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已建成充電樁約66.2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約27.5萬個,私人充電樁約38.7萬個。此外,未來五年國內電動物流車產銷量的年復合增速有望超過50%,增量規模達百萬輛,對應直接市場規模近2000億元。
地熱能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中國地熱能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達2萬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淺層地熱能折合1900萬噸標準煤,實現供暖(制冷)建筑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湖北、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城區。近10年來,我國水熱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
實體書店
近日,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共同發布“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榜單數據來源于各地書刊發行協會,共有27個省份上報數據,所統計數據是2017年實體書店零售網點數(門店數),含市下轄縣。其中,北京以6719家名列榜首,成都以3463家名列第二,重慶以2473家的書店總數位居第三。重慶本土書店精典書店被評為2017年度最“別具一格”書店。
110萬人
近日,青島出臺《關于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技能人才支撐計劃的意見》,到2022年,全市技能人才突破110萬人,重點支持培養引進技能大師100人、首席技師500人、產業技能領軍人才1000人、“金藍領”骨干技能人才10000人。同時,圍繞選擇50個與新舊動能轉換緊密相關的技工緊缺專業,按照每人最高6000—10000元給予培養院校獎補。選擇100個職業(工種),按照每人600—120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日前,陜西省7家企業牽頭的7個項目入選2018年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入選項目數量位列全國各?。ㄊ小⒆灾螀^)第5位。這批項目總投資達11.19億元,可爭取中央財政補貼資金3900萬元。2016—2018年,陜西省共有15個項目獲得工信部批復,項目總投資23.49億元,共計得到中央財政資金11070萬元。
在全國總工會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國工匠”特別節目里,來自全國各地的40名“大國工匠”中,陜西占了八分之一。2016年和2017年,陜西省先后兩次推薦評選表彰了20名“三秦工匠”。另外,全省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共完成技術革新、技術攻關項目7778項,實現經濟效益11.56億元。
366262億元,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深圳特區報》 2018年9月6日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消費領域發生巨大變化,消費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反映消費品市場發展水平與規模的統計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155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66262億元,年均增長15%。消費熱點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文化娛樂、休閑旅游、大眾餐飲、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健康養生等服務消費成為新熱點。另外,網絡消費等新興業態方興未艾。
33%,我國農業保險保障程度和損失補償水平低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 2018年9月5日
2007年,財政部將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列為中央財政預算科目,首次在全國6個?。▍^)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目前,農業保險以保障農作物直接物化成本為主,而三大糧食作物保險保障程度僅占全部生產成本的33%,保障程度和損失補償水平較低。在中央財政補貼險種中,三大糧食作物行業承保覆蓋率達到64%,其中,水稻、玉米承保覆蓋率接近70%,已基本得到較好保障。
“一帶一路”5年貨物貿易額超5萬億美元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8月28日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截至2018年6月,我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總投資289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4.4萬個就業崗位和20多億美元的稅收。中國已經成為25個沿線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
821家,河南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全國第二
資料來源:《河南日報》 2018年8月22日
日前,2018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啟動儀式和首場對接活動在鄭州舉辦。河南省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加工轉化大省,擁有一大批知名農產品龍頭企業和發達交通物流。2017年,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3.87萬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6萬億元。此次對接會上,河南省有20多個大類260個品種的名優農特產品與采購商見面。

1352億元,天津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資料來源:《天津日報》 2018年8月14日
日前,天津市工信委發布《天津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天津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將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將達到1500家以上。目前,天津市擁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700家,系統集成獲證企業達到184家。

157戶,山東營收過百億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
資料來源:《大眾日報》 2018年7月17日
山東省經信委近日公布2017年度山東省100強企業、工業100強企業和制造業100強企業名單。數據顯示,全省企業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綜合百強、工業百強和制造業百強分別實現總營業收入58664億元、53326億元和463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61%、9.4%、10.07%,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