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語言能力培養和提高的一個關鍵時期,其中閱讀能力培養和提高是一個重要內容。本文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就興趣引導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闡述了自己的意見,提出了基于學生興趣來優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等建議,希望能夠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幫助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 語文 閱讀教學 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65-01
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要保持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想方設法的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這一過程中興趣引導法無疑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
一、基于學生興趣來優化教學內容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要想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始終保持閱讀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但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講,在閱讀教學當中,他們更愿意學習和了解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對于這些內容他們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避免因為學生注意力下降,而影響到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根據這一特點,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除了教材和推薦閱讀的內容之外,還應該詳細的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適當的選擇其他方面的內容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在興趣的引導下,逐漸的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
課堂教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渠道,現在很多學生之所以在閱讀教學當中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教學活動缺乏吸引力、缺乏趣味性,教學的內容比較古板,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的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趣味閱讀教學當中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增強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一方面,要精心設計文章的導入語,初中語文教材當中所選擇的文章都是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美文,這些文章有的描寫的是優美的景色、有的描寫的是真摯的情感,閱讀之后會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當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課堂導入的形式,吸引學生對將要學習內容的關注,激發出他們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要讓學生走進文章、走進作者的思想當中,現在的初中語文的教材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結,或者帶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和審美體驗,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帶領學生深入到課文當中,這樣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作者融入到文章當中的情感與思想,比如說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加入文章的創作背景的簡介環節,加入作者生活經歷的講解等,在一個可以進行角色扮演的文章中,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當中的情節,將情節復原以后在情境當中去閱讀,這種多樣化的閱讀教學形式,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會文章內容的機會,能夠幫助學生深化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善于進行提問和表揚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所以在閱讀教學當中提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合理的提問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可以讓學生了解在一篇文章當中哪些是重點內容,哪些是需要重點閱讀和體會的,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提問,善于在合適的時機提問。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通讀一遍文章,在通讀之前提出兩個基本問題,這篇文章主要內容是什么,文章當中的重點在哪一部分。對于學生來說,每次閱讀的時候都帶著這兩個問題去閱讀,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任何一篇文章的時候,都不自覺的認識到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從而顯著的增強閱讀的針對性,養成一個善于思考的閱讀習慣。同時,在閱讀的時候要適當的給學生一定的表揚,現在初中生的自尊心比較強,個性也比較突出,在學習的時候雖然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批評,但是更多的應該是表揚,因為表揚是一種良好的激勵方法,比如說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說學生“回答的非常好,回答的簡明、概要、準確,一看就非常認真的閱讀了文章”等,類似的表揚方法對于保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重要作用。
總之,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重視和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根據教學的需要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不斷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成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課外語文.2016(10)
[2]劉衛華.談“讓學引思”教學模式的運用[J].中學語文. 2016(24)
作者簡介:
唐美玉(1983.11-),女,漢族,本科學歷,山東省威海市第十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