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林祥 趙恒 劉源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魯糧集團成立以來,致力于打造具有國內外競爭力、影響力、保障力的魯糧品牌,實施集糧油收購、物流、貿易、加工、競價交易和綜合業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在保障省內糧食安全、確保軍需民食和搞活糧食流通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集團秉承“軍地同源、軍需民食”的理念,“魯糧”系列糧油產品正在從部隊專供走向普通百姓餐桌。
“讓群眾享受‘軍供糧’標準,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既是國有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一,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必然選擇。”魯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江寧表示。
10月23日,記者來到位于黃河北岸的山東省軍糧儲備庫采訪,糧庫主任丁進剛剛從黑龍江的訂單種植基地考察回來。
據了解,魯糧集團下屬的山東省軍糧儲備庫是山東省軍糧應急保障基地,2002年開始承擔駐魯部隊及武警官兵軍供大米、“三無”島嶼真空包裝免洗米和“7+1”營養強化小麥粉的統籌供應,軍糧供應網點輻射全省17市,所供應的軍供大米受到部隊官兵一致好評,被省糧食局和省雙擁辦授予“山東省社會化擁軍窗口單位”。
軍供糧代表了質量,代表了信譽。魯糧集團為了做強做優做大,按照國家軍糧辦的要求,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在確保部隊官兵供應的同時,也致力于讓全省百姓吃上軍供糧、放心糧,積極拓展民用市場供應。
為了從源頭抓好質量安全,魯糧集團年年深入東北實地調研,認真總結稻谷采購經驗,將具有合法資質、規模大、實力強、信譽好的加工企業作為軍供稻(米)供應商,且優先考慮用河水澆灌、周邊無污染源的糧源,確保所采購稻(米)優質、綠色。同時,對供應商實行采購合同、信譽評級、采購記錄、質量合格檢測證明等檔案化管理,從源頭上實現軍糧采購質量可控、可追溯。
“優越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肥沃的黑土、充足的光照、純凈的水源,使我們的大米糧源綠色、優質,從源頭上保證了軍供大米的優良品質。”丁進給記者推介他們的一個訂單種植基地——黑龍江農墾八五八農場。這個大型的專業化水稻種植農場地處黑龍江虎林市境內,在中俄邊界烏蘇里江畔,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也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基地稻谷生產均按照綠色食品的種植規程進行,這里天藍、地凈、水清,蒼蒼林木、浩浩江河、茵茵濕地,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面。
魯糧集團的小米產品,采用內蒙古赤峰地區種植的特有谷子品種毛毛谷小米,所在產地巴林左旗海拔較高、光照充足,年積溫2900~3400℃。當地土地肥沃,所產谷子蛋白質高,氨基酸、維生素以及硒、鉀、鋅等礦物質元素含量遠高于一般地區,同時盛產紅小豆、綠豆、黑豆等優質雜糧品種,為山東百姓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魯糧集團出品的花生油產品,原料選自魯中南丘陵區的莒南及周邊地區,屬黃泛平原地勢較高的沙土地,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所生產的花生品質好、色味佳,是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優質花生產地。

走進市民生活的魯糧集團“軍供糧”
“你看看,我們糧庫的糧食住在空調倉庫里,比人住的環境還舒服。”走進一個個糧倉,倉庫管理員指著倉庫的空調設備跟記者開玩笑說。
軍糧品質的好壞,把好儲存關是另一個關鍵。在保管環節上,軍糧庫制定了軍供稻(米)倉儲管理規定,嚴格按照“一符四無”標準,應用科學、先進的低溫儲存方法,保證倉儲稻(米)安全。已在稻谷儲存方面應用的谷物冷卻、內環流控溫、環流熏蒸集成控制技術和正在進行的稻谷通風調質實驗,不僅使稻谷的儲存安全有了保障,更使稻谷加工碎米率下降、黃粒米減少,進一步提高了軍糧質量。
在糧食正常保管過程中,每年一般要進行一次藥物熏蒸,既增加儲糧成本,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又增加藥物殘留,影響其食用品質,對人體存在一定潛在危害,同時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為了讓官兵、群眾吃上軍供品質的放心米,軍糧庫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通過多項技術的綜合應用,實現了稻谷無藥綠色儲存。
據介紹,在稻(米)保管過程中,每年5月份開始,按需要適時開啟空調,將倉溫控制在22℃以下,避免高溫對儲糧品質的影響,控制蟲害的發生。稻谷倉還結合內環流系統進行控溫,當倉溫上升到一定溫度,利用該系統將冬季通風降溫形成糧堆冷心冷源交換到糧堆上層,消除熱皮,均衡糧溫,保障品質。同時,糧庫還備有一臺大功率谷冷機,以備應急降溫使用,確保儲糧安全。
為提高質量控制門檻,軍糧庫每采購一批稻(米),都由供應商提供市級以上質量檢驗部門出具的新糧證明和質量合格證明。對每一批糧源實行一批一檢一報告制度,在軍供稻(米)入庫前做好抽樣檢驗和驗收工作,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庫,并做好檢驗記錄及留樣保存,定期存檔,確保入庫的軍供稻(米)質量達標。此外,他們還制定了成品米出廠入庫流程管理規定,認真履行成品米出廠入庫前的檢驗手續,對即將出廠入庫的大米進行檢驗,并進行蒸煮、品嘗等項目檢測,檢驗結果登記在冊,保留樣品,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者方可進入成品米倉,以備配送。
同時,為把好加工關,保證軍糧質量穩定,采用市場上最先進的日本佐竹大米生產線生產,加工工藝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兩年,軍糧庫加大投入,不斷改造加工設備,改進加工工藝,并整理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真空大米加工、封袋、裝箱生產規程,有效地保證了軍糧質量穩定可靠,確保部隊官兵和群眾吃上放心糧。
據介紹,軍糧庫目前已經整合部分米面油產品,積極推動產品進商超,建立品牌展示直銷店;小雜糧品種不斷優化,增加了吉林洮南綠豆和山西沁州小米;2018年,大米預計實現銷售5000余噸,營業額近3000余萬元;花生油銷售600~1000噸,營業額近1000萬元。
“推進軍民融合項目,實現全產業鏈管理,做到從種植基地到百姓餐桌的全程監控。以誠信產品,做市場贏者。我們將用軍供人的責任與擔當,維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讓群眾吃上放心的軍供糧。”采訪結束時,丁進再一次對記者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