化效果以及苗木的成活率。
(三)培育拳頭樹種
所謂的拳頭樹種是指那些被精心培育,質量比較好的優質苗木。在培育拳頭樹種方面,要保證樹木的質量、品種、數量等方面都要占有優勢。由于塞罕壩林場有著大面積的育苗基地,培育拳頭樹種,尤其是保證品種的齊全,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提升林場的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于綠色和環保的重視,林業事業勢必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塞罕壩的成功,離不開度優質苗木的培育和管理工作。通過對塞罕壩苗木基地的管理技術進行研究,引發林業人才對于苗木基地管理技術的重視和研究,推動林業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馮圓.試論塞罕壩機械林場林木良種基地建設與管理[J].科研,00146-00146.
[2]王棟,溫亞楠.塞罕壩林場綠化苗木產業可持續發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 (8):39-40.
[3]孫雙印.塞罕壩地區綠化大苗培育技術初探[J].綠色科技,2018 (5):9-10.
[4]彭倩倩.試論塞罕壩林場苗木基地管理技術與發展方向[J].科研,2016 (7):00136-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