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香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養生和天然藥物成為人們保持健康、保證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中藥材的品質對中醫養生和治療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近些年不斷有中藥材品質問題被媒體爆出,嚴重影響了中醫治療的效果和效率。中藥材的品質如此重要,我國想要保護中醫體系、發揚國粹、掌握參與國際競爭的強有力武器,就必須從中藥材的種植環節開始緊抓技術、工藝和質量。
1. 我國中藥材種植存在的問題
1.1 種子種苗標準化不高
我國中藥材產業中,種子種苗的標準化程度始終不高,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國目前尚未對中藥材種子種苗進行專業管理,中藥材種子種苗被列入農作物和林木范圍,管理專業程度不高,管理效果欠佳;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國對中藥材種子種苗的管理尚未有統一標準,300余種主要種植中藥材和更多正在馴化的中藥材中,只有人參、板藍根、黃芪、甘草等寥寥幾種具有國家標準。
1.2 中藥材馴化種植盲目
我國中藥材大規模種植起始于建國后,絕大多數本土中藥材和外國、外地藥材都需要進行人工馴化后才可進行產業化種植,中藥材的馴化效果在不同品種、生長需求的中藥材身上有較大區別,其中適應性強、分布范圍廣的中藥材對氣候、生長環境、土壤肥力等要求不大,異地種植后品質差異較??;有相當部分的中藥材對氣候條件、生長環境、土壤肥力、伴生植物要求較高,盲目進行馴化種植不僅有可能導致品質下降,甚至有可能導致中藥材出現異化,嚴重影響中成藥和中藥材飲片的質量和效果。
1.3 產業監管不到位
目前我國中藥材產業中并不能形成清晰的產業鏈條,中藥材種子種苗由農林部門管理,中藥材交易有工商局管理,中藥材飲片加工、中成藥生產由藥監局管理,一條中藥材產業被迫分割成多個區域,沒有形成全過程監管。中藥材種植完成后由種植戶自行進入市場交易,藥品生產廠家沒有固定的中藥材來源,中藥材種植戶收益不穩定、科技程度低,中成藥、中藥飲片的品質不穩定,難以形成產業經濟優勢。
1.4 種植過程科學化程度低
我國中藥材種植過程中的科學化程度較低,首先是農藥殘留問題,這是同仁堂、云南白藥等大品牌企業的產品中都存在的現象,不僅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的品質受損,用戶健康同樣受損;其次是中藥材種植戶專業程度低,種子種苗不過關、農藥使用超標、違規使用激素、采摘時機錯誤等種植問題導致我國中藥材難有過關的、穩定的品質;然后,中藥材加工、中成藥生產企業和種子企業僅關注企業經濟盈利,對科學研發、研究的投入量少,,而農業科研部門、中醫藥管理局、高校的科研資金較少,種植量較少,難以形成規模對當前的中藥材種植市場進行引導。
2. 優化我國中藥材種植問題的對策
我國中藥材產業中的混亂從本質上來看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科學研究程度不足,二是監督管理力度不足,筆者認為應當從這兩方面進行優化。
2.1 做好監管工作
中藥材種植的監管工作主要從種子種苗、農藥、違規藥品、采收、成品品質五個方面入手,第一,我國已經在逐步進行中藥材種子的質量分級,為中藥材種子種苗劃分標準,這一工作進程需要加快,盡快為我國中醫藥使用奠定較為完整的基礎,為我國中藥材標準成為國際化標準做準備;第二,要做好農藥殘留問題的處理,一方面監督中藥材種植戶的農藥使用量,另一方面監督成品的殘留問題,對農藥殘留量超標的藥材進行限制,最大程度上杜絕中藥材市場以次充好的問題;第三要控制違規藥品,例如激素,中藥材積累藥性需要大量的時間、光照、溫度,激素的使用會導致中藥材生長成型卻欠缺藥性,影響中藥材品質;第四,中藥材的采收必須在規定時間、規定季節,違規采收會導致藥性的缺失;第五,相關部門要對藥材加工生產廠家進行有效管理,杜絕質量、安全、技術不過關的中成藥進入市場,一旦發現藥品質量問題即刻展開清查工作。
2.2 做好科研工作
我國科研一直以高校、科研單位的課題方式進行,這樣的形式雖然保證了科研的成功率,卻較容易形成重復,筆者認為中藥材的科研工作應當更多的引入企業,提高企業的科研能力,提高科學成果的轉化效率。中藥材經營企業應當固定藥材來源,與中藥材種植地區政府簽訂穩定合同,例如縣政府、鄉政府,對中藥材品質進行明確要求,穩定企業產品品質也提高中藥材種植的質量。在中藥材馴化和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對品質的保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模擬環境馴化種植,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原址種植,避免中藥材品質大幅度下降。
綜上所述,想要提升中藥材的品質,相關人員必須從選種、育苗、種植、管理、采取等環節提升中藥材的品質,推動我國中藥材產業鏈發展,有效提升我國中藥材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為人們提供有效的養生藥材,為中醫治療提供優質的藥品,盡量避免“方對癥、藥不靈”的窘境,杜絕低品質中藥導致降低療效甚至加重病情的情況。
(作者單位:746000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中藥材技術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