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婷
摘要:本文從舞蹈表演專業教學目標及定位不明確、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大,改革不徹底、實踐課程較少且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等方面,對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及說明,并闡述了促進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良好改革與建設的幾方面有效措施,以期為促進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的更好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建設
引言:
隨著我國整體對于藝術教育方面重視度的提升,原本的傳授性、訓練性等方式的舞蹈表演教學,已經無法對當今發展的需求加以滿足,此時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及建設的開展便尤為重要,需抓好校內教學改革,積極的對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并擴展教學內容,使所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能夠滿足當今的教育需求,培養出具有更高創新及創造能力的學生。
一、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之中存在的問題
就藝術類高校而言,其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開展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在實踐教學體系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點,舞蹈表演專業教學目標及定位不明確,仍舊有部分藝術類高校對專業技能的教學過于注重,而未能將之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致使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創新能力較差。第二點,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大,對舞蹈表演專業教學改革的落實造成障礙,改革不徹底的問題依然存在。第三點,實踐課程較少且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流于表面,而未能真正的提升學生的舞蹈表演創新及創造能力。
二、促進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良好改革與建設的措施
(一)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改革及建設
在當今階段的教育開展之中,不僅僅是將知識及技能向學生教授,更為重要的是是學生能夠在良好掌握知識及技能的基礎上,對社會更好的適應,尤其是對藝術類高校,學生能否對社會良好適應及如何適應,則成為了當今的主要關注點。而在此種發展背景之下,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的開展,應將實踐課程的著眼點放在教會學生如何認識并使用舞蹈表演的方法上,而這主要是因為,在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的教學之中,教授的知識及形式都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其本身是相對固定的,而這兩者在各個時代之中的流動及發展,則主要是依靠方法來對之形成帶動。在對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識、形式、方法之間的關系加以明確之后,將之在實踐教學體系良好改革與建設之中加以融入,良好的對不同的舞蹈表演教授方法加以運用,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如何對舞蹈表演動作的構成進行認知,方能夠更好的對舞蹈進行編創及呈現,最終對時代發展的要求良好適應[1]。此外,在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及實踐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對改革及建設的開展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行并不是單方面的對舞蹈表演中的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強化,對舞蹈表演理論教學加以否定,而是將二者進行良好的融合,通過舞蹈表演理論所具有優勢的利用,促使學生良好的認知舞蹈,并能夠良好的建立起自身的思維模式,而后以此為基礎開展實踐教學,能夠提升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的完善性及合理性。因此,對于藝術類高校而言,其在實際的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及建設工作的開展之中,應將理論知識較學良好的融入其中,這不僅僅能夠促使學生對舞蹈表演擁有更好的理解及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舞蹈的感知力,并對舞蹈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知識擁有更好的理解,還能夠實現對實踐教學改革及建設成效的提升。
(二)強化校內外舞蹈表演專業實踐平臺的構建
對于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而言,若想切實的將改革落實,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能夠在當今的發展階段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則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極為必要,此時便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第一點,藝術類高校應在注重自身實踐教學平臺構建的同時,積極的與校外的相關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構建起校外的實踐平臺,其中也應包含學生的實訓基地的建立,通過全面化舞蹈表演實踐平臺的供給,來促使學生更好的對自身所學習到的知識及技能技巧加以運用,進而獲得良好的提升。第二點,僅僅是開展校內外舞蹈表演實踐平臺的構建是不夠的,校方應注重對學生實踐時間方面的合理安排,并盡可能的對實踐內容進行擴展,如文藝團體合作表演交流、深入地方進行舞蹈表演交流學習、舞蹈表演場館表演及競賽等等,促使學生能夠依照相應的規則及規范,到正規的實踐場所進行實訓,全面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第三點,在實際的實踐教學開展之中,雖然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來開展實踐教學,但在初期階段也應以教師作為主要的引領者,促使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舞蹈表演的方法及形式良好掌握,使之初步具備舞臺表演的能力之后,方可進入到對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培養的過程之中,二者之間需要良好銜接。
(三)增加實踐課程,將校內客體項目與實踐課堂相結合
就藝術類高校而言,其與其余類別的高校相等同,都必然擁有屬于校內的研究項目,而這也可以作為當前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的切入點,以此來實現對實踐教學建設的全面強化。此時,可將校內研究項目與舞蹈表演課堂實踐教學相結合,增加此方面課程的課時,并對原本的依照考核標準開展授課工作的單向教學模式加以轉變,使之變為多元化的研究性實踐教學模式,促使教師與學生都能夠良好的參與其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對所學知識及技能的實踐,更為重要的是開展編創性的實踐學習,不斷的融入更多的元素豐富教學內容,有效打破學生思想的界限,全面激發學生的舞蹈表演創新及創造能力[2]。
結論:
總而言之,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教育教學的開展,必須強化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及建設則變得極為必要,此時則應做好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改革及建設、強化校內外舞蹈表演專業實踐平臺的構建、增加實踐課程,將校內客體項目與實踐課堂相結合等方面的工作,切實的實現對改革及建設工作的良好優化及落實。
參考文獻:
[1]楊佳偉.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7):205-206.
[2]孫瑜浛.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J].大眾文藝,2017 (2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