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斌
摘要:博物館的數據庫包括了由藏品檔案、古建筑檔案,、古遺址檔案、古文獻等基礎型資料組成的基礎數據庫,和輔助各門類文物研究的專業數據庫兩大類。博物館數據庫基本上都是存儲不定長的、富含圖象、視頻等多媒體類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庫。
關鍵詞:博物館;數據庫;建設
藏品檔案、古建筑檔案、古遺址檔案等構成的文物檔案數據庫,為了適應文物信息的全方位數值化要求,其內容必然由文檔部分和包括高精度的二維平面圖象和三維立體圖象信息的多媒體部分組成。
一、文物檔案數據庫
在文物數據庫的立檔內容方面,根據現有原始資料的完整程度和不同的數據庫設計目標,其內容可以從一般的編目字段,擴展到包括文物的鑒定報告和鑒定記錄,流傳經過,征集收藏記錄,以及歷史上相關的著錄論著等。
由于博物館傳統上對文物標本實物信息的重視,也為了滿足日后的宣傳教育、專業研究、電子出版等應用要求,文物檔案數據庫的多媒體內容應具備不低于出版級精度的文物圖象、圖形信息。在投資和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當包括文物的三維立體圖象信息。考慮到文物規模和相應的建庫工作量,為了避免重復勞動和人力、物力的浪費,在選擇文物數據庫圖象、圖形采集設備時應該盡可能地保證在分辨率和色彩飽和度方面達到電子出版的要求。
同時,文物作為古代文化的信息載體,所包含的信息是全方位的。不僅有作為實體的外形和紋飾信息,還有文字記載信息,制造工藝信息和化學物理成分信息。深層次的話,還有與其產生、使用、流傳所相關的民族學、民俗學等方面的社會學信息的歷史沉淀。不同的觀察者由于其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視角,會著眼不同的信息層面來了解研究文物。例如,美術工作者、歷史學家、冶金工程師會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文物。因此,博物館信息化必須把文物所蘊涵的各個層次的信息盡可能地發掘出來并進行數值化。絕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形態信息、表層信息的數值化上。因此藏品數據庫的信息量將大得驚人。
由于博物館的藏品具有平面、立體等大小不一的多樣形式和多種形態,因此在藏品信息的數值化采集和轉換時往往無法用一個設備一種技術來完成。再加上藏品管理上的特殊操作規定,因此藏品信息的數值化采集必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建庫工作周期長、工作量大是可想而知的。建立古建筑檔案數據庫和古遺址檔案數據庫時還需要結合工程圖紙數據庫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
二、古文獻數據庫
從電腦技術的角度,古籍數值化似乎和其他原始文檔資料為數值化一樣,都是一個自然語言原始素材的信息介質轉換過程。即以文字及文本數據的組織為主體。但是,古籍作為歷史的產物,無論商鼎周彝,秦石漢簡,或者宋鏨元刊,除去它們的文字內涵外,其物質載體本身對于人類文明歷史同樣有著不亞于文字內涵的重要價值。例如,甲骨卜辭本身的存在與數量,就是古代社會學,民俗學研究的重大實物證據。商周青銅器則不僅從銘文內容反映了當時的政治關系和民族關系,它們的器物紋飾和冶煉工藝同時反映了人文觀和生產力水平。所以,即使一些古籍的文字已經漫漶污損,甚至難以釋讀,但它們的形式存在依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顯而易見,古籍具有文字和文物雙重特性。古籍的數據庫應該包含文字記載在內的多重層次的信息。
盡管古籍的數值化已經在圖書館領域展開,但古籍是我國許多博物館的重要收藏。博物館在古籍數值化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依舊是無法替代的。因此建立古籍數據庫、特別是先秦古籍數據庫也是博物館的責任。
三、專業數據庫
文物檔案數據庫和古籍等數據庫是博物館的基礎型數據庫。它們是博物館日常工作的公用資料。為了提高資料的利用效率,也為了便于分期分步實施,需要結合博物館各專業研究工作的各自內容和特點,專門建立一系列專業數據庫。由于這些專業數據庫門類眾多、規模較小,與專業研究又結合得比較緊密,因此它們的開發和建設可以采取博物館集中建設、各專業研究人員自行建設和各博物館分別建設等多種方式。由于專業研究具有共通性,專業數據庫一旦建成以后可以廣泛推廣使用。因此,專業數據庫建設要注意避免重復投資。事先協調規劃和事后移植推廣是達到經濟、合理、有效的重要環節。
專業數據庫的選題可以有陶瓷典型紋飾數據庫、歷代陶瓷器底款數據庫、考古標準器序列數據庫、書畫印鑒題款數據庫等。
專業數據庫當然是包括文檔和圖形、圖象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庫。特別像考古發掘類數據庫更需要包括現場發掘過程中的聲像記錄。
四、電子出版物
電子出版物是信息傳遞和交流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文物信息的另一種數值化形式。它與信息數據庫系統的區別在于它是一種脫機處理模式,是一種可攜帶的數值化信息載體。由于電子出版物信息容量大,生動的多媒體手段和交互式閱讀,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秦兵馬俑博物館等許多文博單位都制作出版了以本館概況為主題的電子出版物。
對于博物館來說,可以制作出版的電子出版物題材極其廣泛。具體選題可以先從博物館概況著手。也可以結合現有的陳列,按照陳列室制作各個專題。還可以配合每次臨時展覽的圖錄出版相應的電子出版物。另外,可以通過藏品研究,分門別類地出版各類藏品的介紹。當舉辦國際學術會議時,也應該同步出版論文集等紙質出版物的電子版。
電子出版物概念的引進,將使博物館傳統的陳列觀念、出版觀念上升到新穎的“大出版”方式。
總之,館藏品幾乎可以囊括人類社會的所有方面。凡是人類生活、生產的遺存,都可以是博物館的藏品。博物再加上我國背負著幾千年漫長的文明史,因此數量龐大、門類眾多是博物館藏品的最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