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顧茵茵
“魯商讓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10月11日下午,在魯商集團辦公區的一間小會議室里,魯商集團政策研究部部長、山東魯商鄉村振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商鄉村振興公司”)總經理趙衍峰向記者拋出了這句“愿景式”描繪。剛剛結束數場鄉村振興相關合作洽談的趙衍峰,看起來頗有信心。
一座擁有好山好水好空氣,沒有交通擁堵問題,又匯聚銀座幼兒園、福瑞達健康養老、智慧零售、精品旅游、職業院校、純天然農副產品等一攬子高端生活元素的超高配“IMAX”鄉村,怎能不令人向往?可喜的是,在魯商集團的努力下,這種“面向世界的未來鄉村”正從理想走進現實——而且還不止一座。
“國家戰略、地方使命、企業轉型的完美結合。”就魯商集團發力鄉村振興建設的背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洪雷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必然選擇;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
高洪雷對記者說,從宏觀層面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希望山東的同志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6月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再次提及鄉村振興,要求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地方層面,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黨的十九大后,山東即開始研究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文件,省領導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謀劃鄉村振興的路子。今年5月份,山東編制完成全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并重點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5個專題,分別出臺5個工作方案,與省委2018年1號文件配套形成“1+1+5”政策規劃體系,全面拉開山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框架。
“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說,鄉村振興戰略是魯商集團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魯商鄉村振興公司董事長劉守亮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作為大型綜合國有企業,魯商集團涵蓋的產業很多,但多年來一直未能搭建起可以將這些產業形成合力的有效平臺。積極投身我省鄉村振興建設,為魯商集團轉型發展創造了很好的切入點,幾乎可以捆綁集團下屬的所有產業,形成多產業協同共進‘攥緊一個拳頭出擊’的合力。”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洪雷多次在魯商集團相關工作部署中強調,作為省屬國有企業,‘服務山東發展大局,服務人民群眾’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趙衍峰進一步解釋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魯商集團充分發揮自身產業資源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優勢,將企業發展方向和全國大局結合起來,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結合起來,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魯商讓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為愿景,計劃用3~5年的時間,投資500億元,在全省打造50個左右鄉村振興“魯商樣板村”項目,推動魯商集團產業轉型升級、多業態協同高質量發展。
可借鑒、可復制、易推廣、多樣化——趙衍峰用4個詞詮釋了“魯商樣板村”的“樣板”特性。據悉,為增強“樣板村”的代表性,在項目選擇上,魯商集團將確保經濟基礎和自然稟賦較好、一般、較差3個層面的村落各占1/3,沿海、山地、平原地帶的村落各占1/3。
成立于1992年的魯商集團,是由山東省商業廳整建制轉體組建而成的國有企業,現已成長為涵蓋智慧商業、精品旅游業、產業地產業、醫藥康養業、供應鏈金融業、教育傳媒業的多元化企業,擁有“銀座股份”和“魯商置業”兩家上市公司,一家國家級農產品物流工程中心和一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7年,魯商集團實現營業規模1101億元、營業收入392億元、利潤總額3.46億元。
正如趙衍峰所言,多產業是魯商集團的一大特征。而鄉村振興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國家戰略,需要眾多產業的參與和支撐。從這點看,魯商集團發力鄉村振興“樣板村”建設,可謂有獨特優勢。
“能吃、能住、能玩、能購、能讓群眾富起來、能讓村集體有收入!”高洪雷向記者介紹了“魯商樣板村”的“六能”發展模式,“我們將充分整合集團旗下的幼兒教育、醫療康養、智慧零售、精品旅游、職業院校和農業科技等產業資源優勢,全面做到‘銀座幼兒園進村、福瑞達健康養老進村、智慧零售進村、精品旅游進村、職業學校進村和國家農產品發展中心進村’, 用‘六進村’促‘六能’。”
提到綠色農產品,社會公眾的“痛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高價格和冒牌貨。作為“魯商樣板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魯商集團將實施“互聯網+”農副產品進城行動,打造各類農產品系列品牌,鏈接“魯商通”網絡體系,廣開銷售渠道,帶動高品質農副產品進“銀座”、入社區,在價格可承受范圍內,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安全、可追溯、可信賴的農副產品,實現城鄉雙向融合發展。
劉守亮表示,充分整合自有產業力量的同時,魯商集團還將積極引入一大批有助于壯大鄉村產業的優質外部資源。
“鄉村振興有5個主攻方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其中產業振興是基礎和核心,可以帶動和串聯起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等方面的振興。”趙衍峰解釋道,魯商集團的資源優勢集中在二、三產業,缺少第一產業資源。針對這種現實情況,魯商集團將充分發揮省屬大型國企和“魯商”品牌優勢,育優創新創業環境,以利益聯結機制為基礎,整合引入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的先進技術、工藝、商業業態和模式、農村“雙創”人才和“雙創”導師等各類資源,努力打造不同類型鄉村文創園、農業產業園、科技園、農產品加工園等平臺載體,孵化產業項目,培養職業農民,培育新型業態,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探索現代高效農業、鄉村旅游、旅居民宿等鄉村產業振興的全程解決方案,推進“魯商樣板村”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培育個性化的“新六產”。
趙衍峰舉例說:“比如,我們將在部分適合發展溫室種植產業的‘魯商樣板村’項目中引入中國建材集團的智慧玻璃溫室,幫助村民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
值得一提的是,生態資源的導入,是“魯商樣板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據悉,通過應用、合作研發、技術轉讓、作價投資等多種方式,魯商集團將在“樣板村”項目中探索引入分布式發電、分布式儲能、分散式分質排污、資源化處理系統等新技術、新能源、新模式,實現應用、量產一體化,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向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轉變。
“推動城市資本下鄉是搞好‘樣板村’建設的關鍵。”趙衍峰說,“我們將充分發揮集團金融業態的作用,組建資產管理公司,發起鄉村振興基金,采取多種合作投資模式,吸引工商資本下鄉,推動人才、土地、資本以及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
9月30日,魯商集團與泰安市泰山區就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泰山人家”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這已經是魯商集團深度參與全省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簽訂的第3個“魯商樣板村”項目。此前,魯商集團先后與泰安市岱岳區人民政府、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政府簽訂了岱岳區“九女峰”片區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魯商樣板村”項目、濱城區“楊柳雪”紅色文化旅游區“魯商樣板村”項目。
“目前,除了已經簽約的這些地市,還有臨沂、聊城、淄博、青島、濰坊等市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不少市的主管領導向我們發出了‘邀約’,尋求合作的優秀行業機構也紛至沓來,更多的項目洽談正在展開。”趙衍峰自豪地說,“這得益于國企身份的公信力,得益于魯商集團多年來深耕大眾服務業的良好基礎。”
趙衍峰以已經簽約的泰安和濱州等市舉例說,魯商集團與泰安有著深厚的淵源,從2001年第一家銀座商城外地店落戶泰安市岱岳區以來,魯商集團所屬零售、房地產、酒店、金融支付等產業先后在泰安投資了多個項目,第一家經濟型酒店也是先在泰安“落子”。這些項目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濱州一直是魯商集團最重要的發展區域之一,魯商集團所屬智慧商業旅游業、供應鏈金融業、銀座幼兒園等先后在濱州投資開發了多個項目,魯商集團還投資參股了濱州農商行項目。
據了解,為了深入服務我省鄉村振興戰略,魯商集團完善了運營架構,成立了集團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產業公司、職業院校、職能部門核心骨干為成員的“魯商樣板村”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樣板村項目”的實施;聯合陜西袁家村、北京觀筑景觀規劃設計院、山東財經大學等機構,以市場化方式,發起組建了山東鄉村振興研究院有限公司,并邀請國家絲路規劃研究中心等國內國際相關機構作為顧問,為鄉村振興項目實施提供智力支持;正在籌備為鄉村振興項目提供人才、技術、商業模式孵化的山東省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魯商樣板村戰略實施方案》。

魯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洪雷(左三)帶隊到泰安市岱岳區道朗鎮實地考察九女峰片區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項目
據劉守亮介紹,魯商鄉村振興公司是魯商集團發力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平臺之一。已經簽約的泰安市岱岳區“九女峰”項目、濱州市濱城區“楊柳雪”項目和泰安市“泰山人家”項目,均是通過該平臺運作。其中,以鄉村旅游、精品民宿、現代農業為主題的“九女峰”項目之歸谷、泰山里、泰山養心谷等3個板塊,計劃明年運營開放。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魯商鄉村振興公司注冊時間為今年9月13日,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涉及鄉村休閑旅游運營管理,旅游產業咨詢、策劃、交流、發展,農產品種養銷售,酒店開發運營管理,非物質文化交流與發展等業務。目前,魯商鄉村振興公司在青島、聊城、淄博、濰坊等市考察儲備的多個項目,正在進行可行性分析。此外,魯商鄉村振興公司已與中國建材、青島浩豐農業等多家農業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投資現代農業板塊;與陜西袁家村簽定了合作協議,在省內打造多個鄉村旅游項目;引入了中國十大民宿品牌之一的“樸宿”文旅集團,共同運營旅居民宿。
“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將為‘樣板村’項目提供可靠的資本保障。”趙衍峰介紹,“我們正在發起規模為50億元的母基金,計劃用時3年,撬動最少500億元的鄉村振興產業投資。該基金主要由省產業引導基金、魯商集團、其他社會資本構成,爭取今年發起首期基金,之后將根據區域、產業細分等適時設立子基金。”
此外,趙衍峰還透露,魯商集團正在積極籌備成立魯商鄉村振興資產管理公司:“我們計劃以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涉農項目股份合作的主體,通過股權合作、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將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農戶、新興服務主體等跨行業、跨區域的相關方鏈接到一起,與當地村集體、農戶等打造利益共同體。”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趙衍峰深有感觸地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洪雷常常拿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自勉及勉勵我們。在‘魯商樣板村’的規劃及建設過程中,我們將始終秉承‘服務山東發展大局,服務人民群眾’的國企使命,處理好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總體規劃與執行實施,地方政府、企業、村集體和農民之間的利益這‘三大關系’,因地制宜、科學推進,堅持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三區共建’,重點圍繞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共同挖掘集體土地、房屋、設施等資源和資產潛力,讓農民有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努力達到地方見政績、企業出效益、農民得實惠的共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