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巖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我們只有把寶貴的紅色基因傳承好、弘揚好,不變質不變色,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才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讓偉大的中國夢強軍夢藍圖成真。
紅色基因是革命前輩走過的“路”,留下的“影”。無論是南昌城頭的槍聲,還是井岡山上的扁擔;無論是長眠雪山的“軍需處長”,還是閃亮草地的“金色魚鉤”;無論是強渡大渡河的“第一船勇士”,還是上甘嶺坑道里的“一個蘋果”……他們無不凝結著我軍寶貴的精神品質。這些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的印跡,是信仰的種子、精神的譜系,共同構成了人民軍隊的筋和骨。紅色基因,是我黨我軍在長期奮斗中錘煉的先進本質、思想路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其中,聽黨指揮的政治血脈、人民至上的階級血統、敢打必勝的軍人血性,構成了我軍紅色基因的核心內容。紅色基因是我軍在九十多年風雨歷程中積淀形成的,凝結著我軍寶貴的精神品格和歷史經驗,是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和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我軍區別于其他軍隊的鮮明特征。我們要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靈魂工程、固本工程來看待,始終保持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強化教育引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傳承紅色基因首先要掀起一股頭腦風暴。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就是要在深化理論武裝的過程中抓好我黨我軍性質宗旨、光輝歷程、優良傳統、職能使命教育,著力培養 “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聽黨指揮是紅色基因的精髓,教育中要堅定官兵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自覺自信,打牢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強化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意志,使紅色基因的傳承更具時代性。新時代,在強軍興軍新的征程中,必須結合新的歷史特征,結合時代特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凝心聚魂,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加強黨史軍史教育。
習主席反復告誡全黨: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因此,我們必須深化對黨史軍史的學習研究,廓清歷史迷霧,回擊錯誤思潮,清除思想雜音,捍衛紅色基因的純潔性。我黨我軍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斗爭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銳意創新的發展史,蘊藏著豐富的紅色資源,需要我們組織力量進行深度挖掘、系統清理、有效整合和全面展示,提煉紅色精神內核;要牢牢抓住黨史軍史這個紅色家譜,引導官兵讀史增智、立學史勵志、悟史思責、以史鑄魂。運用紅色基因、強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歷史必然性的認知,揭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歷史必然性。我軍是黨在革命斗爭中一手締造的,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承擔著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我軍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黨旗引領軍旗、軍旗緊跟黨旗,絕對服從黨的領導的歷史。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軍隊才能發展壯大。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人民軍隊。
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就是要持續抓好黨史、軍史、革命史的學習,把紅色精神的教育宣傳融入部隊日常學習教育、文化活動中,發揮紅色精神在提振官兵精氣神上的重要作用。要注重把了解紅色歷史與觀看主旋律影視劇結合起來,幫助官兵從光榮傳統中汲取精神營養,從英雄模范身上傳承奮進力量,從歷史啟迪中感悟人生價值;注重把紅色故事講生動、講深刻,讓官兵既成為紅色精神的傳播者,又成為紅色精神的踐行者,在紅色氛圍中得到思想和品格熏陶。
三是激活傳統資源。
紅色基因深蘊于紅色文化之中,打造全方位立體化、不間斷的紅色文化傳播平臺,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途徑。創建紅色基因庫。當前,青年官兵的思想活躍,單純的理淪灌輸不容易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開展主題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將教育內容與實地參觀相結合,利用駐地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選擇最適合教育內容、最能烘托教育氛圍的空間作為實踐性教學基地,不斷深入發掘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的時代價值,不斷汲取時代精稀的精髓,為官兵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筑牢精神支柱;構建資源豐富的紅色基因庫.,讓官兵在直觀感受中體味信仰、忠誠、奉獻的味道,進一步激發官兵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熱情和信心。在傳承紅色文化的進程中,我們要瞄準青年官兵的心理特點,將知識性和娛樂性有機融合,運用先進技術,力爭使以往枯燥單一的理論宣講變為鮮活的圖片、影像,甚至變為動漫、游戲,讓歷史變得更親和,讓理論變得可觸摸。特別是要開發和利用新的網絡平臺和網絡傳播形式,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正能量和紅色文化的平臺
“種上莊稼最能除雜草。”培育紅色傳人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立德樹人的基礎,抓住理論武裝這個根本、突出黨史軍史這個主課、強化情感體驗這個關節、用好信息網絡這個陣地;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適應新時代官兵特點,找到紅色基因的嫁接點,發掘紅色基因的生長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爭當紅色傳人,使其成為每名官兵的人生底色。
(作者單位:武警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