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整合的英語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獲得許多高質量的英語學習資源,擴大英語教學容量,幫助學生得到有深度與廣度的思維訓練,提高對英語教學問題的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等。對于教師來說,教學視野相應得到了擴展,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帶動了教學質量的穩定提升。因此,我們可以說,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英語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英語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83-02
1.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傳統初中英語教學以灌輸式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顯現,學生學習興趣較低。而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為學生營造快樂、開放、民主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抱有極大的熱情,通過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的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吸引學生踴躍參與到教學中。另外,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學生自主探究與自主學習活動,教學突破了以往時間及空間上的壁壘,學生在課下根據自身需求有針對性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大有裨益。
2.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2.1尊重教材,完善教學課件
英語教學過程是基于教材結構,以知識為主的教育框架,而互動教學的開展是為了調動學生主動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互動教學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學生英語素質的提升。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開展,都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對教材內容進行完善,以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課件制作,從而建立以教材知識為基礎框架的教學課件。
2.2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英語學習活動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性格上較為活潑好動,對于枯燥無味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水平較低。鑒于此,教師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開展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英語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通過完成英語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相應的英語知識,掌握英語聽、說、讀、寫技能。例如,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英語電影配音活動,教師應根據學生英語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情況,為學生選擇適宜性較強的英語電影,在活動前,教師應將配音文稿發放到學生手中,并重點對學生配音的語調、速度、情感加以點撥,使學生能夠通過語言來詮釋電影角色的形象與情感。通過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使學生了解英語語言形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現力。
2.3調動課堂積極性
很多學生不喜歡上英語課,這是對課堂失去興趣的表現,信息技術具備多樣化的形式,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方面很有幫助,課堂上,老師不要只是干巴巴地講道理,要學會利用學生的心理,比如說,學生喜歡看電影,那么可以在口語練習環節,多播放一些美劇之類的,在觀看的時候。同學們的感官和心理都是積極投入進去的,相比較一遍又一遍的教音標,學生們在這里更能學習到純正的發音,聽力也得到提升,順便還能積累作文素材,說到作文,在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會顯得更加方便,在海量的數據庫內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素材,老師往往喜歡在課堂上舉例子,但是因為自身知識儲備量有限,舉出的例子不是很恰當,反而弄巧成拙。
2.4實現資源儲備和拓展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未能夠繼續拓展知識,其實客觀原因是比較有限的教學資源。由于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所以學習過程中就要對英語學習的文化背景進行了解,才能加深對語言的理解,更好的入門。英語語言文化的獲知可以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輕松完成,可以利用技術實現數據庫的鏈接,獲取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增加知識獲取的多樣性、趣味性,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是一種“1+1”的教育方式,而是英語教學實踐的一次重大創新。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教育過程的輔助作用,基于教學實踐,突破教學阻礙,切實將信息技術科學運用于英語教學工作當中。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過程中的必然優勢,提升英語教育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靜.論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67.
[2]張琴.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17(29):131.
作者簡介:
盧文超(1979.12-),男,中級職稱,本科學歷,畢業院校: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