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軍杰
摘 要: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內容包括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王若安全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是實施一切教學活動和管理活動的前提,是高校工作正常開展的基本保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日趨復雜化,出現了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安全管理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對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對策和方法,希望對高校開展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安全管理;管理機制;安全文化
一: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意義
安全是保障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基礎,是一切活動的基本保障。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是提升大學生安全素質,培養大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健康的心理狀態,創建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順利完成學業的基本保證,避免安全事故的侵襲的有力手段。近年來,高校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高校與外界交往越來越頻繁,社會問題與學校內部問題,學生自身問題愈加突出,這就增大了高校的開放程度,加大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對大學生進行安全管理,更好的預見安全問題,盡量降低安全問題帶來的損害,有序保障校園治安穩定和教學管理工作的平穩進展,實現校園的和諧穩定。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頻發,對社會、學校、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傷害。因此,大學生安全管理極為重要。現階段,許多大學生經理的挫折比較少,抗壓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對比較差,開展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還能提高其抗打擊能力,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大學生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一)大學生主要特點
大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身體機能和心理素質不斷發展,卻尚未完善,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時期。他們情感豐富、思維活躍、充滿好奇和求知,但情緒波動、意志不堅、缺乏社會閱歷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容易受到各方因素影響。他們出于興趣,開始尋求各種有趣的事物,出于利益,他們驅逐于各種目標。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他們很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社會現象、社會言論等不良因素影響,例如,部分學生陷入校園貸,傳銷行列,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淵。在多元文化影響下,他們的思維更加前衛、思路更加開闊、想法更加個性,他們容易沉浸于自己的“博學多才”,不聽從家長、老師的忠告,但他們往往缺少對事物的敏銳觸覺,容易感情用事,最終自己深受其害。
(二)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不可否認,絕大部分的高校重視安全管理工作中,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此同時,安全問題頻出:學生失聯、陷入高額貸款、誤入傳銷等非法組織、自殺等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由此可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繼續拓展安全工作的內容和深度。高校對安全管理工作重視程度尚需提高。部分高校并沒有將安全管理工作納入常規的課程教學體系,缺乏統一教學任務的安排和計劃,使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大多數高校的安全管理教育缺乏系統的安全教育體系。安全教育工作僅僅由某一職能部門承擔,其他部門置身事外,沒有形成齊抓共管和教育合力。從而導致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的隊伍建設力度相對單薄,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性大大降低。同時,安全管理教育手段陳舊,方法機械、教育內容難以激發學生共鳴。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領導體制、制度建設、統籌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建立長效機制。
(三)高校周邊環境復雜,存在較為復雜的安全隱患
“大學校,小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各類商業活動滲透到大學周邊,使高校周邊環境日趨復雜,為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KTV、電影院、旅館、網吧、娛樂城、大排檔等成為大學生安全工作的重要隱患。復雜的環境在助長他們非理性消費的同時,不少學生無心上學,甚至染上許多社會不良風氣,如:疾病傳播、未婚先孕等等,此外,因部分設施無證經營,安全措施不完善,也導致大學生安全事故頻發,如食物中毒,火災,盜竊等等。
(四)網絡化背景下校園安全存在的問題
網絡普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高校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的挑戰。大學生已經成為了QQ、微信、美團、攜程、校園貸等軟件的主要群體。互聯網給大學帶來便利便捷,也對大學生造成了威脅。如校園貸。這些不法平臺,利用大學生涉世未深,設計各類針對大學生的借貸陷阱,讓人防不勝防。一旦陷入校園貸,輕則負擔高額利息,重則被迫退學,失聯甚至自殺,成為大學生安全工作的重要隱患。
(五)校園內自身安全問題
現如今,大學校園不再封閉,前面向社會開放。一些不法分子將大學生視為他們的目標。校園內盜竊、打架斗毆、聚眾鬧事時有發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許多學生消防意識淡薄,校園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也有高校食堂監管不到位、管理不當、盲目追求經濟利益、食材把控不嚴,衛生狀況堪憂,出現食物中毒事件;學生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等不斷加劇,加之情感問題等,導致大學生自殺事件時有發生……
三:大學生安全管理對策與方法
(一)加強對大學生安全工作的重視
高校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問題頻出,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重視。包括學校領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任課教師、輔導員、后請集團和學生自身。加大對安全工作的資金支持,切實解決安全工作中的教師課時補貼,教育教學活動資金問題,為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這樣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才能沒有后顧之憂,加大資金投入是全面提高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和安全管理隊伍
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進行規范。因此,高校要健全制度建設,形成多方合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齊抓共管。高校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管理部門、安全保衛部門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而且要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安全教育隊伍,安全教育宣傳,安全管理、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相互作用,促進安全管理工作形成長效機制。把安全管理工作和履行安全教育責任作為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激發教職工對安全管理工作的熱情,使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
(三)改善安全管理的方法,豐富安全管理的內容
機械的管理方法,老舊的教學手段已經無法引起大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改變傳統的管理手段,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提高學生的認同度和關注度。比如采用多媒體進行安全教育演練、聘請行業相關專家進行火災事故安全知識講座和逃生演習,開展相關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還要根據時代特點和地域特點,更新安全教育內容,可以引入一些實時事件,讓學生對安全工作引起重視,對新興的安全問題有所認識,提高敏感度。
(四)營造高校安全文化氛圍
努力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保證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高校加強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檢查和維護,并注重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加大管理教育力度,讓大學生充分參與到校園安全工作建設中來,在學校、教師與學生的長期創造和傳承中逐漸形成安全校園文化氛圍。
(五)關注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健康心理的養成
一味攀比和追求潮流讓部分學生陷入了校園貸,激烈的社會競爭無形中加劇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心理負擔、人際關系和就業壓力,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抑郁、精神分裂、打架斗毆、自殺等惡性事件。為此,高校應充分重視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針對各類心理問題,建立心理咨詢室等干預中心進行心理疏導。
(六)利用現代高科技,改善校園治安
新時代,大學校園面臨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各種各類不法分子運用互聯網等手段,進行層出不窮的詐騙等傷害,對學生的身心構成極大的威脅和傷害。為此,結合現代高科技改善校園治安已經是大勢所趨,比如電子門禁系統、人臉識別系統等,全方面,多角度保障校園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宋彬.加強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C].《中國科技縱橫》 -2018年14期
[2]王偉 賈紅果 高華 李振.高校學生行為安全管理的動力學分析 [C].《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5期
[3]蘆丹 涂佳.基于新時期下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研究 [C].《科學咨詢》-2018年22期
[4]唐碧華 姚遠 朱淵;加強大學生安全管理的意義與對策 [C].《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3期
[5]張正立 大學生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實踐研究[C].《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10期
(作者單位: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