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凌菊

我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農業生產技術及水平不斷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提高,玉米秸稈還田技術逐漸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之中,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優化土壤結構,為種植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機物。近些年來,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小麥種植上的應用提高了小麥的質量及產量,促進了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本文主要針對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作用以及該技術在小麥種植上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進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作用能夠在小麥種植中得以充分的發揮。
1 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小麥種植中的作用
1.1 提供營養成分,優化土壤理化性質
在玉米秸稈中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鉀、鈣、鎂、氮、磷等多種營養元素,因此,在利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應用到小麥的種植之中時,可以為小麥的生長提供大量的營養成分以及有機物質。除此之外,通過玉米秸稈的利用可以使得小麥種植土壤的孔隙度得以有效的增加,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促使土壤之中發生微生物作用,從而產生腐殖酸,在土壤中腐殖酸可以和鎂、鈣結合而形成腐殖酸鎂及腐殖酸鈣,進而合理的優化種植土壤的結構,增強種植土壤的滲透性,促進小麥的生長。
1.2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在玉米秸稈之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在這種環境中,微生物的生長可以得到充分的能源,從而增強微生物的活性與生長數量,種植土壤中的細菌及真菌含量增加可以促進土壤中的微生物逐漸由細菌型轉向真菌型,除此之外,隨著微生物活性的增強,土壤之中的酶活性也會隨之提高,進而使得小麥種植土壤中的纖維分解及硝化作用得到明顯的增強。
2 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小麥種植中的應用
2.1 控制好秸稈還田的數量
在我國的農業種植上,玉米是主要的種植農作物,在我國農業的農作物種植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由于玉米種植量極大,產生的玉米秸稈也非常多,如果不能對其合理的利用,在大量焚燒的過程中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通過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則有效的對玉米秸稈進行了充分的利用。在部分玉米的種植地區,受到當地土壤條件的影響,使得玉米秸稈的還田時間與玉米的播種期相近,在此過程中,則不能利用太多的玉米秸稈。然而在一些土地肥沃的地區,由于玉米秸稈的還田時期與玉米的播種時間間隔較長,則需要增加玉米秸稈的還田數量,根據不同地區種植的具體情況,實現玉米秸稈的一次還田。
2.2 提高土地的質量
通常情況下,在剛粉碎的玉米秸稈中的含水量較高,如果將玉米秸稈長期埋在地下,則會使得秸稈的水分逐漸降低,影響土地的質量,因此在利用其進行秸稈還田時,則必須要及時對土地進行翻種,從而促進玉米秸稈在土地中的腐解。在實際的翻種過程中,應該利用大馬力的機械將具體的耕作深度深入到二十厘米以下,之后將玉米秸稈進行粉碎處理。
2.3 提高秸稈的粉碎質量
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對于玉米秸稈的粉碎主要是利用聯合收割機進行秸稈的獲取與粉碎,在機械化施工的運用過程中,主要是由人工進行操作,因此,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操作人員必須要充分理解機械的使用說明,科學施工。為了保證玉米秸稈可以被農用機器充分均勻的粉碎,則應該在耕地前期利用人工將較長的玉米秸稈清除。
2.4 提高播種質量
在利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進行小麥的種植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播種的質量,首先就要確保機械的選擇合理,通常情況下,圓盤式開溝播種機可以有效的提高播種質量;其次,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離不開水分,因此,必須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播種質量;最后,對小麥播種及時進行查苗補種工作也是提高播種質量,促進小麥提高產量的關鍵。
2.5 補充氮肥
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肥料的及時補充必不可少,利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則一定要注意及時的補充氮元素,在微生物對玉米秸稈進行分解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氮含量,與此同時,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也離不開氮元素的補充,因此,必須要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及時補充氮肥,避免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使用過程中,微生物與小麥苗之間出現相互爭奪氮元素的情況而影響小麥的正常生產。
2.6 防治病蟲害
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病蟲害,玉米秸稈在使用時會攜帶一定的病原菌及蟲卵,直接進入到小麥的種植土壤之中,進而導致小麥的種植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除此之外,由于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使用不當,在掩埋過程中,深度不夠,也會使得病蟲卵的成活率提高。因此,在使用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小麥種植中必須要加強對病蟲害的重視,適當選用藥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促進小麥的順利生長。
3 綜上所述,玉米秸稈還田技術在小麥種植中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種植效果,促進小麥生長的質量以及產量得以提高,然而在應用過程中必須要綜合實際的種植情況,充分考慮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防治,促進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發展。
(作者單位:713800 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蔬菜工作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