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世紀60年代至1980年

2018-12-18 09:41:05史鵬釗
美文 2018年23期

史鵬釗

災 害

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災害十分頻繁,對毫無抗災能力的村莊來說,往往是致命的打擊;對農民來說,就面臨著收成減少、溫飽不定的問題。從災害的種類來看,主要包括旱災、雹災、洪澇、霜凍等,其中尤以旱災、洪災最為嚴重。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父母從半大的孩子到后來的結婚生育,他們開始負擔起了自己的生活,心酸而又艱難。那些年,洪災、旱災等極端天氣頻發,對史家河這個靠天吃飯的村子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母親說,每遇到自然災害的年頭,挽在腰間的褲帶,就得勒得更緊些,這樣才能渡過難關。村里老人常說一句話:三年兩頭旱,一年不旱遭水患。后來,我翻閱了《彬縣志》,看到了一串串真實的數字:

1962年6月7日、11日、12日,彬縣境內連降3次暴雨和冰雹,并夾有7級以上大風,雹粒大如核桃。14個公社94個生產大隊353個生產隊和新民農場不同程度受災。夏秋作物受災面積12.56萬畝,其中小麥9萬畝。韓家公社的北灣、鵝池、龍尾溝和底店公社的小車、西廟頭大隊夏秋作物絕收。

1964年10月28日,入秋陰雨連綿,境內不斷發生滑坡、倒房、塌窯事故,共倒房290余間,塌窯2700余孔,死16人,傷17人。受災群眾1400余戶5000余人,400戶群眾無家可歸,南塬更甚。

1972年6月18日,本縣遭受歷史上罕見雹災,冰雹大如核桃。永樂、西坡、新民、小章等9個公社受重災,夏秋作物受災面積15.45萬畝。小麥受災6萬畝,減產三至四成。

1976年6—9月以來,縣境內連降4次大暴雨和冰雹,19個社鎮不同程度受災。受災小麥3萬余畝,油菜2000余畝。秋田3.7萬余畝,損毀糧食120余萬斤,倒房塌窯2000余間(孔),死亡群眾12人、家畜豬羊數百只。炭店公社西務、河西兩戶群眾莊基進水,溺死11人。水口下莊水庫沖毀,趙家溝水庫橫溢,城關東街、南街等6戶群眾受淹,房屋進水倒塌。韓家太光五隊400畝小麥、35畝油菜、180畝早秋被冰雹全毀,顆粒無收。太峪農建專業隊塌死羊186只,水毀化肥6000余斤。

1977年6—9月,縣境先后降暴雨冰雹5次。永樂、義門、底店等8個公社300多個生產隊受災,沖毀麥田800余畝,損毀小麥6.8萬余斤。秋田受災5.1萬余畝,糧食減產500余萬斤;烤煙被毀4000余畝。7月5日,涇河暴漲,沿河108個生產隊2.58萬畝秋田、13.4萬余棵果樹被淹,沖毀水利設施6處,3只渡船被沖走,經濟損失8萬余元。

1978年6月28日,全縣降暴雨、冰雹,持續3個小時。北極、新民塬及城關、水口、新堡子11個公社遭受狂風、雷電、洪水、冰雹襲擊成災。北極塬幾社電話總機被雷電擊毀。棗渠水電站電桿被風刮倒,供電中斷。水口寺峪二隊未打碾麥垛被雷電擊焚毀糧10余萬斤,風拔大樹50余棵,刮倒水泥桿6根。縣磷肥廠20余噸磷肥遭水淹損毀。

1980年上半年,全縣出現歷史罕見干旱,春季無雨,夏田作物枯死。26.7萬畝小麥受災,畝產僅76斤,全縣人均夏糧47斤。7月以來,陰雨連綿,中雨大雨不斷,雨量多達360毫米。全縣3500余戶1.5萬余群眾受災,1200余戶群眾房窯倒塌,6000余人無家可歸,6000余畝秋田毀壞,92處水利設施被水沖毀;15個公社的公路被沖毀,交通中斷,廣播線斷桿倒。

1981年9月,陰雨連綿,倒房2245間,塌窯3269孔,死亡群眾24人,塌死家畜豬羊233頭(只),毀糧5萬余斤,損失烤煙300萬斤,秋田減產5000余萬斤。

1983年8—10月,陰雨不斷,9月降雨量136毫米,10月119毫米。全縣災情嚴重,倒房846間,塌窯5585孔,死亡45人;損失糧食18萬斤,各類物資計10萬余元。

母親說,農民為了活命么,有時候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干些違法的事。她已經記不清是何年,村里人都沒有糧食吃,天旱得草都長不起來。農村賴以生存的苜蓿,被人把葉子都捋成光稈兒,后來還是沒有辦法,就用鐮刀割了回去,切碎了煮著吃。生產隊里留下的種子,都被人一點點地偷了去。生產隊就派人不分晝夜地看著,存放種子的窯洞門上鎖著三把鎖,鑰匙由不同的人拿著。沒有種子,來年拿啥種地呢?沒有了種子,等于說斷了以后所有的口糧。農民都知道這樣做,是斷了包括自己在內所有人的后路。60年代末,有人把祖上傳下來的銀圓啥的都賣了,去集市上買糧食吃,可是水漲船高,糧食貴得嚇人,在集市上轉了半天,只好又背著口袋回來了。回來后,人們就繼續挖野菜。餓肚子的日子,覺得天都變得長了起來,人們都餓得等不住太陽落下山頭。

架子車

1972年7月,全縣掀起了“學大寨人,修大寨田”的高潮,大戰50天,平整土地3萬畝,打機井50眼,擴大灌溉面積2.2萬畝。1975年5月,我的大姐出生。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召開,提出了“普及大寨縣”的決定。我們村在一夜之間,積極地執行了這一政策。后來,人們逐漸覺悟到,用“大寨經驗”,用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的辦法,治不了中國農業的病;只有從實際出發,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經濟政策,才是農村工作的當務之急。

那時在村子里發生了一件事,就是要把農民的架子車收歸集體所有。文件是這樣傳下來的,白天上工,晚上常常要給社員開半夜的會,社員們困得直打瞌睡,就把鞋脫了,墊在屁股下,坐在了地上,聽得睡著了;醒來,會還在開著,大隊的干部還在講話。父親說,村民的抵觸情緒很大,架子車就好像農民的另外兩只能出大力氣的手,失去了這個生活資料,而不是生產資料,所以不能收歸集體。

據有關資料載:直到1978年9月14日,中共陜西省委專門下發文件,題目就叫作《印發<關于架子車的調查>》,文件規定:架子車永遠不收歸集體所有。就是這個文件,給農民松了綁,除了架子車是農民的,就連一口人兩分的自留地也還回來了。父母說,他們笑開了臉。至此,陜西幾千萬農民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份“私有財產”——架子車,每天都趾高氣揚、名正言順地使用著。

就在省委文件下發的那天,《陜西日報》發表了一篇社論,題目叫作《堅決地勇敢地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社論指出:“和許多兄弟省區比較,我們的工作緩慢了,落后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受極左路線的影響,私人購買的架子車全部被生產隊收回,成為集體所有財產。為什么要收歸集體呢?當時上面的說法是,有架子車的人和無架子車的人相比,掙的工分太多,出現貧富不均的“兩極分化”。父親說,那時候他正是十幾歲的半大小伙子,在上學放假后,給生產隊里用架子車送糞、交糧、拉土。架子車屬于個人時,走在路上遇上坑洼、有刺扎時,都會極力進行避讓,恐怕扎壞了橡膠胎——一條架子車胎貴著呢;架子車被收回后,就沒有人去愛護了,車胎氣有些軟沒人管,車的輻條斷了也沒人管,壞了就扔在那里,大家正好能以此為由,休息會兒呢。生產隊里有人修架子車,但是修的人都修不過來,損壞的很多。

母親說,為什么農民那么愛架子車,架子車就是他的命啊。在田地里,架子車用來拉土拉糞,裝得多,速度快,少出力,多干活;在家里,老人們有病了,架子車上鋪上個袋子,老人躺在上面,拉著就走了;還有新人結婚,架子車就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

據有關資料顯示,直到1980年時,彬縣登記在冊的農用載重汽車僅35輛,小型拖拉機477臺。這個數字,其實大部分是屬于政府成立的拖拉機站,屬于個人財產的微乎其微。20世紀90年代以前,在農村拖拉機還很少見,架子車依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陜西農村幾乎家家都有架子車。每到田間,一輛一輛地架子車下地。后來,村里家家都喂起了牲口,有了重活,莊稼人不再自己拉架子車了,套上牲口,輕輕松松地就干完活了。

記得90年代初,我還在上小學,也是架子車出了力。曾擔任過彬縣水簾醫院院長的明學大伯,一輩子背著藥箱子下村入戶,不知治好了多少人的病,卻不料自己告老還鄉,突發疾病。恰逢天雨,人命關天,何況明學伯德高望重,父親和家族里幾個大人就拉了架子車,用塑料紙在架子車上搭了遮雨棚,拉著病人半夜里去了20里外的鎮醫院。人最終沒有搶救過來,因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天剛蒙蒙亮,父親他們又將人拉了回來,幾十里泥濘不堪的路上,如果沒有架子車,人就沒有了辦法。直到現在,架子車依然是農民離不開的重要農具之一。

結 婚

我問父親,和母親是哪年結的婚?父親陷入了冥思狀,想了一會兒,說是70年還是69年。唉,這些事過去都忘了。父親正在說時,母親就在一旁笑,說今年已經是我來你們史家第45個年頭啦。就是70年代初某年的農歷臘月二十六,父母結婚,彩禮共440元。

《禮記·曲禮》記載:“非受幣,不交不親。”自古以來,我國締結婚姻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西周時確立并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是彩禮習俗的來源。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今天在全國許多地方仍有延續。雖然在1934年4月時,中央蘇區頒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中,廢除了聘金、聘禮及嫁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對婚約和聘禮做出規定。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仍存在彩禮的風俗,在農村尤盛,史家河村周邊鄉鎮更是水漲船高。

大多數婚姻,主要是由做媒的人,在雙方家長之間溝通聯絡著。比較開明的人,還讓自己的女兒去未來的夫家看看,讓兩個孩子見見面。有的女性,結婚前都不知道夫家在哪里,兩人經過家人的商議,都已經準備辦理結婚手續了,但是還沒謀面。所以最多就是兩個人經過家里人約定,見過對方的長相而已。傳統觀念下家長的做主地位直接影響著國家提倡的自由戀愛的婚姻。甚至在60年代初至70年代,農村男女雙方自由戀愛,對父母來說,還是一件有傷風化和丟人現眼的事情。

母親說,當時爺爺家賣了一捆干辣椒,還賣了一頭小牛犢。結婚后,我來一看,家里的弟妹們坐了一炕,一個比一個大不了多少。你三叔四姑那時候還是光屁股小孩,你三姑只穿著一件單衣服。那時候你爺家只有一孔窯洞,還有一間廈房,人、牛和廚窯都在一起,廚窯在門口,對面就是一個大炕,窯最里面就是牛圈。牛拉屎的時候,冒著熱氣,人在門口該干啥就干啥。我回去就哭著不同意了,你外公哄我說,結婚的事情還沒定。你看人家有一套新磨盤,還有一個新棗木案板。如果咱家有牛的話,說明咱們都是富有的人。可是一起來的人給我說,兩家大人已經把婚禮的事情定下來,我就繼續哭。我當時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我來咱這里一看,還不如我娘家的地形地貌,路就兩步寬,還在山坡上,上下坡兩個人拉架子車都很吃力。

外公家那時候是大生產隊,在全鄉鎮都是數得著的好村子,因為就在涇河邊上,水地多,莊稼長得好,人的溫飽問題首先能解決,無論是高粱、玉米還是糜子,肚子是飽的。

母親說,我給你外爺說,你看這地形,鹼畔這么高,酸棗樹刺多,你是明擺著把我往溝里送么。那時候還給我介紹過西坡一個人家,你外公去人家家里看過活時,晌午吃的是玉米節節面,一碗稀湯湯,你外公都沒吃飽。晚上人家用三棵玉米稈燒的炕,把你外爺凍得第二天一早就跑回來了。自從那以后,你外爺決定把我嫁到坡里去,坡里人靠山,柴火多,生產隊里都有牲畜,那時候又沒有化肥,給地里上肥都是土糞,所以地里的莊稼就長得壯;塬上平地里的人,都不養牲畜,沒有土肥,地里就不長莊稼,塬上人都吃不飽。那時候咱們坡里人,給孩子娶媳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塬上不一樣,人都不愿把自己的閨女嫁到塬上去。

母親說,我來的時候,那間新廈房的炕上,泥坯子還濕著,燒炕后直冒熱氣,甚至都不敢坐人。我結婚的前幾天,下了半尺厚的雪。那時候結婚的人,用的是架子車,走路的人踩上去撲騰撲騰的。母親說,她就在架子車上坐著。

我問母親,雪那么厚,路那么難走,你一直在架子車上坐著?問這個話的時候,母親笑了,說如果是現在這個時代就是丟人。可是那時候最好的就是架子車。母親說,她就一直在架子車上坐著,車子上鋪著個麻布袋子,娘家送的人,都在后面推著。從涇河岸邊彌家河的溝里走上來,才到北極塬,從北極塬又翻下溝,才到了紅巖河邊的史家河。她到我們家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在雪地里走了整整一天。母親和村里京道家老婆是一天結婚的,當母親來到村里時,人家娘家人都吃了下午飯,準備回去了。她說,東秦村的你西安表叔和你大姑父那天把力出了,兩個人替換著,整整駕了一天架子車轅,頭上的汗水直冒熱氣,抹都來不及。那時,一般人結婚,駕架子車車轅的,不是女婿就是外甥,他們往往是舅父或者岳父家最得力的勞動力,也是出了錯就緊張得不知所措的人。

母親坐在架子車上,凍得瑟瑟發抖,手腳冰涼。由于路遠,母親半夜就被大人們叫起來,做出嫁前的最后準備。母親穿的是花碧錦棉襖、藍咔嘰棉褲,棉衣褲上面連個外套衣也沒有,腳上穿的是自己一針一線縫制的粗布鞋。

母親說,那時候農村人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就是她結婚時的那輛架子車,還是從七甲坳村我的姑奶家借來的。那輛架子車,臘月二十六把她拉進史家的門,二十七日還去后玉村拉了我四伯的媳婦巧云。過了春節后,才把架子車還給了遠在20里外的姑奶家。那時候給娃娶媳婦時,就連個架子車都得借啊,母親說著就開始了嘆息。外公家從河川里上塬的路也很陡,前幾年舅舅家的表弟結婚時,也是冬天,天空里飄著雪花,弟弟的小汽車都滑得一溜再溜,不敢踩油門,何況是40多年前的冬天。

父親結婚的家具是一件紅漆木箱子,箱子上面龍鳳呈祥,鵲鳴雀躍,上面寫有明儒手作的字樣,作為家里的長子,50年代已經是不錯的行頭。至現在已40多年,還是完好如初,如今卻靜靜地安放在家鄉的窯洞里,這是他們留下來唯一的紀念。

偷苜蓿

在農村,人吃苜蓿是一個時代。因為苜蓿是度荒充饑的主要食物。民以食為天,再大的事情也抗不過餓肚子。

苜蓿生命力極強,不擇水選肥,不嫌棄土地貧瘠。無論是在田間地頭、荒溝野洼,無論是山上陽坡的太陽地,還是溝邊避陰的旮旯底,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就有苜蓿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長圓形的葉子,紫色的花兒,寒風料峭時,它就已經開始發芽。為了填飽肚子的人們,就偷偷地跑遍山間四野。

母親說,那時候男女老少都偷苜蓿,晚上全村人都背著簍在路上跑,一個躲一個,一塊苜蓿地里,東頭西頭都有人,往往是東頭的人去得晚,先嚇得不敢進地;或是西頭的人去得晚,以為東頭的人是生產隊派來看苜蓿的。大家都在黑夜的地邊上藏著,確定沒有生產隊派來的人時,就進地用手捋,把簍裝得滿滿的。我那時經常性和你蓮花嫂子是搭檔,我們兩個一直單獨行動,哪里苜蓿長得高,哪里苜蓿長得嫩,我們都清清楚楚。你老嫂子年齡大,但是人很有主意,跟著她去我就安心些。她說,生產隊里的人來了,咱們跑不動就別跑,晚上看不清路,萬一掉在溝里了,連性命都沒了;生產隊里逮住咱們了,大不了把苜蓿收走,咱就是為了活命而找個吃食么。還有,晚上碰見了狼啊豹啊啥的,都不要喊,兩個人就圈在一起,不能亂了手腳。我那時膽子小,有時候碰見人就嚇得不知所措,人家就把我一把拉過去,蹲在溝壕里。有年天旱,地里的苜蓿不咋好,晚上得跑很遠的路,才能弄夠幾天吃的。苜蓿偷回去,嫩點的人就煮著吃了,老一些的就喂豬了。

《詩·豳風·七月》有“曰殺羔羊”之語,《詩·大雅·公劉》有“執豕于牢”之句,可見3500年前,豳地先民就飼養豬、羊。1975年9月,農業社傳達了上級《關于大力發展養豬業的通知》,母親是全村響應比較早的人之一。她說,那時候社員家可以私自養豬,一年喂兩頭大肥豬年底賣了,就是好收入。村里也有膽小的人,晚上偷苜蓿時,有個風吹草動就嚇個半死,這樣家里的人和養的豬就得挨餓了。村里那貴貴他媽,為啥現在腰都不太好呢,就是那時候,晚上幾個人去河對面的高渠山上偷苜蓿,高渠山與咱們村子隔了一條河,白天有人勞動,晚上常有動物出沒。他們正在偷苜蓿時,看見地里有只狼在鹼根底趴著,眼睛藍瑩瑩地,就嚇得啥也不顧地跑,一不小心踩空,從鹼畔里掉下去了,把腰摔斷了,在家里躺了多半年。那時候在生產隊里,你不出去上工,生產隊里就沒辦法給你登記工分,年底也就分不到糧食。因為生產隊員的口糧是和你的勞動量緊密掛鉤的。再說了,其實動物也是怕人的,只要你不主動攻擊它,它一般也不會攻擊人的,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么。有時候你見了動物,你把動物嚇得跑,動物把你也嚇得跑,所以一定要保持鎮定。那時候村里的人,把生產隊里的苜蓿,都捋成光稈兒了。生產隊里的牛沒啥吃,就瘦了,所以就派人看著。

還有就是偷玉米。能吃上玉米的那幾年,農村已經漸漸有了轉機。

母親說,這么多年了,我現在見你興民爺還笑呢。那時候能吃上嫩玉米棒子,那簡直就是過年么。嫩玉米棒子能把人吃飽,且耐饑,一天吃幾個玉米棒子就不用吃其他的了。那時我和你嫂子一起,剛掰了一簍玉米棒子,從地里出來,碰上你興民爺晚上來看玉米,他是生產隊里派來的,我們被抓了個正著。咱們家那情況村里人都知道呢,也就心軟了,我也給說了些好話,就趕快背著簍跑遠了。因為那時候誰能看莊稼,是生產隊里分的,你看上一晚上莊稼,也照樣是登記工分的,這種比較輕松的活,人都愿意干,且還有好處,至少自己家里的人餓不了肚子。如果遇見不講情面的人,把你抓住,是要扭送到生產隊領導那里去的,且還能多登記工分呢。村里被抓住的人很多,人都餓,不偷沒辦法,就冒著險去了。抓住的人,就在生產隊全體社員面前做檢討,全體社員在臺下坐著,你在臺上站著,生產隊的干部叫著你的名字罵,這就是殺雞給猴看。如果開過幾次會,社員們也就知趣些,知道風頭緊,沒人愿意冒險。如果說你偷了玉米,要用秤稱量斤數,等到年底分糧時候,就從你全年應得的糧食中扣除掉了。

已經不記得是哪年,家里年底只分到了半瓦盆麥子。母親說,半瓦盆子麥子,一年都舍不得吃。全家人的主要口糧是高粱。高粱哪里來?生產隊里分一些,眼尖手快的人從莊稼地里再偷回來些。全村人都偷,不偷生產隊的莊稼,餓啊。收秋時,你父親給生產隊里收割高粱穗,你姐餓得整天哇哇哭,我給你父親說,你每天從高渠山擔高粱才能掙下三分工,你從山上下來的時候,最后那一擔就多捆一些,走到河灘里給咱留一些,后來你父親給咱留了,半夜里去偷偷地背回來,在咱家拐窯的柴垛里埋了多半月。那時候如果農業社丟了東西,干部就挨家挨戶地搜查,高粱穗兒都放得發霉了,一股子味道。我每天晚上回去半夜里用手一點點地摳下來,放在簸箕里。摳高粱穗兒時,我的心就砰砰地直跳,手顫抖得像用籮篩篩糠子。就是那年,咱家冬天用磨盤把高粱磨碎,連糠皮一起壓成鋼絲面,整整吃了一冬。那時候還沒有鹽、醋和辣椒。我用冬天的油菜葉子放在鍋里煮了,攪在面里就呼嚕呼嚕地吃了。就是這樣,你姐晚上睡覺才不哭了。有天,你群巧奶來咱家,看著我吃了一大碗,她說看著吃得香,都嘴饞了。人家那時候家底殷實,就沒見過那樣的飯還吃得那么香。前幾年,我見她,她還記起那年的事情,說現在社會好了,終于家家戶戶都不愁吃穿了。

我問母親,那時候家里咋不自己做醋?母親說,那時,咱家里一是沒糧食,做醋先要有糧食,咱家那時候連谷糠都吃了,要自己做醋,就得有糧食和盆盆罐罐,要把拌好曲后的原料,裝入發酵缸或壇內進行發酵才能做,咱家那時候就只有一個半人高的甕,上面還有裂紋。那甕一直用來盛水。

說到這里,母親說要不咱家為啥現在有那么多盆盆罐罐,都是吃了那些年沒有的虧。后來日子慢慢地過好了,我和你父親就置辦了那么多,你父親有一年還專門跑到百子溝的陶瓷廠里,用架子車拉回來幾個大甕,走了70多里路,從新民塬百子溝底的廠里,買了后,拉著翻了幾道溝和塬,才拉回來。可是現在,家里已經沒有了人,家里那么多大甕、小甕,盆盆罐罐,就靜靜地躺在老家的蜘蛛網里。

做 工

“上工一窩蜂,做活磨洋工。”這是母親對農業社期間,農民干活狀態的最真切描述。這樣表面上看著所有社員在一起,熱火朝天,力爭上游,其實造成的現實情況是“人困、馬乏、地薄”。那時候,隨著農業社的推進,青壯年婦女已經成了掙工分的半邊天,但她們還承擔著伺候公婆、照管孩子、洗衣做飯、穿衣針線的任務,還得挖草喂豬等,這樣長期以來,就扮演了傳統社會女性和男性的雙重角色,承受了更多的忙碌和勞累。繁重瑣碎的家務和每天三晌的做工,以母親為代表的女性,自知做媳婦、做好兒媳婦的角色是多么的難。

母親說,我結婚后來咱家,我和你父親一天每人早中晚三晌工,就是為了掙工分;一天都不敢曠工,曠工了家族里長輩就數落呢。

書課他父親和你俊明爺給你爺說,娃娃那么勤快,還拉著兩個娃,你看人都瘦成啥了。除夕了,大戶人家都在置辦年貨,蒸饃、搟面,還有人家放炮,咱家連個吃的饃饃都沒有。1975年5月,生下你大姐,家族里給你姐過滿月,吃的是葫蘆煎湯面。總共來了六七個人,你舅家來了幾個人,你大姑家公公來了,你樓店村的姑爺來了,再也沒來其他人。那時候你爺家菜地里菜蔬比較多,可是我也沒吃上啥飯。

那時候家里窮,我和你姐姐每天只能吃高粱面攪團度日,冬天里沒有柴火燒炕,泥坯子炕冰得滲骨涼。我問母親,那時候為啥不上山砍柴,母親說,一天三晌工,連大年三十兒都在地里參加勞動,哪有時間去山上呢。我還養著兩頭豬,養著你兩個姐,生產隊里讓你父親去拜家河做工去了,去了一個月多,連陰雨下了好久,我也沒面吃。那時候生產隊里的莊稼也不好,每年除了留籽種、交公糧,全村人的口糧也就沒多少了。你姐那時候去你舅家,你三妗子問你姐,說你家分了多少麥子,你姐說就分了多半瓦盆子。我記得你父親走了,我每天上工,把你姐用繩子在炕后面拴著呢,有天放工回家后,你姐掉到了炕楞臺下,已經哭得都睡著了。兩頭大肥豬也餓得嚎叫個不停,我一著急忘了關門,豬就從門里跑走了。

豬從頭咀子跑下去,一直跑到園子的高粱地里,把生產隊里將要長成的高粱糟蹋了一地。后來生產隊里人把豬趕回來,說咱家的豬把地里高粱吃完了。我把你姐抱在懷里,正在哇哇地哭,哪里還能顧上豬偷吃莊稼的事情呢。生產隊長安排人,把被豬糟蹋的高粱數了一遍,說年底要扣咱家的口糧。我也承認錯誤,但是咱家當時那情況,生產隊也沒辦法,就走了。那一年,生產隊里在年底分糧時,要扣咱家人頭口糧440斤。分糧時,生產隊長讓會計扣,會計憐惜咱,后來也就沒有扣,這個恩情我一直記著呢。我現在見了人家,還笑著呢。還有一次,我晚上和你蓮花嫂子去生產隊里掰玉米棒子,剛掰了一簍正準備扛著回家,被晚上看莊稼的人發現了,我們兩個都站著不敢吭聲,村里人都知道咱家可憐,也就心軟了,讓趕快提了回去。這個恩情我現在也記著,在那個年代,這就是救人命呢。我掰的玉米回去每天蒸著吃,每天能混個肚兒圓,就這樣吃了半月。你可知道,那時候被生產隊抓住,第二天生產隊里就開全體社員大會,生產隊里的干部讓你站在全體社員面前,就開始數落你,讓你羞得恨不得鉆進土里去。

父親那年到底去拜家河干什么,母親到現在也沒弄清楚,后來我查了縣志,才知道是興修水利。全縣許多青壯勞力都參與過的集體工程。

《彬縣志》記載:1977年10月中旬,全縣1.5萬余名干部群眾參加的拜家河河灘治理大會戰,在橫跨三縣四社的太峪河中、上段全面鋪開。鏖戰40多天,高速度、高質量完成了治理太峪河任務,改河筑堤13878米,修建涵洞17個;移土造田4000畝,新修條田、臺田7017畝;新建魚池3個,占地62.9畝,凈水面41.7畝;新修川道石子公路35公里;彎道砌護2461米,路邊襯砌灌溉渠道26公里;移動土石方360萬立方米。將昔日亂石滾滾、荊棘遍野、荒草叢生的亂石灘,修成了“河道依南山,滿山平展展”的水澆田。同年,全縣人民會戰太峪河的紀錄片由陜西電視臺攝制完成并在全省播放。

生 育

《孔子家譜》說:“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許嫁,有適人之道。”女性的婚姻之路,在過去是異常艱難的。如果提出離婚,更多的阻礙來自丈夫家族力量和基層干部的阻撓。

母親說,50年代,你舅家生產隊里就1000多人,從中羅堡村下去,就是彌家河生產隊,生產隊里還有好幾個小隊。我記得,村里有兩個人,分別叫錄良和嚴明,整天都睡在柴草垛里,媳婦都能干得很。尤其那個錄良,精神有問題,看上去蔫蔫的,也不干農活。錄良家媳婦要離婚,全生產隊開大會,把人家的媳婦拉在人堆里,有人坐在人家身上,亂打了一頓。農村人民風彪悍,有些人是很知名的土匪。那時候生產隊里的干部讓誰死,誰就活不了幾天。

聽到這里,我讀了在某縣檔案館婦女志上看到的一段記錄,最能說明當時的婚姻情況:“朱某提出離婚請求后,受到玉泉壩鄉農會主任的野蠻阻攔,他召開了200多人的群眾大會,對朱某進行斗爭審判,并用脫衣服、捆綁、關押等辦法來威脅她,不許她離婚。”

我念完了這段話,母親說,那時候人家就把你打乖了,你就慢慢死了離婚那條心。母親記得,那時候鄰村小章鄉一個親戚的媳婦,結婚后從來不回門戶,天天在外面都接不到家,鄉上領導親自在她生產隊里組織開會,還沒到晌午,娘家人就把人順從地送了回來,還過了半輩子。后來那個媳婦也命苦,沒過上幾年好日子,就得病去世了。前幾天,我在縣城名仕花園小區外,還見到了那個媳婦的男人,現在都快70歲的人了,又重新找了個老伴兒,租住在縣城里,在菜市場里拾菜葉子。我聽說那男人的兒子整天不學好,經常泡在賭場上,把老頭在農村的房都輸掉了。

在農村,似乎是家族的男權社會和隊上干部主宰著一切。說到這里,母親又說,好娃哩,過去的男人厲害得很,咱們村的許多女人每天給河對面的地里擔糞,手里還拿著針線活,一家老小的衣服、鞋都要從女人手里,一針一線地縫制出來。那時候,農業社干部說,誰能離婚就離,隊里還出具介紹信;說不能離,你言語上再反抗,不說兩句話過來就是幾個耳光子,膽小的人就忍受著。

母親那時剛生下我那個沒長成的姐姐,還沒到10天,生產隊里就讓人叫她報到上工,我問母親,主要干什么?她說,在河對面的江坪地里修水利,推土車,那時候地里莊稼長不好,就說地面上的土沒養分,生產隊里就組織全員上崗,把地里的熟土推到土車上,把別的地方的生土填進來,就這樣一個冬天就完了。

那個叫江坪的耕地,是在紅巖河的西南岸。現在幾百畝地連在一起,曾是村里最好的水地。我家單包后曾經也分了一畝多,每年種下的小麥,收成都是最好的。母親回憶說,在六七十年代,那些地都是高低不平,且有砂石塊在地里,往往犁地時,生產隊里的鐵犁鏵要被石頭折斷,后來就組織社員修水利了,全村人合伙起來,用了一個冬天,終于整理好了那塊地。

在陜西偏遠地區的農村,生育和傳宗接代被看作是人生的頂級大事。一個女人,如果沒有生育能力,會被人在背后說三道四,自己也感到理虧。同樣,人們普遍認為,生育是女人的天職。即使在分娩這一關乎人的性命的時刻,也自接自生,羞于見人。還有,分娩的地方都是自家土炕上,甚至還有做飯的女人把孩子生在灶火堆,干活的女人把孩子生在田間地頭。分娩時,剪孩子臍帶一般用的都是家里的剪刀,比較講究的人還知道在使用剪刀前,將剪刀在沸騰的熱水鍋里煮一陣子,消消毒;不講究的人,直接就用打碎的瓦罐鋒利的棱角來割孩子的臍帶。沒有衛生紙,也不愿意弄臟家里唯一的被子,就在光溜溜的竹篾席子下墊上曬干的黃土或者從炕洞里掏出來的草木灰。簡陋的環境,給母嬰的身體健康都帶來了很大威脅,因母親難產、大出血,新生兒患上破傷風等等疾病而喪失生命的比比皆是。另外,農村婦女“坐月子”期間,由于家務繁重,還得去農業社做工掙工分,往往是幾天時間,就下炕推磨做飯,洗涼水衣服,上工拉架子車,身體受到很大的傷害。母親的風濕病就是在月子期間落下的,至今遇到刮風下雨,雙腿就疼得難以忍受。

說到這里,母親給我慢慢說了,她共生了七個孩子,活下來四個,就是現在我的大姐、二姐、我和我弟。母親說,第一個孩子剛生下來,快滿月時,我的奶奶生下了自己的小兒子——我的四叔。那時候的農村,婆婆和兒媳婦一前一后生產,是一件不奇怪的事情。我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就夭折的姐姐,在母親初為人母獨自生產后,就夭折掉了。1975年農歷五月,有了我的大姐。1978年農歷七月,有了我的二姐。剛生下我二姐那時,家里四口人睡在不到五尺見方的土炕上,炕上有一個泥坯子還塌陷了,沒辦法,父親去河邊上找了一塊薄石頭板,回來放在塌陷的地方,和了一鐵锨泥,才糊住了。那時候家里窮得連個竹篾子席都沒有,晚上用柴火把炕燒熱,就把兩個姐姐放在平整的地方,母親和父親睡在石板上。燒熱的石板前半夜燙得睡不下,后半夜涼得睡不著。父親身上都被烙印下了紅水泡。

在我二姐一歲多時,母親又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孩,生下來營養不良,也在病痛中夭折了。1980年12月,母親生下了我。我出生前,母親有次去了集市上,看著集市上賣的肉包子口饞,用攥在手里已經捏得出汗的錢,買了一個肉包子吃。母親說,那是她那年唯一吃下的一口肉。我早產,出生一月還不會啼哭,她又開始憎恨自己,恨自己當時營養供不上,生個娃養不活了咋辦。我出生后,家里的麥地里一年僅收一二百斤的麥子,全家人都舍不得吃,就蒸了些白面饃饃,捂在瓷盆里放在柜子里,我餓了后,姐姐用熱開水泡了,喂給我吃。這也是我小時候吃過最好的飯,就是這樣的飯,在那個時代,姐姐們從來都沒有吃過。后來到1983年12月,有了我弟弟。母親生我弟弟前,計劃生育抓得緊,加之奶奶一再地鼓勵,母親也就鐵了心,砸鍋賣鐵也得再添一男丁,這樣弟兄兩個長大就有了伴兒。

挖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4000多年前的老祖先流傳下來這種“穴居式”的民居至今還存在著。《大雅·綿》中有“陶覆陶穴”的記載。窯洞有明莊、暗莊、土窯、石窯之別。明莊,多依山坡鑿就。暗莊,又稱“地坑莊”,挖掘平地為坑院,在坑壁打窯,另一壁順地面斜向穿洞為宅門,院內掘有防水坑以防暴雨。父親修建的是明莊,這是他一生辛勤勞作的最大成果之一。父親成了家,但是沒有自己的窯洞住,就在黃土地上刨挖起來。

母親說,你父親23歲就開始修地方,我們住進來時,只有一孔正窯、一孔穴窯。正窯住人,里面有九尺大的炕,咱們一家六口人就能安頓下了。穴窯安灶,安置了鍋灶、案板、四個大水甕、六個大瓦甕。住進來后,就慢慢一天天地挖,后來就挖了另外的那幾孔。你父親剛開始修窯時,不會修,我跑去一看,窯口小得只有一人高、一架子車寬,里面人能騎開自行車,把我嚇得喊。我說這樣不牢固,窯口那么小,萬一土方塌下來,咋辦呢?你父親笑笑說沒事。我的心里就一直懸乎著,因為我小時候在你舅家時,我們村里有人那樣修窯,窯就塌了,家里人晚上等不見回來,跑去一看,人在土堆里,刨開已經沒有了氣息。還有,你看現在十二洼的溝邊上、羊圈門口的拐角里,留下來那些破窯洞,就是有人在那里修地方,土質不好,窯修得不正,人還在里面干著,就塌方了,死了幾個人。

后來晚上我就跟著去,我去給拉土,把你兩個姐姐在屋子里鎖著,修到后半夜,我們才回去。有次回去,我記得是冬天,你二姐從炕上掉下來了,掉在了炕塄根底,在尿池里,已經哭得睡著了,那時候才不到半歲。你父親看著你姐在地上,就趕快抱起來,用衣服包住抱著嗚嗚地哭個不停,我還給你父親寬心哩。我不寬心也沒辦法,主要是給他鼓士氣啊,唉,現在想想都遭罪。說到這里,母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好幾分鐘沒有半句言語。

回去的時候,父母親經常還在大廟旁邊的大場里偷生產隊里的麥草。母親說,回去燒炕做飯呢,因為那時候沒柴燒。有天晚上回去時,你父親擔著兩個大簍,在場院里填麥草,我扛著鐵锨頭在場邊上放哨。我急得在場邊上站不住,因為那時候已經后半夜,也沒啥人,關鍵是你兩個姐姐在家里鎖著,你大姐用布條在炕上拴著,你二姐還不會爬,用被子在炕上圍著,就那么大的兩個娃。母親說到這里,在我的席夢思床上用手比畫,說還沒有我一米八大床的一半。現在想想,這也可能是二姐一不小心從炕上掉下來的緣故。

母親就急著要回去,剛順著路從河渠里向下走,看見黑暗處有一雙藍瑩瑩的眼睛在看著自己,是一只蹲著的狼,晚上看著就像人一樣站著。母親受到驚嚇,大喊了一聲,扛在肩上的鐵锨哐啷一聲掉在地上了。狼聽見了鐵器聲,就順著河灣跑走了。父親跑過來,讓母親別喊,說他每天后半夜回來時候,河灣麻池臺的石板上,就經常蹲著幾只狼。狼有狼的道,它們三五成群地在后半夜出來覓食;人有人的路,父母兩人為了有自己的住處,還得在半夜里摸黑前行,就這樣地生活著。

修好了窯洞,做門窗又成了問題,因為沒有木板。門窗那時候最大的作用是遮風擋雨,這又成了父母的心頭病。

母親說,剛修好窯洞時,窯洞的門框是椿樹木。椿樹來自小洼山。那時候我們去上工,夏天里天下暴雨,椿樹在溝邊上,被水沖下了山洼,你父親看見了,晚上就去給咱扛了回來。樹枝做了柴火燒,樹身就鋸成了門框,可是還沒有門板,就全村跑著買,還欠賬。我記得門板后來是在灣子蠻旭家買的,花了16元。這個錢,我們住進來兩年后才還上,人家算是幫了咱,恩情是要記住的。

新窯住上后,門口連棵樹都沒有。那時候燒柴都要到屬于集體的樹林里去拾。母親就給父親說,咱們要栽樹。出去見樹苗了,我們就連根帶土挖回來,栽在了門前。門前后來就慢慢有了杏樹、桃樹、楸樹、槐樹、桐樹等等。還有,門外的溝里,還是栽樹。栽什么樹好呢?最后商量栽洋槐。因為洋槐樹的特點是耐干旱、耐瘠薄,易生長,繁殖快。父母親就去樹林里挖了兩捆洋槐樹苗,到現在已長了30多年,長成了一溝。每年的春天,開遍溝洼的洋槐花幽香沁人。農民采摘洋槐花做成的麥飯,曾經是春天里最有營養的食糧。為啥要栽樹,就是樹慢慢長大了,就不用再去樹林了,門前樹上的偏枝細葉也就夠日常的柴火燒了。

2009年以來,彬縣把告別土窯洞、危漏房、散居戶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持續強力推進“三告別”工程,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縣政府累計投入財政資金7890萬元,搬遷貧困人口9206戶38060人,其中特困戶3780戶15628人。在史家河村,最顯著的就是在三組的平地里,由政府投資修建了史家河村新農村示范點。在黨家掌、紀家灣、田家窩住了多半輩子的人,告別了自己黑漆漆的土窯洞,喜氣洋洋地搬入了新居,還吃上了自來水。住在窯洞那些年,男人們早上起床,首先是要挑著水桶,走上幾公里的陡坡路,去山溝底下的河渠邊擔水,一個上午才能來回兩次。挑回來的那點水,做飯都要省著用,更別說洗澡了。夏天洗澡就是到河里游一圈,冬天不洗澡,一年也正經洗不了一兩回。就是這樣的生活,史家河村的部分人,現在還在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為了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一线在线|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男人天堂伊人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激情综合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激情视频综合网| 狠狠干欧美|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国产网站免费看| 成年A级毛片|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干中文字幕| 色播五月婷婷| 欧美高清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欧美成人|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91福利免费|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日本a级免费| 国产精品一线天|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综合天天色| 亚洲毛片网站|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91青青草视频| 国内黄色精品|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理论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丁香综合在线|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日日拍夜夜操|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国产久草视频|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片|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欧美一级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