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谷雨中心小學 重慶 404026)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認為核心素養包含了自主發展、文化基礎以及社會參與等三個基本板塊。雖然這些維度都和數學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可是以下幾個層面和數學之間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系。

圖1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人文底蘊當中涉及到了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我國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數學從產生到今天,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例如,圓周率,九章數學,這些數學知識都是古代人民對于數學知識所進行的探索。目前,家長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注重數學文化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使得學生能夠系統的掌握古代數學教學成果。[1]
審美情趣是教育的核心內容,數學教學中也存在著數學美。數學不單單是一種符號,同時也是一種簡練、抽象的美,更是圖形、對稱的美。數形結合思想當中蘊含了美,簡單和復雜也都是一種美,數學美貫穿在數學的多個層面。比如X很美,因為它能夠代表所有的數。如果使用文本的方式來描述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可能會有幾萬字,但是如果使用數字來描述,那么只需要一個圖表都能夠體現出來,這就是數學所存在的獨特美感。[2]
數學精神當中蘊含了理性思維、批判質疑以及探究精神。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候,能夠充分的表現出數學科學精神。作為尊重事實的思維,理性思維更加追求實事求是。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教師要指導教師求真,把數學作為標準,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性格以及態度。通過數學學習,學生可以確立理性思維,做事情更加富有條理。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思想逐漸發生轉變,教師需要重視數學教育本身的價值,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需要將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妥善解決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暴露出的問題,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的同時,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小學生具備了核心素養,就能夠深入的探究知識,并逐漸在腦海當中產生理論知識體系,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認識分數》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羅列分蛋糕以及剪繩子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的闡述知識點,學生在結合生活實例的時候,可以快速的理解分數含義,構建和分數有關的數感。通過反復學習,學生能夠自主使用分數來解決生活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學生使用數來表現數量,完成數感之間的融會貫通,推動學生產生核心素養。
小學生具有活潑的個性,對于周邊事物會產生濃厚的探究欲望,更加愿意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數學教師要妥善使用小學生這方面的特征,有計劃的社會能夠增加游戲活動的相關內容,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保證課堂氣氛的活躍,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游戲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培養數學素養,深刻感受到數學教育價值。比如,在《6的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背誦乘法口訣,然后在加強記憶的環節當中,教師能夠以教學內容為依托,創設游戲形式,并且在游戲當中師生使用共同打手勢的形式來判斷對錯。利用這種游戲手段,能夠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有機結合,使得教師授課模式和學生的主動參與融合在一起,更好的展現出數學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靈活掌握運算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構建高效課堂。[3]
數學技能與理論知識當中所包含的數學素養非常的豐富。數學知識中涉及到的法則、公式以及定律等,學習這些基礎知識可以幫助小學生建設數學主體模型。測量、運算以及畫圖等都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技能。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過程,獲取數學思想方法,在形成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只有構建了相對完整的數學結構,才可以更好的培養其數學創新思維。比如,在《乘法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設置一種教學情境,游樂園當中有一列三節車廂的小火車,每一節車廂能坐五個小朋友,那么一列小火車一共可以坐多少個小朋友?學生會按照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以及加法算式進行對照,感受乘法意義。在知識以及技能形成的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階段,教師需要充分的使用思維創新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科意識,深入挖掘學科價值,將學生作為核心,開展更廣、更深,聯系更加緊密的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力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