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永
摘要:醫聯體是我國開展衛生事業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促進醫療資源共享,醫務人員上下流動,患者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意義重要。特別是對于鄉鎮衛生院建設發展來說,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關鍵詞:醫聯體;建設
一、曲靖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與鄉鎮衛生院醫聯體開展情況
醫聯體是指區域醫療聯合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1)。通過調研發現,曲靖市內的醫聯體發展很快。截至2017年,全市初步形成以市級三級公立醫院為龍頭的60家市縣醫療聯合體;縣域內20個縣級公立醫院與122個鄉鎮衛生院組建了不同類型的醫療聯合體。通過醫聯體建設,有力推進了分級診療制度,提升了縣鄉醫療管理水平,醫療質量和安全。曲靖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與鄉鎮衛生院可開展的醫聯體建設發展也迅速,衛生院紛紛與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
2013年,曲靖市啟動實施分級診療制度,被確定為國家分級診療試點城市。曲靖市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意見》、《關于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意見》,市屬所有三級甲等醫院與縣級醫院組建醫聯體。在這樣的背景下,縣級醫院也紛紛與全市122個鄉鎮衛生院開展醫聯體建設。
二、曲靖市縣鄉醫聯體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
加強醫聯體建設和發展是新醫改的要求。曲靖市經過“十二五”、“十三五”發展,縣鄉醫聯體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縱觀縣級醫療機構與鄉鎮衛生院建立的醫聯體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縣鄉醫聯體建設合作關系不緊密
組建醫聯體是各級醫療機構為了推動醫療改革做出的惠民便民新舉措。但是,通過調查發現,組組建醫聯體無論是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還是鄉鎮衛生院都非常積極。曲靖市內醫聯體組建發展迅速。但是,通過調查發現,縣鄉醫聯體組建后沒有實現醫聯體內部“三通”,即人員互通、資源互通和醫療互通。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式上,對于基層鄉鎮衛生院來說,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縱向下沉和技術幫扶,業務技能培訓方面,還沒有獲得感。
二是縣級醫療機構缺乏對鄉鎮衛生院醫院管理、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技術幫扶、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指導
對于鄉鎮衛生院來說,鄉鎮衛生院無論是從硬件、軟件配置,還是臨床醫生、檢驗、影像技術、護理、藥學等方面人才都存在發展薄弱的問題。特別是邊遠鄉鎮、貧困鄉鎮、民族鄉、高寒山區鄉鎮。形象的做個比喻,鄉鎮衛生院它就是一個標準的“貧困戶”,要想解決鄉鎮衛生院的“貧困”,還需要在醫聯體建設中把簡單的幫扶變成造血式的扶貧,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需要派遣專家到鄉鎮衛生院帶教,傳授新技術,幫助衛生院培養管理人才,加強他們的硬件配置,從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院服務能力,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努力把鄉鎮衛生院建成“百姓家門口的醫院”。
三是醫聯體建設后缺乏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
目前,各縣級醫療機構都積極響應區域內的醫聯體組建。但是,醫聯體組建后,并沒有對醫聯體開展更多的合作,沒有相應的考核指標。醫聯體之間的運行依舊緩慢,合作不多。特別是對于鄉鎮衛生院,反映是獲得感不高。上級醫療機構沒有派駐穩定的專家、骨干醫師到基層開展“支醫”工作,上級醫聯體單位也沒有實實在在的幫鄉鎮衛生院。
四是曲靖縣鄉醫聯體建設沒有運用“互聯網+醫療”技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由于受地區發展水平的限制。曲靖市大部分縣鄉經濟發展薄弱,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小,鄉鎮衛生院硬件配置差,缺乏優秀的信息技術人員,以及合作中重形式輕內容,導致目前的曲靖市內95%的縣鄉醫聯體建設沒有運用“互聯網+醫療”技術展開醫聯體創建。
三、縣鄉醫聯體對鄉鎮衛生院人才培養的建議
一是建議曲靖市各市縣加大縣(市)級醫療機構與鄉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聯體建設,特別是民族地區、貧困鄉鎮、偏遠地區、艱苦地區鄉鎮衛生院要保證有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與之建立醫聯體合作,確保通過醫聯體幫助基層鄉鎮衛生院培養和培訓人才,加快發展。
二是進一步實施縣鄉村三級醫聯體建設。具體說來,就是縣級及其以上的醫療機構與鄉鎮衛生院建立醫聯體,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建立醫聯體,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使醫療資源得到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讓轄區內民眾享受到高效、便捷、經濟、同質的醫療服務,打通服務患者的“最后一公里”。特別是鄉村醫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各鄉鎮衛生院要提高站位,把鄉鎮衛生院打造成村級衛生人員培訓、人才培養的搖籃。通過建立緊密合作的醫聯體,實現醫聯體內“人才有序流動、信息互通、服務共享”,確保大家彼此互利共贏。確保到2020年,曲靖各縣市區鄉鎮衛生院與縣級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之間建立穩定合作共贏的醫聯體,努力實現“人才有序流動、信息互通、服務共享”。
三是加快鄉鎮衛生信息化和信息人才培養。當前,“互聯網+”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對于鄉鎮衛生院來說,加強醫院信息化和信息化人才培養已經迫在眉睫。第一,建議縣鄉財政加大投入,加快鄉鎮衛生院信息化建設,保證遠程醫療、遠程門診和醫聯體之間信息的共享。第二,鄉鎮衛生院要加快信息化人才培養。通過醫聯體,選派人才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信心化業務培訓,確保信息化人才能夠適應當前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四是要建立醫聯體之間人才互派制度。具體說,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向醫聯體內的鄉鎮衛生院派專家、技術骨干到鄉鎮衛生院執業,確保專家、技術骨干可以多點執業,幫助鄉鎮衛生院培養人才;另一方面,鄉鎮衛生院選派有培養前途、勤學上進的醫生到上級的醫聯體醫療機構進修學習。通過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從而為基層群眾提供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四、小結
曲靖市縣鄉醫聯體建設順應醫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緊密型直管醫聯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信息資源的共享,以及幫助鄉鎮衛生院培養合格優秀的衛生技術人才。
注釋:
李依璐、朱衛紅。醫聯體助推基層醫院發展——臨沂市中醫醫院與蘭山區16家醫療機構構建中醫醫聯體[N],沂蒙晚報,2018年1月6日
本文系曲靖市201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曲靖市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項目批準號:ZC20181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