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摘要:信息技術教師在Flash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強調了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探究性地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者,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體現學生互相協作參與、積極探究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
關鍵詞:任務驅動;信息技術;Flash教學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基于構建主義理論的教學方法,屬于研究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方法的特點是:教師通過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要傳授的信息技術知識包含其中,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過程中,達到掌握這些知識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按照教師設計來完成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時刻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來學習新知識、獲得新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學生、任務三者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積極互動的過程,教師的起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互動的。教師設計了適合教學的任務,促進學生發揮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去完成任務,當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自己無法解決問題時,就會求助教師或者其他人,這時,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最終完成任務,達成整個教學目標。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中介作用。
如圖所示,綜合各種觀點,筆者認為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主要由五個環節組成。
(一)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情境是一種任務化的情境,也被稱為“任務情境”。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讓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達到最和諧的狀態,以便于教學過程的有效開展。
在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多媒體功能,創設與當前學習任務相關的、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情境,再自然地而真實地引出任務,讓學生認同任務,引起學生的注意、聯想等思維活動,加深對任務的理解。例如:講授《幀的操作》一課,筆者將一組太陽升起的連續圖片按順序粘在一本書的每頁紙的相同位置上,形成了一個“翻書動畫”,然后讓學生觀看,學生對這種“古老”的動畫方法產生興趣,然后教師再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幀的操作,學生就會易于接受這個制作任務。
(二)分析任務,發現問題
提出任務后,教師不要直接講解任務完成的詳細過程,應該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研究完成任務需要哪些步驟、需要哪些素材以及要解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最好由學生自己討論提出來,如果哪些方面學生沒有考慮進去,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但要遵循先粗后細、逐步求精的原則。
任務分析階段是學生完成探究學習過程的關鍵,只有學生掌握了任務的達成目標和完成任務的關鍵步驟,才能在接下來的探究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講授《創建形狀漸變動畫》一課,筆者跟學生一起分析了制作“矩形變圓形”動畫的過程,雖然這個任務在以前學生并沒有學習到,但是筆者引導學生跟上節課學習的“移動漸變動畫”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到任務制作的突破點。
(三)任務驅動,解決問題
當學生充分了解完成任務的過程后,學生就開始親自動手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在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讓學生認真研究任務及實例,與重要問題的分析示范聯系,真正掌握解決任務的正確思路,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完成任務時進行創新和自由發揮,避免學生只是一味模仿演示過程。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學習,鼓勵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互助、交流,進行合作學習。當遇到大部分學生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短暫的討論,找出解決的辦法,如情況需要,還可以要能夠解決問題的學生進行示范解決的方法,這樣避免浪費過多的時間,影響教學進度,保證全體的學生都能夠順利的完成任務。
(四)展示作品,歸納總結
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大家共同參與、一起點評,這樣既可以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讓思維的火花相互碰撞,創作靈感不斷被激發,又可以讓學生完善探究方法,有利于提高作品的質量。在展示時,教師可以結合自評、生評、師評的方法,讓展示作品的學生邊展示邊講解自己的創作思路,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再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找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并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教師要找到學生作品的“亮點”,及時進行肯定性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
在歸納總結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己歸納總結,如教師可以引導:“回憶一下完成任務的過程”、“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談談你的感受很收獲”等等,讓學生進一步從自身的學習感受出發來總結學習經驗,鞏固學習內容。
(五)拓展練習,知識升華
這一環節是對任務的延伸和提高,教師可以提出課后任務,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任務,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又可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綜合信息素養。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以上述五個環節為基礎框架,但不是千篇一律,每節課都按照這五個環節設置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過程進行適當調整,讓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合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有效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作用。
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即能體現新課改精神又能順應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值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它和完善它。因此,在今后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認真分析研究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每一個教學細節,不斷完善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體系,使其在教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為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