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高素質人才在企業人才占比逐步上升,企業的人才需求轉變為專業化和多元化,人力資源成為第一核心競爭力。本文通過對濟陽縣佳怡物流在新舊動能轉換發展趨勢下的人力資源戰略的調查研究,初步總結出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以及相應的人才引進措施。并且給出了山東省在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在人才方面的引進和培養等方面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舊動能;佳怡物流;人才;
當前,國內新舊動能轉換正在圍繞著產業轉型升級開展激烈競爭。國際金融危機后,歐美發達國家為尋求經濟增長新動能,紛紛轉變產業發展戰略。如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德國“工業4.0”等,推動制造業向高附加值、高競爭力、智能化轉型。我國也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國家也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國家規劃,各省按照中央要求積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有所側重地部署高端制造、高端化工、信息產業、能源原材料、海洋經濟、現代農業、文化產業、醫療健康、旅游休閑、現代金融等重點產業。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提出,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等戰略來具體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落實問題。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山東省在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抓手,是實現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強力引擎。實施新舊動能發展戰略,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引進人才資源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作保障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轉型升級已成為我國當前面臨的緊迫而又繁重的課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是實現山東經濟轉型升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影響新舊動能轉換的因素較多,人才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成功的關鍵因素。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引進人才資源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作保障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引進和利用辦法是當務之急。為了掌握山東省在實施新舊動能發展戰略對人才的需求,本文以濟南市濟陽縣佳怡物流為例,分析了新舊動能轉換對人才的要求及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多元主體參與高技能人才培養、建立多元化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暢通高技能人才發展在新舊動能轉換下的人才需求以及有關人才引進和利用的建議。
二、調查方法
1.文獻調查法。在吸收當前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產業結構理論及創新驅動理論等知識進行梳理。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了解山東省經濟產業結構特點與趨勢及現有的人力資源結構的問題。
3.訪問調查法。通過訪問佳怡物流企業負責人以及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了解其在新舊動能轉換下人才引進模式以及應對經濟轉型的人才對策。
4.實地調查法。通過到佳怡物流園實地調查以,通過對企業深入調查研究,探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以及人才需求對策。
三、調查內容
(一)佳怡物流目前狀況
佳怡供應鏈企業集團,由孫倩女士于1999年以1.08萬元啟動資金創建于山東濟南,因洞察電子商務匹配的物流行業充滿商機而以B2B電商物流為切入點成立企業,經過18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家現代化、綜合型供應鏈服務企業集團。,通過將“物流與供應鏈專業人才+軟件技術專業人才”有效結合,已經擁有5大開發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延伸出八大產品系列:網鏈、云倉、易運、速配、車行天下、云客服、悅辦公、智慧安防。
(二)新舊動能轉換下佳怡物流人才策略
在山東省提出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后,佳怡物流響應政策,開始了從一個物流運輸公司逐步轉變為具有完整系統的現代化、綜合型供應鏈服務企業集團。從以前的人工分揀發展為現在的智慧物流,依托物流互聯網和物流大數據,通過人工智能先進技術和協同共享創新模式,重塑產業分工,再造產業結構,轉變了其產業的發展方式。
互聯網理念正在深刻影響著佳怡物流傳統物流行業的創新變革,智慧物流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進入爆發期。佳怡物流通過聚焦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協同創新,創造供應鏈新價值,助力企業自身變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物流業正迎來向供應鏈物流轉型升級的熱潮。
在佳怡物流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佳怡物流迅速調整其人資資源戰略。公司將人力資源定為第一核心競爭力。佳怡物流開始注重人才的引進,從以前的一元化到現在的專業化和多元化轉變。大力吸引互聯網專業人才以及軟件技術開發人員為智慧物流提供技術支持;招聘供應鏈管理人才以及工商管理人才,為其帶來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驗;在學歷上,本科及其以上學歷人才在人才總需求的比重逐漸加大,這增加了佳怡物流的人才厚度,為以后的公司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隊,人力資源中心建立了集團人才儲備庫,通過定期人員盤點,篩選有潛質的員工,并將其納入人才儲備庫內進行重點培養,不僅為其指定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還制定詳細的培養計劃,在培養過程中進行嚴格考核,使出庫的人員都能擔當大任,達到人崗的完美匹配;對在一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一年以上者企業將給于輪崗機會,通過輪崗有效的對人員和崗位進行調整,使能者上、庸者下,使得員工主動尋求能力的提升和態度的轉變,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以常規制度的形式把能力差的員工調放到其所適合的或者不重要的崗位,降低員工的不公平感,減小人力資源調配時的阻力,并開辟培養復合型人才新道路。通過內部培訓、儲備、輪崗及外部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使公司人力資源形成良性循環。
四、調查研究結論及對策
(一)調查結論
通過多渠道調查到,我們了解到以佳怡物流為代表的企業在進行新舊動能轉換下對人才的需求模式和人才引進發生較大的改變。
1.在人才綜合素質方面,高學歷人才和專業化人才比重逐漸上升。高素質人才將是新舊動能轉換下的主力,企業開始注重人才本身的學習能力。
2.在人才結構方面,管理專業人才、軟件技術人才以及互聯網人才增加,彌補了專業化人才不足的缺陷,專業化、多元化的人才是企業人才戰略的重要部分。
3.在人才成長發展環境方面,完善的人才培養和人才晉升渠道能更加吸引人才。企業建立完備的人力資源儲備庫尤為重要,采用內部晉升加外部招聘,通過內部潛在培養專業化人才的激勵方式,為企業自身發展增加保障。優化并不斷完善人才成長環境是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
4.在人才引進措施方面,良好的發展前景和人才優待政策最為吸引人才。高校畢業生是企業引進人才的主力,通過引進高校畢業生對其后續培訓,可使其更快符合企業需求,同時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
(二)研究對策
1.人才的高度決定產業的高度,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做好改革發展的大文章,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包含各類人才的全方位高素質人才隊伍是關鍵。
2.圍繞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通過創新政策、拓寬渠道、搭建平臺、優化服務等舉措,切實抓好高層次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
3.應屆畢業大學生、出國留學學者、專家等是主要的需求人群。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新階段,建立好科學完備的人才引進,培養以及發展的體系尤為重要。
4.當地的支持政策、以及未來的就業保障是人才的主要考慮因素。政府應不斷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對引進人才的企業給予優待政策;對被引進的人才實施優待政策;企業也要為引進人才建立完備的晉升體系,減少人才的頻繁變動和流失。
基金項目:山東英才學院大學生專項一般課題(17YCYBXS29)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孔憲香.強化創新人才支撐 推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J].理論學習,2017(10):22-24
[2]張艷.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化工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以滕州市化工企業為例[J].職業,2018(21):50-52.
[3].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世界物流強國[N].現代物流報,2018-08-27(A01).
作者簡介
梁家金(1998.03-)山東日照人,山東英才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作者單位:山東英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