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現有安全培訓主要采取“灌輸式”的模式,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很難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是一種新型的安全培訓模式,主要從不安全行為識別與控制的角度出發設計,針對受訓學員不同的心理與生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培訓目標,切實將培訓工作落實到位。此種新型的培訓模式改進了我國現有的安全培訓模式,顯著地提升了安全培訓的效果與質量。
關鍵詞:安全培訓;不安全行為;安全體驗;心理與行為調試;行為訓練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始終把人民的生命放在首位,安全生產的態勢越來越好,但安全狀況較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通過對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得知,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控制住人的不安全行為也就等于控制住了事故。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并一直在持續進行。全國礦山每年安全培訓近百萬人次,但現有安全培訓主要采取“灌輸式”的模式,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很難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因此,改進我國現有的安全培訓模式,提高安全培訓質量,這對于保障安全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培訓是從不安全行為識別與控制的角度出發設計,針對受訓學員不同的心理與生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的一種模式,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培訓目標,切實將培訓工作落實到位。該培訓模式分為四個模塊,分別為:不安全行為的識別模塊、安全體驗模塊、心理與行為調試模塊、行為訓練模塊。
1.不安全行為識別模塊
人的心理狀態影響著行為,人的行為是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因此不安全行為人群必然存在著不安全心理因素;同時還有一部分人群因受其生理素質所限,而不能完成某些生產中的標準動作,這也是一種不安全行為,此類人群也應歸于不安全行為人群。對于不安全行為人群的識別應從受訓學員的心理、生理狀態入手測試,主要測試方法包括心理問卷調查法與不安全生理、心理指標測評法。
1.1心理問卷調查法
需要利用已有的成體系的人格、性格等測評量表并結合自主開發的針對我國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的測評量表共同進行。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培訓模式共使用4份測量量表,分別為人格測試量表、不安全行為測試量表、情緒穩定性測試量表與氣質測試量表。各量表中題目的分值、權重、測評結果的臨界值已經通過數學建模的方法計算得到,建模的過程得到龍煤礦業集團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以每礦的領導、基層領導、一線員工共計30人為樣本進行問卷測評,在龍煤礦業集團下轄所有礦井共計發放測評量表1500余套,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200余套。經過對測試結果的分析統計,建立數學模型,并合理分析其信度與效度,最終得到識別指標體系一套。
1.2不安全生理、心理指標測評法
為了更直觀地測試受訓學員的心理狀態,開發了不安全生理、心理實驗儀器測評系統。選取13種典型不安全心理、生理指標來表征被試者的心理狀態,并通過臨界值判定被試者的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與測試量表配合使用還可以使二者的結果相互印證,增加測評結果的準確性、科學性。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培訓模式根據選定的測評指標購置了相應的不安全生理、心理測評儀器,并通過對前期大量測試結果的分析、整理,建立數學模型得到每種指標利用儀器測試的臨界值,最終建立了不安全生理、心理儀器測評體系。13種指標分別為:深度知覺能力、動作穩定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動作技巧能力、注意力分配能力、工作能力、學習記憶能力、場獨立性—場依存性、記憶能力、注意力復合能力/警戒能力、疲勞程度、心理緊張度、反應能力。每種指標均使用臨界值法進行確定,先期利用樣本測試,在參考國內外文獻的同時最終確定每種測評指標的臨界范圍。
2.安全體驗模塊
安全仿真體驗訓練是使用高科技的多媒體、動畫、聲光電等互動手段,采用常規展示方式、浸入式體驗方式、互動和信息化體驗方式相結合,盡可能全面地展示災害的各個環節,使受訓人員深刻體會不安全行為引發的后果,提升其安全意識。對于不同行業,其危險源與發生事故的類型均不一致,因此建設一個涵蓋煤礦、建筑、消防、交通、化工、機電等各行業的安全體驗模塊非常必要。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培訓模式設計了以下幾類的安全體驗系統。
3.心理行為調試模塊
心理行為調試模塊主要采取軟件模擬訓練、拓展訓練、心理宣泄與輔導三種方式進行。
3.1軟件模擬訓練
利用計算機技術,基于游戲手段,實現對不安全生理、心理的訓練,共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其中初級主要應對青少年的訓練,中級、高級主要應對成人訓練以及進階訓練。并需要針對不同的受訓人群開發設計有針對性的不安全心理、生理計算機模擬訓練軟件。
3.2拓展訓練
素質拓展訓練就是以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為理論基礎,以個體發展和團隊融合為追求,利用自然環境和有創意的模擬情境為平臺,以經驗、思維與身體活動結合為切入點,以體驗學習圈為操作程序,達到喚醒情感、激發潛能、改善心智、磨練意志、融入團隊、完善人格為目的的綜合性訓練。
3.3心理宣泄與輔導
心理輔導是咨詢師與受訓學員之間建立一種具有咨詢的融洽關系,以幫助來訪者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進而欣賞自己,并克服工作中的障礙,改變自己的不良意識和傾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邁向自我現實的過程。
4.模擬操作訓練模塊
模擬操作訓練就是使用心理儀器、設備、虛擬機等對識別出的感知、認知、注意力分配、腕手協調、記憶能力差的人員,以及情緒不穩定、疲勞等人員的不安全行為進行分類別、分項目、分層次的針對性強化訓練,以達到糾正其不安全行為的目的。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培訓模式的模擬操作訓練模塊主要結合前面的不安全行為體驗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操作訓練,以實現矯正不安全行為,提升員工本質安全的目的。
5.結論
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培訓是從不安全行為識別與控制的角度出發設計,針對受訓學員不同的心理與生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的一種模式,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培訓目標,切實將培訓工作落實到位。該培訓模式將整體培訓過程分為4個模塊進行,不安全行為識別模塊可以將具有事故傾向性人員識別出來的,并分析得到此類人群的生理、心理弱點,為后期的有針對性訓練打下基礎;安全體驗模塊可以使受訓學員切身體會到事故的危害與和事故對自身造成的傷害的同時,體驗到自身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弱點,與識別模塊的測試結果相印證,提高受訓學員對自身弱點的認知與接收程度,有利于提升他對培訓工作的參與熱情;心理與行為調試模塊主要針對識別模塊的測試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理、心理方面輔導,從根本上解決受訓學員不安全行為的內源;模擬操作訓練模塊主要針對行為進行校正,利用行為學原理,通過大量的行為訓練,使受訓學院改掉以往不良的行為習慣,養成新的符合安全規定的良好行為習慣。最終通過不安全心理與行為管控的培訓模式,改進我國現有的安全培訓模式,提高安全培訓質量,保障全行業的安全生產。
作者簡介
王雪佼,1984年9月出生,漢族,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工程師,碩士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為行為安全方向,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
(作者單位: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