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高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正處于一個生理、心理都發生巨大轉變的關鍵時期,為了使職高畢業生能順利地找到工作,并且成為受用人單位歡迎的、能迅速適應角色轉化的人,在校的職業素養培養至關重要。
關鍵詞:職業素養;職業院校;學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職業教育的就業制度、就業渠道和就業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用人單位關注對人才綜合能力的考察,包括職業素質、職業作風、職業意識等方面。這就要求職校畢業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功底,還要有較強的職業素養。所以,開展具有實效的職業素養養成教育,對學校、學生乃至社會的發展都具有現實意義。下面從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形象和專業能力等幾方面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
1、對職業素養和自身的認知度不夠。
大多數學生認為在學校沒有必要進行職業素培養,他們認為職校生要想成功就業的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自身素質的提高。其中一部分的中職學生認為當前的自身素質勉強能夠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另一部分的學生對自己今后所從事的職業道德要求認識模糊,有的甚至一點也不知道,由于學校本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不夠全面,導致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素養的要求水平與單位的要求相差很大。
3、不能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也許是在學校上課遲到、隨意抽煙等違紀違規行為,學校、老師沒有有效的懲戒措施的緣故,許多同學在頂崗實習期間,遲到、不按規定在指定的時間和指定的地點抽煙,雖然企業有明文規定不得遲到、不得在宿舍、食堂、會議室、廁所等公共活動區域吸煙,并在每一樓層、工作區、生活區都設有吸煙區,并規定了遲到、曠工、不在規定區域吸煙等違規行為的懲戒措施,但是不遵守工作紀律,遲到、曠工、不在指定區域抽煙、亂丟垃圾、不按規定收撿和保養生產工具、穿戴工作服等現象經常發生。
4、怕苦怕累
怕苦怕累是學生在實訓、頂崗實習中的通病。由于大多數學生在家根本就沒有做過任何事情,沒有吃過一點苦受過一點累,沒有體驗過勞動的艱辛,剛開始懷著終于可以自己賺錢花了、不用看父母臉色、不用再受老師的管束了的心態,下定決心要好好干,可一接觸到現實就叫苦叫累,打起了退堂鼓。有的同學嫌自己的工作崗位比同伴的崗位臟、累、苦而要求調換崗位或干脆辭職。
5、講權益和待遇,不講義務和奉獻
在學校,違規違紀應該受到懲戒時,會向老師說“你沒有權利體罰學生”之類;在實習之前,他只關心一個事情,那就是“能拿多少工資”。至于人家為什么會給你工資、你的工作值不值這么多工資,從不思考。
6、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缺乏團隊意識
許多學生在生產實踐中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習慣被人寵著、慣著,習慣他人為自己做好一切,習慣指使、指責他人,從不注意配合他人、顧及他人的感受,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人帶來的一切,總覺得只有他人虧欠自己,而自己從不虧欠他人。
7、不能接受批評和教育
不知何時起,老師不敢批評學生了。許多學生,在學校做錯了,老師不能批評,挨批評就跳樓、離家出走;作業不做,老師不能追要,追要就喝農藥;上課玩手機,老師不能管、更不能收繳,你要收繳了就跟你鬧。在家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稍不如意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鬧。這樣的孩子在工作中也一樣,工作沒做好,不能講不能說,一說就走人。
二、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索
1、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素質,注重在專業學習中的滲透
專業素質是職業素質的核心,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鼓勵學生在”一技之長”的基礎上練就”一專多能”。讓職業院校的學生到相關企事業或實習基地去學習體驗,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能夠體會在真正的企業當中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在為將來步入社會是提前做好準備,另外可以采用相關的專家開展知識職業素養講座,或者是老師進行講解,加大對職業素養知識的滲透,提前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2、加強對學生的身心素質的培養
要適應經濟市場的競爭,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敢于面對現實,面對挫折,老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和”挫折教育”,加強擇業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的心理輔導。
3、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
依靠群體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實現復雜工作的最終完成。因此,集體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已成為現代勞動者融入社會的必備素養,這也已成為現代眾多企業選拔人才的重要條件。
4、培養職業道德素質
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是作為企業用人的敲門磚,首先看人品,然后才是能力,所以,對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很重要的,教育者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必須還要強化責任感和道德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中職學生的專業思想和職業情感,使學生將來在步入社會工作在崗位上有一番成就。
5、增強職業素質意識
由于功利思想作怪,許多人在做事時只限于事情的本身,忽略內在功力的培養。俗話講: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習慣成自然。要想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不僅要培養他們的技能,更要塑造他們的靈魂。要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堅持堅守耐心專注的意志品質,耐得住寂寞、經受得住誘惑。
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不斷反復的工作,需要家庭、社會、企業和學校共同營造氛圍,任何一點心浮氣躁,都難以成就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我們無法要求家庭、社會和企業為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做些什么,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參考文獻
[1]張志軍.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核心能力的調查報告[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5.
[2]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9.
作者簡介
沈海濤:本科 講師,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機電類教育
(作者單位: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