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學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本文通過創設情景課堂、強化閱讀教學、開展實踐活動以及完善個性學習四個方面探討了高中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旨在為教師提供理論性的參考意見,從而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英語教學;英語
由于信息技術具有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快捷性以及直觀性,目前已經被廣泛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僅能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流程,還能實現資源的共享利用,便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預習和復習,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操控性,因此,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是當前形勢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創設情境課堂
傳統的英語課堂以教師理論型講解為主,內容過于枯燥乏味,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厭學心理,達不到滲透知識的目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要求教師通過創建情景課堂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而信息技術起到的作用則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景氛圍。教師在設計情境主題時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先制定教學計劃,再制作相關情境的教學課件,可以是文字圖片、也可以是視頻音頻,以外研版教材中《Music》一課為例,教師先播放介紹同學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對這一課涉及的知識點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利用課件圖文并茂的講解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再選取幾名同學以交流對話的形式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也可以在備課階段將近期流行的音樂素材收集并導入到課件當中,隨機選取一首讓學生們用英語來探討音樂的風格、聽眾喜愛程度等,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英語教學的趣味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由于中英文化差異較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又缺少英語的語言環境,很容易使知識的學習過于機械化,在應用上存在障礙。教師要針對這一情況利用多媒體技術介紹中英文化背景,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英語的實用性。以打招呼為例,我國喜歡問“吃了嗎?”,西方國家喜歡討論“Whats the weather today?”這是由于英國的天氣多變,用談論天氣作為聊天的開場最合適不過。再如我國說像牛一樣辛勤,英語中常講work like a horse,意思是像馬一樣勞作,中文說身體狀如牛,英語中則是“as strong as a horse”,中國的牛和英國的馬是相對應的,西方多用馬來耕田勞作,而中國的馬在早期多用于戰爭。通過課件展示這些內容可以使學生掌握英語和漢語使用的不同之處,避免使用時出現錯誤。
二、強化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新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閱讀技巧,還要增強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鼓勵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技術來完善學習結構。
眾所周知,語法知識是英語中最為復雜難懂的部分,由于其概念過于抽象,且各種詞匯名稱相似,致使很多學生在學習和應用時容易混淆。教師要利用新課程中提出的大閱讀概念,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成語法部分的滲透。以冠詞的復習為例,教師可以將冠詞內容整理成課件,使知識板塊更為系統和直觀,讓學生針對課件中的內容自主梳理知識點,再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拓展延伸。比如引導學生使用電子設備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能大致了解到冠詞的應用條件,還可以讓學生在相關學習平臺上自主查詢冠詞的使用方式,通過閱讀來獲取冠詞的概念和使用規律,年月、節日、三餐、季節、球類和星期等詞匯前不能加定冠詞“the”,這些知識點都涵蓋在閱讀當中,只有通過閱讀量的積累才能逐漸形成語感,而信息技術在其中的作用就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幫助其完成知識的自主學習過程。
三、開展實踐活動
英語學科是理論與知識的結合,傳統的教學以理論的灌輸為主,學生缺少實際應用能力,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在日常環境中缺少語用環境,學生很難在課后受到熏陶提高英語能力。因此,教師要展開英語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辯論、演講、競賽、主題班會等,以辯論為例,教師在選擇題材時既要與教材內容貼合,又要具有一定的爭議性,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資料的搜集處理、整合歸納并用于支持自己的論點,論點要明確且經得起推敲,案例要符合主題要求。
四、完善個性學習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就是說不同的學生英語基礎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由于課堂形式屬于一對多,教師只能顧全大局,掌握大部分學生的節奏,對于一些知識消化吸收較慢的同學盡量在課后指導,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因材施教,且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缺少獨立學習的機會。
首先,學生要通過課件對接下來要英語課程提前預習,教師可以先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通過自學來完成作業習題。其次,在上課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預習反饋來側重教學點,突出疑點部分的講解,減少了傳統教學體系中為了突出重點浪費的大量鋪墊時間。最后,在課后復習時學生可以反復觀看不夠明確的知識內容,使學習更有針對性。在考試之前還可以再鞏固一遍課件內容,加深對重點知識的印象。除此之外,還可將學習內容導入到電子設備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局限,使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完善知識結構。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使用信息技術充實英語課堂時,不能過于形式化,既要與教材內容吻合,也要滿足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配合英語教學更好的展開。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還要不斷研究信息技術的功能,真正實現高中英語課堂的信息化轉變。
參考文獻
[1] 丹增格列.讓信息技術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插上翅膀[J].學周刊,2016(33):207-208.
[2] 陳佳.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 2016(11):165-166.
作者簡介:嚴寒(1989.01- ),女,四川成都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與英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