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有一套極為完整的社會思想道德規范體系,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凝聚、更新、整合,已十分完善,這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極好教材。本文對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的基本途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繼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十九以來,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起理論界、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關注。很多專家學者也著手這方面的研究,許多高校也進行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究。如何讓大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與核心要義,并以此指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發展,是當前高校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缺失,很多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了解很少,認為思政課和思政教育活動除了用來考試和綜合測評外,對自己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獲得感不強,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學生學習上普遍存在實用主義傾向,而思政教育特別是思政課往往偏理論化,教育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覺距離比較遠。
當前,中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正呈現“一元主導、多元并存”的態勢。思想越是多元化,就越需要發揮科學理論的導向作用。所以,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就是將“習近平新思想”融入高校課堂教學中,給大學生講清楚“習近平新思想”的理論精髓和要言妙道及地位、作用,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增強其抵御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尤其是錯誤思潮侵蝕的能力,從而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有效培養時代新人,提供人才支撐。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進入新時期,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大學生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競爭意識和自我選擇意識的逐步增強,其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給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應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具有深遠的意義。
高校肩負著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的重要使命,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必須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為此項工作直接關系著辦什么樣的大學與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當代中國的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先“學深吃透”,并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系統梳理,找準問題,明確思路,狠抓落實,才能扎實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的現實需要,也是新時代改進、加強與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契合性等使其融入成為可能。采用“一主三輔”的融入思路,突出各門思政課融入重點,開設專題講座和選修課程,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在實踐教學方面的常態化等則是習近平新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有效路徑。
通過學習和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精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價值實現的基本路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價值實現的基本路徑主要有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理念、建立健全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價值的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環境、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養、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育平臺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新時代條件下經過實踐不斷形成和發展的,是高校形象政治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原則。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能夠通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行培養人工作的革新,將師生為核心的理念貫穿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起點,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關鍵環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根本目的。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于高校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等課程中,理論聯系實際,將教材內容與新時代特征結合起來,進而提升學生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高校學生 理想信念教育結合起來,推動對 高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 觀指導作用,從而將社會意識、國家意識、擔當意識等潛移默化地融入到高校學生的內心,進而提升高校學生對于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日常觀念,在認知中為學生所懂;融入日常環境,在情感中內化于心;融入日常規范,在意志中自覺追求;融入日常交往,在實踐中外化于行。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喜愛的校園文化活動,并結合校訓、校風、學風讓大學生自己創作、自己展演。發揮大學生朋輩典型榜樣示范作用,達到“見賢思齊”。同時,切實加強輔導員的思想引領力和政治把控力,把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進方向。
課題項目:2018年鞍山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立項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研究》(課題編號:as20183075)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牛田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略論[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2)
[2]孫立軍,劉愛軍,王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扎實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1)
作者簡介
徐振(1974—),女,遼寧省海城人,鞍山師范學院——副教授。專業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鞍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