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于偉 汪軍 趙靜 姜蘇航 張冰雪
摘 要:《攝像技術》課程是高等學校傳媒相關專業開設的專業性較強的主修課程,涉及到影視攝影、新聞傳播等等。《攝像技術》課程所學知識內容主要包括攝像方面的技術基礎、藝術基礎及學生實際操作的拍攝能力。本文通過《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合一的弊端;教考分離考核的意義及必要性出發,論述并說明操作性較強的《攝像技術》課程進行教考分離考核的必要性。
關鍵詞:教考分離;考核;弊端;必要性
課題名稱: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攝像技術》課程綜合改革校級課題(項目編號:2017KCX08)
《攝像技術》課程是高等學校傳媒相關專業開設的專業性較強的主修課程,涉及到影視攝影、新聞傳播等等?!稊z像技術》課程所學知識內容主要包括攝像方面的技術基礎、藝術基礎及學生實際操作的拍攝能力。
教考分離,是在課程的教學過程將授課與考試分開進行,任課老師不可參與所任課程的考試,包括出題、監考、考核、登分和質量分析。其強調按照教學大綱教學,根據培養目標、教學目的、教學大綱,制定考核大綱,建立一套包括試題庫、命題、評閱、評分、考試、成績管理等多項規章制度完備的考核管理系統。
如何更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也就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充分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深入了解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學生學習感受、參與我校的課題改革的基礎之下,淺析 《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分離考核的必要性。以往的教學中,我們通過理論學習,分組實踐,分組完成攝像作品的形式完成教學工作,而實際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其中有部分學生“渾水摸魚”,仗著“大鍋飯”的小組作品考核標尺,導致專業課整體教學質量不高。
1 《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合一的弊端
考試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它具有總結、鑒定、激勵,篩選學生經驗和水平的作用。當下,大多數高校的“攝像技術”課程基本上是由任課教師自行備課理論教學、期中分組實踐、期末分組拍攝,驗收成果。這種教考合一的模式,一是降低了學校所獲取的信息的可信度;二是導致部分教師出現教學、出卷及評分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三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特別是有學生認為只要與任課教師搞好關系,在分組考核中左右逢源就能通過考試,從而把社會上諸如送禮請客等不正之風帶進學校,使師生關系發生畸形。
諸如此類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攝像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攝像技術”的教考分離考核形式勢在必行。在我校的教學中,存在兩個較為明顯的問題,一是學院的教師隊伍的規模迅速擴張,其中青年教師所占比重上升,加上部分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的投入嚴重不足,使得整體教學水平亟待提高;二是在校的生源質量差異較大,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學習目標不明、動力不強、熱情不高,使得學風建設亟待加強。這些問題已發展成為制約教學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從管理上采取更為強有力的措施,引導、督促教師完善教學工作、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 《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分離考核的意義
2.1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顯而易見,學生在“攝影技術”教考分離這種模式下將會產生一定的學習壓力,但這種壓力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也可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我校2017級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在2017-2018-2學期開始實施“攝像技術”課程的教考分離政策,在該課程的中期考核后,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普遍的提高,課堂出勤率明顯上升,課堂紀律好轉,師生互動性增強,課后學生主動向教師請教問題,以前的學生平時不學習,期末臨時抱佛腳的狀況不復存在。
2.2 促進良好學風、考風的快速形成
在以往的教考合一機制下,通常任課教師會劃分小組,給出拍攝方向,這樣在降低題目難度的同時,還導致了一個小組中“干活的累死,不干的閑死”的現象,并且不主動參與創作的同學還怨天尤地,覺得同一組的同學水平低,拉了自己后腿。而實施教考分離后,學生迫于考核實操的壓力,促他們不得不認真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摒除考試過程中的舞弊現象,形成良好的學風和考風。此外,“攝像技術”教考分離,也提高了任課教師對學生最終評分的客觀性及公正性,使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保持認真努力的態度,并且能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2.3 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分離的考核形式要求教師本身要有足夠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實操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有效的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技術指導。因此,對于專業教師來說,要想勝任該課程必須進行自身的修煉。在教考分離的考核過程中,不僅僅考核的是學生,通過細節的考核也是對任課教師的一次有效考核過程,比如,對于攝像的持機方式、白平衡調整、鏡頭運動的速度等的具體考核,也突顯了任課教師教學的規范和要求,因此通過教考分離的考核形式真正有效的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4 提高教學管理部門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可信度
《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分離考核的目的在于強化考試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通過考試,專業教師可以準確地把握到學生的認知發展程度,尤其是可以掌握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的情況,并利用它的反饋使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也能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3 《攝像技術》課程教考分離考核的必要性
并不是每一門課程都必須要進行教考分離,在《攝像技術》課程的教考分離考核的過程中目的是使學生走出課堂,找準自身興趣特長,發揮拍攝的能力,考核分類為人物、環境和虛擬的專訪等形式展開,學生現場考核,評委組現場打分,考核一個,打分一個,達到實實在在考核提升學生操作能力的目的,對于學藝不精,考核不理想的同學給予申請復考核申請的機會,每人在成績公布前限一次復考核,通過專業教師、系主任、主管教學領導審批得以參加復考核,這樣的教考分離考核目的明確,成果顯著,不僅僅達到了提升學生實際操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也使得任課教師根據考核細節和考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水平,《攝像技術》課程作為實操性較強的課程進行課程教考分離的考核是勢在必得的,但是作為一些理論性實操性不太強的課程如果硬要實施教考分離的考核形式就顯得過于勉強,且存在對專業教師不信任的味道了。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傳媒學院影視制作系針對2017級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實施了期末教考分離考核,之后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到每一位參與考核學生,我們得知教考分離考核得到85%的學生支持,在教考分離考核中我們還發現了教學的實質性問題和缺陷,通過教考分離考核使得學生真真切切的提升了學習的興趣和明確了學習目的,由此可見,《攝像技術》課程實施教考分離考核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