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周開發 楊志剛
摘 要:隨著德國“工業4.0”戰略的提出,全球進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工業機器人的廣泛使用是新工業革命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伴隨著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對機器人專業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工業機器人國家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對目前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與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我校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的一些實踐,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習實訓等方面提出了工業機器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和途徑。
關鍵詞:工業革命;工業機器人;人才需求;培養模式
1.背景介紹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普遍認為,“工業4.0”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物理系統等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德國、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傳統工業強國無不高度重視全面信息化對制造業已有和潛在的影響,思考及采取對策加速自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以期占領未來國際較量的戰略制高點[1]。為了應對全球工業4.0浪潮。我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戰略指出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戰略措施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機器人產業作為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將成為制造模式變革的核心和推進制造業產業升級的發動機。
2、機器人產業調查
(1)人才需求數量與質量
由于勞動力短缺與人口紅利流失,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仍加速增長。我國先后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工業機器人和六軸以上的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國家積極主導經濟發展轉型,境內勞力密集的低端制造業正逐漸轉型為技術密集的高端制造業,物聯網、大數據等的快速發展給智能裝備驅動更為明顯。因此企業對高度自動化的需求日漸增加,帶動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量快速增長。未來8年內機器人相關行業崗位需求200萬人左右,其中從事工業機器人本體安裝調試、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系統安裝調試、工業機器人操作編程等崗位從業人員80萬人以上。
(2)人才需求層次
我國現階段對工業機器人人才的需求分為三個不同層次:
(1)工業機器人操作、編程、安裝、調試與維護工程師。主要在機器人應用企業從事機器人技術的安裝、調試、測試、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
(2)售前售后技術支持人才。主要包括售前售后技術支持,離線編程、仿真、方案設計、數據庫系統開發、人機界面智能監控和項目管理。
(3)系統集成開發工程師、項目經理。主要在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從事機器人系統集成設計,售后機器人的安裝、編程、調試、維修,自動化生產線系統維護和保養等技術服務,以及對機器人工作站的安裝、調試、維修與運行管理工作。
以上三個不同層次的人才中,以研發人才最為緊缺,但其市場需求量總體較小;以安裝、維護和調式為主的應用型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無論從人才需求總量和職業能力來看,都存在較大的需求潛力。
3、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內涵
①人才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從事工業機器人的安裝、調試、編程、維修、運行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創新精神,并具備一定的設計和管理能力的綜合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②人才培養方案
按照“專業設置以周邊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五對接原則,在對職業崗位的行業需求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明確畢業條件,建立嚴格的質量監控和考核體系,從而實現綜合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③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素質為本位,能力為核心”的高職教育指導思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由綜合素質、通用能力和職業能力三大課程模塊構成。課程體系按工作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職業能力分析、構建學習模塊、進行實踐操作的邏輯安排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學生能力為導向,與崗位職業能力對接的原則,課堂教學應該采用任務驅動式進行知識傳授,通過模塊化教學實現工學交替。
④師資隊伍
強化師資隊伍實踐能力建設,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比例。建立一支以高級職稱為專業帶頭人,以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骨干、企業相關技術技能專家為輔的師資隊伍。根據專業建設的情況,適時引進工業機器人專業優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
⑤實習實訓
建設“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實訓室”、“工業機器人構造、故障診斷與維護維修實訓室”、“工業機器人應用綜合實訓室”、“機器人創新實驗室”等4個校內專業實訓室。積極實施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建設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工業機器人應用企業等的實訓基地。保證學生定期去企業實習、實訓。
4、總結
工業機器人技術為普通高職高專裝備制造大類下的一門新設專業。旨在培養滿足服務制造產業需求的,滿足中國“智能”制造產業對工業機器人應用需求的人才。培養掌握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的基礎理論和方法,技能熟練,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創新精神,并具備一定的設計和管理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對智能制造,尤其是裝備制造的智能化對人才的需求起著重要作用。研究和探索工業機器人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何懿文.“工業4.0”賽跑——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現狀及戰略布局[J].計算機世界,2016.4.
[2]姚鋼.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科技視界,2015:43-45
[3]陳彬呂世霞.“工業機器人應用”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4(294);73-74
[4]程仙國,孫慧平,李占濤.《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5,27(4):104-108
[5]陳小艷,沈潔.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30(5),21-22
[6]蔣慶斌,朱平,陳小艷,周斌.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9:61-64.
(作者單位:1.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2.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