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目的 評價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我院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前后的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合格率、風險事件發生率、臨床滿意率進行比較。結果 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前后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9.91%、99.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前后風險事件發生率0.12%、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臨床對消毒物品質量、服務質量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消毒供應物品質量,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模式;消毒供應中心;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7..02
安全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消毒供應中心承擔著臨床各科室各類無菌物品的供應、管理任務,其安全問題不僅影響醫療工作質量,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更與患者及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2]。因此探討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安全管理效果有重要意義。我院將護理安全管理模式納入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本文對其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有工作人員30名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51歲,平均(39.98±4.27)歲;文化程度,中專4名,大專19名,本科7名。于2017年2月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模式,2017年3~12月共消毒供應物品437600件,2016年3~12月的消毒供應物品429670件。
1.2 方法
護理安全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法:(1)制定標準化工作流程: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標準化工作流程,包括物品回收、清點、清洗、消毒、質檢、包裝、滅菌、存儲、發放等,制成流程圖。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實施,同時細化崗位職責,明確責任分工。有護士長組織質控人員定期督導檢查,保證執行力度。(2)標識管理:規范無菌物品名稱,采用統一包裝,并制定標牌固定在無菌物品的存放架、籃筐內,便于核對、發放。將消毒供應中心相關儀器與設備的使用流程粘貼在其顯要位置,以便于操作者規范操作。將消毒藥械的專用酶、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制成標識張貼在相應儀器、專用浸泡桶上。對清洗消毒機、手工清洗池、高溫高壓蒸氣滅菌器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區域或儀器設備旁,粘貼安全警示標識,以增強工作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3)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并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對不同操作環節、不同環境、不同物品進行可行性風險防范。尤其是風險高危人群、高危環境、高危環節進行全程防范,加強監督。每日進行抽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循證,從滅菌質量、安全防護、操作風險等方面著手建立預見性風險防范措施,將風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每月組織1次總結會議,對本月工作進行總結,重點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工作難點,以指導下月消毒供應管理工作,對工作進行可持續改進。
1.3 觀察指標
對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前后的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合格率進行統計。自行設計調查表,對臨床科室進行消毒供應物品質量的滿意率調查,分物品質量、服務質量兩項,每項5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實施前后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合格率比較
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前后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9.91%(429268/429670)、99.97%(437451/437600),實施后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02.93,P<0.05);實施前后風險事件發生率0.12%(524/429670)、0.02%(102/437600),實施后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92.48,P<0.05)。
2.2 實施前后臨床滿意度比較
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后臨床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通過統一操作流程,避免了由于某些細節操作錯誤導致的護理失誤,同時也避免了由于個人操作不同導致的物品質量差異,使安全質量大大提高。定期督導、每月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護理人員及時整改,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同時與臨床科室做好溝通,聽取反饋意見,優化發放流程,進一步提升護理滿意度。
我院在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后,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合格率、臨床滿意度明顯提高,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充分說明了在消毒供應中心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模式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麗芳.探索在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中行問題管理模式(基于JCI核心理念)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z1):24.
[2] 徐 輝,黃金洋,宋 靜,等.護理安全干預對消毒供應中心中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及臨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6):195-19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