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我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現狀,通過事業單位崗位設置與管理問題、薪酬與工作的關系,探索新形勢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措施,推動事業單位提高效能。
關鍵詞: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改革
改革開放40年來,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改革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改革為了推進是社會進步的一項措施,在眾多改革中,事業單位的改革尤其被人們重視。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體制改革迫在眉睫。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是單位行政管理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規范性、科學性是決定單位整體事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核心因素,新形勢下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已經提出了更高要求,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逐步運用到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中。
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現狀
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20多萬個,工作人員3000多萬。事業單位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沒有生產收入、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是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公共組織。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目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在過去也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但其主要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長期以來事業單位一直作為行政機關的附屬機構,由政府按照行政機構模式直接管理,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并未能形成符合其自身發展規律和運行特點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社會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事業單位機制不活、效益不高、政府包辦、包攬事務、按行政模式管理事業單位等弊端逐步顯現。
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與管理問題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將事業單位的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管理崗位是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后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以上三類崗位是事業單位的常設崗位,根據事業發展和工作需要,經批準,事業單位還可設置特設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
崗位管理是當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重要組成部分,實行崗位管理是實現我國事業單位基本用人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徑。崗位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改革的成敗,關系到干部職工隊伍的穩定,關系到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當前,我國的許多事業單位崗位管理還局限于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人事管理階段,單位的人事部門只是一個服務部門,具備執行崗位設置及聘任的權力,沒有進行相應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的權力,不能為職工提供優質的崗位管理和服務,沒有長遠的崗位管理的規劃發展,沒有從戰略的角度看待崗位管理在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和整體人員素質的提高。
三、薪酬與工作的關系
事業單位基本工資全國是統一的,包括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全國各地不同。事業單位基本工資占收入的比例不大,根據規定,事業單位的薪級工資是一年調一次,以達到提高基本工資占收入比例的目的。
工資在入職時會參照學歷定工資,其他時間要想加工資,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評職稱,另一種是上崗位,也就是提拔。按照慣例,進入事業單位試用期一年后轉正,即可考慮評初級職稱,初級職稱四年后條件符合可參評中級,依次類推。本科畢業生,一年見習期滿后,考核合格,即可認定助理職稱資格。所以初級職稱對一般人來說沒什么難度,要想評中級職稱就需要努力,一般要有獎項、論文才行,副高、正高還要求技術帶頭人、省級以上獎項等要求。在工資上,一般中級會比初級工資每月多五六百元,副高比中級多六七百元。所以在工資差距上,還是比較大的。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依附于層級制的工資和獎金,形式單一,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服務質量的差異和貢獻的大小,平均分配、人人有份的思想加重人浮于事的弊端,現有的工資構成很難調動工作的積極性。
四、新形勢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強單位文化建設,優化人才服務環境。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是一個單位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源泉,可以體現單位的綜合競爭力。事業單位人才云集,為人才搭建事業成功的平臺,事業成功更能滿足高智商人才的心里需求,使他們在自我奮斗中實現自我價值并和單位事業的發展有機融合。所以優化人員崗位設置方案,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我所通過對現有職能進行再梳理,優化崗位設置方案,明確各崗位對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求和職數配備標準,為有效使用人力資源、競爭上崗和選拔中層干部提供依據,較好地實現了有針對性地開發人才,提高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合理利用率。
2、建立科學的工作考評體系和獎懲制度。
事業單位大多是技術型、知識型的工作崗位,崗位有特定的技術要求,崗位間也有差異,對特定崗位的工作職能、崗位條件、工作效能進行科學可量化的考核,引入公平的競爭機制,實現公正客觀的績效評價,建立健全考核和獎懲激勵機制,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自覺主動采取積極措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從而激發全員干事創新的積極性,提高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效能。我所結合現狀和擔負職能及人員構成,深刻剖析原有考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完善了一整套人員考核和獎懲激勵機制。采用創新評價方法,對于在工作中業績突出、考核結果排名靠前、群眾普遍反映較好的人員,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給予獎勵。精神層面的獎勵包括通報表揚、評優、表彰先進等,物質層面的獎勵包括職務晉升、提高年度績效即勞動報酬等。通過執行考核和獎懲激勵制度,使人員薪酬所得能夠真正體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同時實現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激發全員工作積極性,增強全員競爭意識的目的。
3、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合理選人用人機制。
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和選拔制度,規范人員培訓工作。針對不同的崗位特點,提升崗位適應度,加強和規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工作,能夠使事業單位更加合理地利用人力資源并有效增加單位效益。近年來,我所根據職工的不同能力和特點結合工作實際需要,“量體裁衣”式地定制和實施培訓計劃,對單位人員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力度逐年加大。我所創新培訓模式,采用脫產培訓與實踐培訓相結合、專家講座與網絡自學相結合等多種模式,提高職工道德水平、職業操守、團隊精神、專業技術水平和適應工作能力,真正使職工通過培訓不斷充實自己,學到本崗工作所需知識。
做好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對建設高素質、有活力的事業單位隊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切實轉變思想觀念,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改革創新。做好新時期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改革創新,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探索有利于人才發展的方法,推動我國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怡.新形勢下做好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思考與實踐——以天津市質量管理研究所為例.辦公室業務.2017年22期.
[2]郭燕.如何有效激勵事業單位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經濟師.2012年4期
作者簡介
張露(1984.8—),女,漢族,大學本科,邯鄲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人事管理、檔案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邯鄲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