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釗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一些主要巖土工程地質問題及影響因素,然后就一般的工業與民用建筑勘察要點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物;地質問題;勘察
一、建筑工程中常見巖土地質問題
1.1巖士工程勘查的內容
建筑工程巖土工程在勘查過程中需要勘查的內容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查明建筑工程場地地質特征、性質、類型及范圍,查明場地及其附近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并預測其今后的發展趨勢;其次查明建筑工程周邊的巖土特征、性質,對巖土工程施工條件進行了解和研究,進行技術論證和分析評價;最后分析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巖土工程問題,查明建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提出解決巖土工程題的建議。
1.2建筑物的荷載存在過大的現象
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其建筑物對地基的荷載壓力過大,會使建筑物出現基礎沉降的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建筑對地基造成壓力過大導致的,對工程結構的設計造成了制約性的影響。對于地基中相對天然的士層而言,在其監測的同時,由于其基本結構是由固結現象所引發的工程壓力,在一些狀況下,會出現地基覆蓋土層壓力大于前期固結的現象,因此,工程項目檢測人員就應該對這一問題引起注意。例如,在建筑工程常見巖士地質問題分析的過程中,由于勘探基礎存在著技術不充足的現象,會出現人工填士以及新近沉積土充填的現象,主要是由于填土的沉積時間相對較短,土質結構并沒有完成固結,從而對工程項目的設計造成了影響。
二、巖土地質中的基本的地基基坑的穩固性
1.建筑施工中巖土地質邊緣坡土體的遷移
邊坡土體(在有支護和無支護條件下)的位置遷移。當基坑不太深、土質條件比較好、基坑周圍無相鄰建筑物且有足夠的空地時,應考慮放坡開挖;而基坑垂直深開挖時都需要支護。無支護條件下邊坡土體的位移是因坡頂堆放建材荷載增加及打樁、車輛行駛等振動改變了原來的平衡狀態;土體中含水量的增加使土的抗剪強度降低。深基坑開挖由于未及時支護、支擋構件與坑壁土體接觸不好、回填不緊密或支擋結構設計不合理造成的坑壁土體的過量位移。以上因素應在設計、施工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2.建筑施工中巖土地質的地基的隆起
深基坑開挖應力釋放將會引發回彈作用,而導致地基隆起。深基坑開挖過程,也是荷載的逐步卸載過程。基坑的開挖深度越深,地基所受到的壓力作用將越小,而引發土的膨脹,造成坑底回彈。結合室內壓縮性試驗,當加壓到某一壓力值后則停止加壓,而改為逐漸卸壓,此時可以觀察到土樣的回彈,并繪制回彈曲線。基坑回彈造成地基隆起,不僅會對基坑本身造成一定影響,而且對于周圍的建筑物來說,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有必要,可在開挖過程中同時對坑內外的變形進行監測,以監控邊坡土體的位移。當基坑不太深、土質條件較好,并且具有足夠的空間時,可以考慮放坡開挖;而基坑垂直開挖時,則需要支護,以防止基坑失穩。無支護條件下,邊坡土體發生位移,是受坡頂堆放的建材所造成的荷載有所增加而引發的,再加上打樁、車輛行駛等振動而使得原來的平衡狀態受到影響;土體中含水率的增加,也會降低土體的抗剪強度。另外,由于支護不及時、支檔構件與坑壁土體檢出不了等都會造成深基坑開挖過程中,土體過量位移,因而在施工設計中,應當對上述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三、建筑工程中巖土地質的勘測
(一)對沿途地質的勘察繪制相關的地質測繪圖
地質測繪是巖土工程地質勘察中一項最根本的勘察工作,通常在勘察初期階段進行。地質測繪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對地形和地貌特征、巖土構造和底層進行分析;②對巖石的年代和地貌的單元進行劃分;③對巖土的成分、性質、厚度和分布進行分析;④對巖土的風化程度進行鑒定。地質測繪是對場地地質條件進行了解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手段,通過地質測繪不僅能準確推斷出地質的情況,還能為地質勘察方法的選擇提供指導。
(二)沿土地質勘察的初步
初步勘察主要是為了評價工程場地不同地段的穩定性與巖土結構,而評價結果則能夠為工結構設計提供重要的依據。初步勘察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初步探明地層、地質構造,并了解各巖石結構和土層的物理學性質;初步查明工程場地地下水位條件以及凍結深度;查明工程場地的不良地質成因與發展趨勢。另外,如果遇到對抗震要求比較高的建筑物,需要對場地以及地基的地質效益進行深入的分析與判斷。
(三)沿途地質的施工勘察工作
施工勘察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并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具體來說,施工勘察階段的工作主要有基槽檢驗、樁基和地基處理效果的質量檢驗等。施工勘察為施工階段的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技術的應用提供了相關的依據,因此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來說,施工勘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一般巖土地基勘察要點
1、可行性研究(選址勘察):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對擬建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做出評價。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搜集場址地區的地質(地形地貌、地震、礦產)資料和附近地區的工程地質資料及當地的建筑經驗;在搜集后分析研究資料的基礎上,了解場地的地層、地質構造、巖土性質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質條件。
2、初步勘察: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對場地內各不同建筑地段的穩定性和地基土的巖土技術條件,做出巖土工程評價,并為建筑物總平面布置、選擇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礎方案和不良地質現象防治對策提供依據,對可能采取的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方案進行論證。初步勘察的內容是初步查明地層、地質構造、巖石和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初步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及凍結深度;查明場地不良地質現象的類型成因、規模分布范圍、對場地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及其發展趨勢;對計烈度為7度及7度以上的建筑物,應判定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
3、詳細勘察:詳細勘察的目的是對建筑物地基做出施工圖設計階段所需的工程地質評價,并為地基基礎設計、地基處理與加固、深基坑開挖、不良地質現象的整(防)治工程提供資料和建議。
4、施工勘察:施工勘察主要是與設計、施工單位相結合進行的基槽檢驗,樁基工程和地基處理的質量效果檢驗,施工中的巖土工程現場監測和必要的補充勘察,解決與施工有關的巖土工程問題,并為施工階段地基基礎的設計變更提出相應的巖土工程資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地基需要承載建筑的載荷與自重,必須具有較高的強度與穩定性。在勘察過程中,為了提高勘察工作質量,必須注意勘察工作各階段的勘察要點。
參考文獻
[1]楊善清.淺談建筑工程常見巖土地質問題及勘察要點[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2(7).
[2]周曉容,祝田野,梁浩等.淺談建筑工程常見巖土地質問題及勘察要點[J].大科技,2014(1).
[3]陸永坤.淺析巖土工程勘察中常見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4,33(8).
(作者單位:河南祥鼎基礎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