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胡博峰
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警方15日表示,參加當地一場印度教寺廟奠基儀式的民眾因進食寺廟分發的食物導致中毒,造成至少11人死亡,90余人送醫。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事件發生在卡納塔克邦的蘇拉瓦迪村,引發中毒的食物疑似為寺廟方面提供的加調味水番茄飯。民眾進食后,出現嘔吐、腹瀉和呼吸困難等情況,隨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
有患者對當地媒體表示,“進食前就聞到食物中有煤油味,但人們還是繼續吃掉它,只有少數人把食物扔了,因為人們認為(出于信仰)不能拒絕寺廟分發的食物”,不少飛進寺廟的烏鴉在吃掉信眾扔掉的食物后死亡。
當地警方向媒體證實,患者的癥狀與某種常見的有機磷酸鹽農藥中毒癥狀類似,食物樣本已送至有關部門進行化驗。事發后,5人被拘留訊問,其中兩人來自寺廟管理部門,很多當地人稱是寺廟內部的派別之爭引發了“惡意投毒”。
地區主管部長謝帝表示,“這一事件明顯涉嫌犯罪,我們已要求警方盡快破案”。卡納塔克邦首席部長庫馬拉斯瓦米宣布,政府承擔救治費用,并向死者家屬提供每人50萬盧比(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
盡管印度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今年初剛出臺新修訂的《印度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進一步明確食品標簽、食用油等生產和銷售規范,但食物中毒事件仍時有發生。印度政府數據顯示,食物中毒是印度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去年報告的1469起嚴重疫情中有242起都與食物中毒有關,這還不算大量被瞞報的食品安全問題。
印度媒體此前報道稱,當地警方在加爾各答查獲了20噸銷往各大飯店的腐肉,令人震驚的是這些腐肉竟然全部來自垃圾場。路透社此前報道稱,商販采取添加漂白劑、清潔劑等方式稀釋牛奶,讓牛奶看起來更稠更白。
據《環球時報》記者走訪發現,基層地區,特別是底層民眾聚居區,人們往往圖便宜而忽視食品安全,執法人員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名印度食品安全領域的官員曾對當地媒體坦言,印度在食品安全方面立法不可謂不夠,關鍵是執行力度還有待大幅提高。▲
環球時報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