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云
隨著我國的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品不斷提升,隨著人們需求的上漲和國家政策的扶持,母豬養殖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母豬養殖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的養殖戶經濟收入提升以及地區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進行母豬養殖,缺乏母豬養殖技術的養殖戶也越來越多。由于盲目飼養,使母豬的死亡率和仔豬的存活率都受到負面影響,對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技術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可以為母豬養殖戶提供一些參考。
一、 確定適宜的飼養方式
(一) 逐漸提高的供料方法
在飼養過程中,針對初產母豬以及哺乳期配種母豬,養殖戶可以通過逐漸提高的供料方式進行飼養,根據母豬懷胎的體重情況來制定科學的營養供給,重點提升飼料中蛋白質和礦物質的補充,從而更好的提升母豬的營養水平。
對于初產母豬和哺乳期配種的母豬, 可采取 “逐漸提高” 的供料方法。 飼料中的營養水平應根據胎兒的體重增長而提高, 尤其是增加蛋白質和礦物質的供給, 提高營養水平。
(二) 前低后高的供料方法
在對配種前體況保持良好的經產母豬進行飼養時,可以采用前低后高的供料方式。在母豬處于妊娠前期時,由于胎兒較小,母豬自身體況又良好,繼續按照配種之前的供料進行營養補給,就能夠很好的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而在妊娠后期,由于母豬胎兒開始進入快速生長的時期,所以需要的營養物質逐漸增加,在這時就需要增加供料中的營養配比,從而更好的保證胎兒發育。
(三) “高—低—高” 的方法
高低高的供料方法主要是針對斷奶后膘況較差的經產母豬,在對這個階段的母豬進行供料過程中,應該充分增加供料營養配比,從而更好的幫助母豬進行產后恢復,待母豬恢復之后再進行標準供料進行飼養。在母豬妊娠達到80d之后,養殖戶需要再次提升供料的營養水平,從而保持母豬體況的平衡。
二、 合理供給營養
(一) 配種前營養供給
在母豬配種之前的生長階段,能否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飼養對母豬的形體以及繁殖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母豬進行配種之前,養殖戶應該杜絕使用對母豬繁殖存在影響的相關飼料,盡量選擇能夠促進母豬骨骼和肌肉生長的營養型飼料進行未央,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青飼料和干粉料來完場飼養。在此基礎上,養殖戶還需要隨著母豬的生長發育不斷對飼料的營養配比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保證母豬的生長和發育。
(二) 配種后妊娠前期的飼料營養
母豬的妊娠前期通常為配種后的30d內,在這個時期中,養殖戶對于飼料的質量應該重點關注,提高精料的比例,不能使用發霉變質或者其他有害飼料進行飼養。在進行飼料營養配比的過程中,應該將供料中的蛋白質保持在14%以上,并于母豬配種3d之后投入使用,從而更好的保證胚胎的存活。另外,也可以在母豬的供料中添加適當葉酸,從而更好的提升產仔數和仔豬的存活率。
(三) 配種后妊娠中期的飼料營養
在母豬飼養的妊娠中期,養殖戶的飼養重點應該放在保證母豬胎兒的正常發育并為母豬提供足夠的營養儲備,為了更好的達到這個目標,農戶可以適當增加母豬的采食量,為母豬生產提供足夠的營養儲備。在母豬妊娠達到83d以上的時候,通過提升母體營養儲備水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仔豬出生時重量,需要養殖戶自行進行供料的調整。
(四) 配種后妊娠后期的飼料營養
母豬的妊娠后期也是母豬臨產前的一個月,在這個時間段,養殖戶需要更多的提升供料中的精料占比,減少青綠飼料或者青貯料。從而為母豬提供更充足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從而更好的滿足胎兒生長的需要。在進行供料的過程中,養殖戶應該將每日蛋白質供應量控制在120g以上,并在此基礎上添加一定量的鈣和磷,為仔豬生長和母豬生產提供更好的條件。
三、 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一) 保持圈舍衛生清潔
在妊娠母豬的飼養過程中,養殖戶應該更好的保證圈舍的清潔和衛生,保持圈舍內的空氣流通,同時細致的進行消毒和疾病預防等工作,從而更好的減少母豬發生病害的幾率。另外,在母豬進行配種前和妊娠中期應該對其進行藥物驅蟲。在進行豬體清潔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使用溫度過低的水進行沖洗,盡量通過溫水沖洗的方法來避免母豬患病影響泌乳能力。
(二) 適當運動
妊娠母豬的同樣需要適當的運動,在妊娠初期,為了迅速恢復母豬體力,養殖戶需要讓母豬吃好睡足并減少其運動,但是當進入妊娠中期的時候,應該盡量讓母豬進行一些自由活動,直到距離生產7d左右的時間再停止運動,從而更好的保證母豬的身體狀態。
(三) 要做好防寒防暑工作
在母豬的妊娠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會對妊娠造成一定的影響,需要養殖戶重點進行管理。在冬季妊娠的過程中,應該加強防寒保暖,通過增加草墊并做好防風措施的方式,減少母豬由于感冒等疾病引起的胚胎存活率下降或者流產。在下級妊娠過程中,需要養殖戶充分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通過灑水、清洗豬體、東風等方式防止高溫對母豬的妊娠造成不良影響。
(作者單位:731800 甘肅省臨夏縣農牧局安家坡東鄉族鄉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