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干部日常表現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三個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激勵機制的創新措施:實現物質獎勵和榮譽獎勵的平衡;培養并提高學生干部的職業核心能力;增加學習獎勵和成長獎勵。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學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物質獎勵;職業核心能力;旅游學習
引言:
現如今,技術在不斷革新的條件飛速發展,社會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與此同時社會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有了更高的水平。為此高職院校要積極的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型科技人才,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干部是人才培養的重點對象,也有可能是未來社會上的管理精英。為此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培養,為國家社會輸送高級的創新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學生干部日常表現問題分析
高職院校的學生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也熱衷于追趕社會潮流,因此存在部分的學生干部,他們的名利心比較重。在組織策劃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會有較為明顯的表現,他們通常會以自我為中心,盡最大的努力去實現自身的利益。有的學生還會利用干部職權在同學之間拉幫結派,這種行為會嚴重的影響到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而學生干部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組織協調能力有較為明顯的缺陷,也就是說他們的實際組織協調能力水平并不高,基本不存在團隊協作的概念,他們沒有意識到什么才是有意義的團隊協作。有的學生干部會一個人埋頭苦干,有的學生干部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人[1]。整個活動開展的過程十分缺乏有效的溝通,由于學生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不強,導致很多活動的開展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活動開展質量不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干部只有學好文化科學知識才能做好干部工作。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自身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存在部分的學生干部把精力都放在各種活動事物上,對學校安排的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不感興趣,經常會借著開展活動的由頭曠課請假,因此他們的學習成績并不好,沒有對同學起到榜樣作用。
二、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激勵機制的創新措施
(一)實現物質獎勵和榮譽獎勵的平衡
制定的激勵機制要實現個性化與整體化的結合,也就是說在制定激勵機制的過程中,要將個體的需求考慮在內,制定的獎勵措施應該具有整體平衡的特點。不同的學生干部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個性化的獎勵應該盡量的滿足這些需求,這樣做的目的是實現激勵機制的最大化效果。存在部分的學生干部,他們家庭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對于這些物質基礎不足的學生干部來說,實施的激勵手段應該以物質獎勵為主,這樣他們在經濟上的困難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而對于家庭條件良好的學生干部來說,對他們的獎勵應該以榮譽評價為主。制定的物質激勵手段和榮譽激勵手段要盡量的實現平衡,二者的獎勵范圍需要達到的狀態是合理公平,讓兩種激勵手段能夠達到一個較好的時效性水平。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對于家庭條件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僅僅只有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對他們來說同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在高職院校中,某位學生會干部可能會獲得校學生會優秀干部的榮譽,但是這一榮譽不包括物質獎勵,與此同時該學生干部也能獲得院學生會的優秀干部榮譽,而這一榮譽中有物質獎勵。這兩種優秀干部評選只能獲得其中一個,此時學校的輔導員就可以跟學生干部適當的溝通,跟學生具體說明一下情況。
(二)培養并提高學生干部的職業核心能力
在社會上的企業中,他們的用人標準遵循職業核心能力,這是社會企業用人的準入條件。新形勢下現代化職業教育的趨勢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的順應這一趨勢,將職業核心能力理念融入到學生干部的培養計劃中,以提升學生干部在活動籌劃中的工作能力。為此學校應該籌辦一支專兼職隊伍,可以聘請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培養學生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聘請企業的高級技術人才,培養學生干部以及高職院校其他學生的專業技能,此外還需要聘請職業核心能力專家,對學生們進行系統性的培訓。這樣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和學生都能對職業核心能力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干部的職業核心能力,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比如泉州經貿學院于2013年確立了“三素質雙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組織了高級國家職業核心能力的培訓活動,培訓的對象是全校80%的教師,另外也包括部分的管理人員,在培訓完成之后,老師們總結經驗,總結核心內容綱領,并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干部,傳遞給高職院校的學生。
(三)增加學習獎勵和成長獎勵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培養要建立激勵機制,在建設的過程中不僅秉承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結合的原則,還應該采取其他性質的激勵手段。如此說來學習獎勵和成長獎勵是培養計劃中的重點內容,獎勵的形式可以是組織學生干部一起參與組織旅游學習,旅游學習的地點可以是國內知名的高校,在參觀旅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干部會了解到高校的學生干部是如何進行活動的籌劃工作的,這樣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會明白如何正確履行自己的干部職責。學會如何正確的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在參與知名院校學生干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的視野和認知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對學生干部的工作也會有一個新的認識[2]。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干部,獎勵的形式還可以是教育培訓機會,學校會舉辦一些高校院校專升本的教育培訓活動,可以讓表現優秀的學生干部優先參與,讓他們積極的踐行榜樣職責,完成專升本的目標。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創新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激勵機制,認為激勵機制的創新建立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對于不同的院校和不同的學生來說,適合他們的激勵機制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對學生干部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平衡好學生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兼顧學生干部的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林麗蓉,賴麗君.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的思考與實踐——融合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04):46-48.
[2]藍俊以.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激勵機制[D].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