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 邢月
摘 要: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全國普遍推進以來,華電能源哈爾濱第三發電廠按照上級要求,積極推進此項工作,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實踐。“勞模創新工作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圍繞安全生產、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等創建重點,充分發揮勞動模范和專業骨干“主角”作用,創新實踐,規范運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創新創效;降本增效;開源節流;勞模精神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必須是能夠推動社會前進,引領人們奮發的精神,也就是現在我們稱的勞模精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時,也使企業的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用人機制、分配方式等發生了巨大變革,職工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社會各方面的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勞模精神該如何傳承呢?中鐵十九局五公司創新工作室這一新平臺、新載體,大力弘揚勞模精神,進一步發揮了勞模作用。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勞模精神的核心價值
傳承勞模精神,需要明白勞模精神的核心價值。勞模精神是源于我們身邊每一位身份普通、崗位平凡、業績突出的勞動者,其核心價值是一種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精神;是一種對職業、對社會、對國家、對企業的道德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承勞模精神,就是要學習其核心價值,并落實于實處,隨著時代的變遷,賦予其新的內涵。而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正是新時期一種傳承勞模精神的新方式,新載體,新品牌。
二、精心組織,創建巾幗創新工作室
第一,基本情況。隨著國家發展規劃的實施,各個行業、各個單位都在創建自己的勞模品牌,以及由此衍生的各類先進代表領銜的創新工作室。中鐵十九局五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施工企業,創新工作室就是以項目主體的工作室,它將項目部的各個部門班組的團結在一起,集中大家的力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團隊。
從工作室成員的崗位分布來看,涵蓋了工程部、辦公室、安質部、計劃部等。
從工作室成員的年齡分布來看,年齡層次分布均勻,從九零后到六零后,各年齡層次的人都有。
從工作室成員的思想情況來看,主要經歷了思想上由淺入深的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接納,成員們從工會提出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時候,在心理上并沒有完全領會創新工作室的創建意義,只是處于被動接納的狀態,對勞模創新工作室僅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二個階段就是展開,隨著具體創建工作的開始,成員們群策群力,對此項活動的基本內容有了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第三個階段就是提高,這里的提高指的是創新意識的提高。成員們在接納并明白了創新工作室的職能與職責之后,在思想認識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創新意識被更加合理有效的運用日常工作中,結合課題研究,實現逐個突破。第四個階段就是提升,這里的提升指的是創新工作室創建的內涵提升,經過工會領導的宣傳講解,成員們明白了創新工作室并不是僅僅局限于科技創新、技術攻關,而是應該成為傳承勞模精神的載體,成為展現新時代的平臺,成為傳遞優秀文化的橋梁。
第二,具體做法。
一是結合企業文化共同開展。工作室的工作融入到了公司安全生產、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去,共同打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創新工作室結合創先爭優工作一同開展活動,結合大講堂開展學習,除了工作技能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習,從健康、傳統文化、興趣愛好等其他方面開展學習等等;社會幫扶工作將工作室走向社會。
二是加強宣傳,產生品牌效應。創新工作室要建設出自己的特色,要讓大家了解,必須要加強宣傳工作。宣傳的內容很多,宣傳活動報道先進事跡、發布成果等等;宣傳的形式多樣,宣傳冊、報道期刊、展板,對外交流活動等。因此在平時工作生活中,我們注意收集各種材料,如工作室成員的各種事跡,挖掘創新工作室的故事和閃光點,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從思想境界、傳統美德、愛崗敬業等多方面隨時總結提升。
三是加強交流,產生溝通效應。空氣流通,則清新無比;河水流通,則清亮無比。工作室在創建過程中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通,通過現場觀摩、學習回訪、經驗介紹等多種形式對各工作室的工作情況和工作業績進行展示和互通,去學習別的行業、別的單位工作室建設的經驗方法,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及時學習,互相交流,及時交流的最終目的,各工作室之間取長補短,吐故納新,最終強化各工作室的綜合能力。
四是注重協作,產生團隊效應。協作,不僅僅指工作室成員之間的協作,還包括工作室之間、部門之間的協作。工作室成員之間注重相互協作,將本工作室的各項工作做好;金華電業局以及各基層單位的工作室之間,也注重相互間的團結協作,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效益。因此,更好的加強這些優秀創新團隊間的協作,產生了極大的團隊效應。
三、立足實踐,創建創新工作室對傳承勞模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工作室的實踐證明,創建創新工作室對傳承勞模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將把輻射性優勢以點帶面作用發揮到極致。無論在企事業單位或者團體中,勞模和先進人物總會給人以榜樣力量和帶頭作用。這里說的帶頭作用,就包括了崗位作用、紐帶作用、傳幫帶作用和社會作用。創新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都立足本職工作,強化責任、發展和服務意識,扎扎實實地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在安全生產中敢于諫言獻策;她們分布在公司的各個部門班組中,都起著協調關系,凝聚合力的作用;作為師傅他們及時總結經驗,有誠意、有耐心,將好的工作方法、技巧、絕活傳授給徒弟。而作為徒弟,則虛心地向師傅請教,有恒心、有毅力,將師傅傳授的知識消化吸收。工作室的創建,使得這些示范效映進一步擴大化,從一個人,到一個部門班組,再到整個公司,甚至到社會,如果說個人的帶動力量是有限的,那么以工作室為整體必將把這種先進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呈現出輻射性極強的傳播力。
第二,全面提高職工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意識。勞模先進,是工作中的典范與楷模,隨著社會的進步,行業的發展,對于勞模先進都提出了新的標準與要求,那就是創新,思想觀念上的創新,工作技術上的創新,可以說,創新無處不在。而勞模、先進個人,班組長、負責人,都是公司中最優秀的成員,他們的創新意識必將在創新工作室的創建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高,得到發揚與壯大。近幾年施工技術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施工企業需要的是高科技、高知識、高信息、高服務的技術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在這種情況下去創新,大家的學習意識必將得到提高。
第三,增強企業凝聚力,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思路的創新,來自于不斷實踐與不斷學習所帶來的動力,創新工作室的成立,將勞模先進個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將大家凝聚到一個團隊中,使得一個人的力量變成一群人的力量,一個人的智慧變得一群人的智慧,能量的成倍增長,必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結語
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有效運行,在文化層面上起到了鞏固該礦“敬業”精神,進一步培養了“工匠”精神,削弱了“官本位”文化思潮;在科研體系戰略構建上看,擴大了群眾基礎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學技術鉆業務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王萍.關于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的認識[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4).
[2] 孫炎.淺談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現實意義[N].中國職工科技報,2007(02).
(作者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