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青
摘要: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攻守的含義,將攻守直接融入實際的練習中,并非將其理論填鴨式地告訴學生。在訓練中,將具有攻防含義的動作進行一定的分析解釋,進而讓學生最大程度地理解攻防,從而為武術意識的培養打好基礎。
關鍵詞:武術套路;教學方法;演練意識
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息息相關,良好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最快速度掌握學習的知識和內容,有效完成武術課程的學習。但是目前的設施中仍然存在很多種問題。由于要對文化課進行更好學習,很多學校將武術課程設置非常少,對于學生來說,極少的課程導致其無法更好學習課程,這方面教師也未能探索出正確的方法導致學習效果較差。再加上同學們因為課業負擔較重,沒有充足的練習時間導致武術課程的學習大打折扣。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基礎都不同,所以教學方法也應不同,應具有針對性,所以本文探討武術意識的培養重要性及方法,希望可以對各個教學者有所借鑒。
一、演練意識教學概說
武術具有相對完整的體系,武術內容中具有拳術、器械、對練、集體項目和攻防技術。而針對于這些內容就使得中國武術具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較為穩定的體系。
看似復雜的武術,也有其中所擁有的技巧與方法。并部署一味地聯系,在對打過程中也要將進退把握好。使用各種應使用的感官,從氣氛營造和技術方面都對對方施加壓力,這樣的方法將會對后面的對打加分不少。而這種意識也需要在平時訓練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教育融入,最終成為自身須有的東西,在對打過程中,學到的知識也會不自覺使用。
二、武術套路教學中演練意識教學的內容及其臨場運用
2.1對于套路中具有攻防含意的動作,將自己假設處于真正的對打中。
在平時訓練過程中,應當將學生情緒帶入真正的賽場上。正如學習中那樣,平時如考試,考試也就如平時。在此過程中也將演練意識真正在學生進行比賽與對打時運用于臨場的發揮中,在各種對打中也就如平時一般,在平時應當多多舉行對打,讓學生情緒上漲。
在平時一定會有很多對抗動作的教學與練習,而在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傳授時應當將此動作進行剖析,讓學生知道該動作的運用時間與技巧,知道此動作所屬類別,在對抗中也能正確使用。當真正處于應使用此動作的情境中,學生也會想起其使用情境,正確地使用其動作。并且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攻防,只有攻防到位才能分清動作先后,要讓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真正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將實實在在的動作融入于比賽中,而排除了枯燥乏味,空洞無物真正讓動作融入比賽,將比賽剖析成一個一個動作。
2.2梳理清晰每一個套路動作的運動路線和攻防方法。
每次對抗都是由一個個動作組成,而真正有含義的動作也應做到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每一步教給學生,從出手出腳到力度的使用以及發力點都應該讓學生明白,只有規范的動作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進而比賽會更加輕松。例如仆步倫拍,腳下要成弓步,右手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里,插于右肘關節處。要點要注意上掄貼近耳,下掄近腿。在教學過程中由慢到快做掄臂練習,然后逐步過渡到完整的掄拍練習。
以上動作是一套示范性的動作,教師可根據其發力點及特點用演練性教學,將其一步一步給學生進行分析。然而在此過程中可能歷時較長,但是當學生真正理解并運用時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學生也會對學習的熱情步步高漲,學生對其興趣也越來越高,學習的效率也會越來越高,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三、在技能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武術意識。
3.1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技能訓練中結合戰術意識,通過技能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武術意識,具體如下:首先老師應在學生對相關動作和技術都比較熟悉的情況下,教師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增加一個實戰設想,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應變能力。其次,在對學生間對打,進攻等技能訓練過程,把多種技能訓練結合起來,以此培養學生們的戰術意識。最后防守技術訓練中,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們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創新性、自我發揮等意識,以此來培養學生們戰術意識。總之,在技能訓練中對學生進行戰術意識培養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
3.2在實戰中培養學生的武術意識。
在培養學生武術戰術意識,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實戰過程中。畢竟只有實戰才能給學生們有真實感。因此教師在培養其武術意識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學生對實戰的重視程度,針對這一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對學生進行套路練習中,動與靜,進于退,剛與柔,輕于重 等矛盾變化始終以攻防為基調。其次,當今武術的發展已有傳統武術進入競技武術的潮流,從而武術套路中融入了藝術動作使得條路看起來更具有觀賞性。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更需要加強動作的節奏意識,清楚的理解動作的用意。最后,武術套路中的對手意識有利于充分表現武術套路的充分內涵,在實戰訓練過程中,教師要訓練學生善于觀察對手的招式變化,出拳的漏洞,這樣才能知己知彼做到百戰不殆。
四、結語
根據武術的特點可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動作放慢對動作進行剖析教學,讓學生一步步理解動作,在攻和守之間學會選擇。當真正理解時,也能很快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當把一個很難很復雜的動作一步步分解為簡單動作,這時也會將武術簡化,也會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會隨之提高。當效率提高時,預期目標也會很快達到。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單一地將動作反復練習,而應該將武術文化和實際練習相融合。在平時也應該讓學生多加練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無數的練習離不開多次的鞏固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加上文化教育,更會對武術有更好的理解,真正將武術變成屬于自己的東西。在武術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不斷努力將每個孩子的特點及身體素質了解清楚,進行針對性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葉奕乾,祝蓓里.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6.
[2]武萬富.武術意識的追求[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
[3]駱紅江,魏益源.關于武術套路意識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