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莉
【摘要】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臨床的護理過程中運用中醫護理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入院時間順序將其分成研究1組與2組,各33例。研究1組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方法,研究2組給予患者施行中藥護理,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和統計。結果 患者在進行不同的護理手段后,使用中醫護理方法的小組護理質量顯著優于使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小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有所不同。結論 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有效的護理手段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和滿意度,對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醫護理;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用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7..02
腰椎間盤突出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以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等特征為臨床的表現,很多患者在得知疾病時,心理就產生了很大的負面消極情緒。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疾病的護理,將有效的護理手段應用到臨床上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采用中醫護理的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進行護理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還能促進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入院時間順序將其分成研究1組與2組,各33例。其中,研究1組男22例,女11例,年齡31~63歲,平均年齡(48.5±1.4)歲;研究2組男15例,女18例,年齡32~66歲,平均年齡(48.7±1.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研究1組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的突出部位進行牽引護理以及體位護理,還可以采用熱敷的方法緩解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
研究2組給予患者中醫護理干預,首先對患者進行針灸的護理,以腎俞穴、去室穴、委中穴、陽陵泉等為主穴,使用行泄法進行針灸,20~30 min/次,將艾條放入患者的腰部進行濕經散熱。其次按摩的護理,對患者的穴位按摩,可以讓患者的肌肉得到舒緩,起到舒筋通絡的作用,在患者腰椎以及下肢疼痛處進行按壓揉搓,按壓揉搓時間為20 min,1次/d。患者如果氣血虧要服用行氣止痛的食物,如田七、蘿卜、鱔魚等,忌辛辣刺激、肥厚之物;腰部保暖,睡前熱水泡腳,按摩涌泉穴;配合中醫治療護理,囑患者空腹熱服中藥湯劑,采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中藥熏蒸方法并采用針灸腰痛點和委中、陽陵泉等穴位,達到血活氣行、腫消痛止。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進行對比和統計,研究2組的護理有效率要顯著優于研究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數量與日俱增,這給醫療領域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將有效的護理手段應用到臨床上能夠切實的滿足患者的需求,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1]。常規的護理方法在臨床上是不能被認可和推廣的,患者不但不能得到最好的康復,還會延長患者的治療康復時間,同時也增加了費用。在此基礎上將中醫護理的方法應用到腰椎間盤突出的護理中,能夠切實的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待遇,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康復[2]。文章針對所接收的66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時將患者分成兩組進行護理對比,使用中醫護理的小組,護理有效率要顯著優于使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小組,這就證明了中醫護理的優勢。
在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中醫護理的方式能夠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好的治療和康復,也節省了治療費用,滿足了患者的自身利用,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護理方法,因此將中醫護理干預應用到臨床上是最理想的護理手段也是值得深入開展實施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善姬,吳麗梅,李英華,王秀英.臨床護理路徑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遵醫行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40):1061-1063.
[2] 汪小冬,沈姣姣,孟曉耘,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效果驗證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21):2024-2026.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