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瑾彤
摘要:傳播學作為一門由歐美國家興起的新型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被西方國家融入到新聞教育學科中,加強了新聞學科的實踐性。九十年代末,中國意識到新聞學不僅僅要培養新聞職業技能人才,還需要加強新聞在生活中的使用性,因此開始學習西方優秀經驗,將傳播學導入到新聞學中,改革了中國新聞教育模式,使中國新聞學等到飛躍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從概述中國傳統的新聞教育模式起,然后論述了關于傳播學導入與中國新聞教育改革的意義,最后提出未來中國新聞學發展需要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傳播學;中國新聞學;教育模式改革
引言:
中國為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近年來開始全面整改教育,以期培養出更多適合國家發展的人才。在新聞學科方面,國家對新聞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使傳播學與新聞學有機結合,目的是培養既注重理論研究,又具有可行操作能力的人才。為使傳播學與新聞學兩者更深切的融合,我國新聞界正不斷努力改變世人對傳播學的印象,用中國化理念改進和傳播新聞學科,促進中國新聞行業發展和教育改革進程。
一、關于中國傳統的新聞學概論
中國傳統的教育宗旨是培養適應職業需求的行業人才,以補足社會勞動需求,一般教學內容為學科相關行業必備技術,以及社會生存必備技能。中國傳統的新聞學科教育深受到中國傳統教育宗旨所感染,注重于培養新聞職業技能,以及從事新聞方面相關研究工作。其中,對新聞界學術、就業方面的研究進行了深入了解,其目的是為在新聞界成功求職[1]。例如,傳統教育模式中新聞學界的大學生固定學習關于新聞編輯、整理、寫作、評論等理論技能。因此,在中國傳統的新聞學界培養出來的人,一般被定位于從事新聞記者、新聞編輯等工作。其次,新聞學教育機構的創辦人多數是新聞實務界的相關人士,受到新聞學教育機構創辦人的不經意調配作用,使新聞學教育機構所培養的也按照創辦人的方向發展。這樣的各種條件下發展的新聞學,過于注重對新聞的理論的研究,缺少了實用性,且研究對象單一,固化,嚴重點來講,是阻礙了中國新聞學發展的因素。
二、論述傳播學導入中國新聞學的意義
(一)傳播學的含義
傳播學作為一項新型學科,是一門以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以及傳播媒介關系等的學科,其研究核心是人與社會的關系和人在社會中的信息傳播。傳播學的重要性在于,傳播學像一個根基,其他學科由它展開并發展。即社會上各學科與傳播學都有些密不可分的聯系[3]。比如,社會學主要研究社會組織、行為、社會問題等傳播學所研究的傳播過程、傳播行為等也屬于社會學研究范圍。總的來說,傳播學吸取了社會學的方法和結果,用來完善傳播學自身發展。再比如,傳播學與宣傳學,兩者之間有些傳承關系。傳播學將一切社會中存在的信息傳播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而宣傳學則是研究如何進行信息傳播。宣傳學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大量吸取傳播學的成果,完成對信息的快速傳播。
(二)新聞學的含義
新聞學作為社會科學的分支學科,以研究新聞傳播活動過程的慣性及新聞對社會的影響為目的。起源于西方傳入的新聞報刊活動,在二十世紀文化運動期間等到快速發展。新聞傳播從最初的口頭相傳到報刊傳播,再到現在的電子媒介傳播,新聞學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條件。新聞學教育立足于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國、面向社會、面向世界,為我國新聞傳播行業進入現代化高速發展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國際競爭能力強的優秀人才。與高等教育規格一樣,作為新聞學的學習者需要懂得一門以上的外語和擁有較強的計算機能力、學術研究能力、社會工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成為高素質的合格記者、編輯、新聞事業經營管理人員。
(三)傳播學導入新聞學的意義
確切來說,雖然新聞學與傳播學有些非常密切的聯系,但傳播學與新聞學是兩個不同方面。新聞學產生于時代報刊,注重術業方面的微觀性、局部性研究;而傳播學起源于電子傳播工具,注重于宏觀的、整體的理論性研究。將新聞學與傳播學相結合,使這兩門學科優勢互補,促進了新聞界的可持續發展。例如,新聞學在具體科學方面的研究結果,為傳播學提供足夠的、科學性的資料,充實了傳播學的內容;傳播學作為研究社會一切信息傳播方式、過程,為新聞學研究提供指導,起到回到新聞學研究內容的作用[3]。兩者各有特點,相輔相成。中國新聞界將傳播學融合到新聞學中,必將使新聞界得到重大的改革。
三、對中國未來發展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預測
近幾年前,中國教育部為適應時代,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中國新聞界新聞學科開始被稱為“新聞傳播學”。該項教育改革措施激起了新聞界工作者的大力發展、改革創新的信心。在新聞界進行了改革后,無論是像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這樣的名校還是相比名氣較小的大學院校,在新聞學教育這一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成績[4]。實踐證明,我國對新聞學進行教育改革是正確的,我國應該更加堅定不移地對教育界進行改革創新,以尋求更遠大的發展前程,培養出更多有利國家、有利社會發展的人才。今后的新聞傳播學,即將成為既重視理論研究,又不忽略實用性問題探析,真正做到新聞傳播的科學性與現實性并存。
四、結束語
我國引入西方興起的傳播學并將傳播學導入到新聞學中,對我國新聞界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聞學教育要抓住這個改革機遇,大力發展新聞行業,使我國的新聞事業能夠面向全國、面向世界。新聞傳播學作為我們教育改革的成功案例,必將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激起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吳廷俊.傳播學的導入與中國新聞教育模式改革[J].新聞大學,2016 (71):25-28.
[2]劉海貴.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改革企盼標志性突破[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29 (2):151-153.
[3]伍靜.中美傳播學早期的建制化歷程與反思[D].復旦大學,2017.
[4]段鵬.關于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的思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 (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