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剛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各行各業都在科技的影響下有了很大的發展,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農業也不例外,各種高產量的種子不斷被研發,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新型種子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就是緊湊型玉米,由于緊湊型玉米的特性使得農戶可以在種植過程中增加單位面積上的植株數,使得整體產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為了更好的發揮緊湊型玉米的特性,提高我國玉米產量,掌握關于緊湊型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過對緊湊型玉米的特性進行闡述,并為緊湊型玉米高產栽培理論和技術提出幾點建議。
一、 緊湊型玉米的特點與特性
要更好的認識緊湊型玉米的特點,首先需要認清緊湊型玉米的定義,我國的玉米品種按照葉片與莖干夾角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其中平展型為最普通的玉米品種,而緊湊型和半緊湊型則是雜交培育的品種。我們所說的緊湊型玉米品種,指的是果穗以上的葉片與莖干之間的夾角不超過250,使得整個葉片呈現直立或者上沖的狀態,玉米植株的中部葉片較長,上下部葉片較短,整體植株呈現出菱形。
相比于傳統的玉米品種,緊湊型玉米最大的特點在于葉面系數較大,通常情況下可達到傳統玉米品種的1.2-1.5倍。這個特性使得緊湊型玉米進行光合作用的效果是非常強的,也是緊湊型玉米適宜密植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緊湊型玉米的葉面特性,使得緊湊型玉米通常都具有較高的倒伏抗性,這為農戶的種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由于其優秀的光合作用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倒伏能力,使得緊湊型玉米在提升產量的同時,對于玉米的質量也有一定的提升。
二、 緊湊型玉米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一) 選種技術
緊湊型玉米作為一種雜交新型玉米品種,在種植的過程中,選種是非常重要的。農戶應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環境因素,綜合進行考量,從而選擇更加合適的緊湊型玉米品種,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提升玉米的產量。在選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單要了解品種的優勢以及特性,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的品種,在選定品種之后種子的純度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為了更好的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應該選擇純度在98%以上的玉米種子進行種植,減少因為種子純度過低而影響產量質量的情況。
(二) 密植技術
在種植緊湊型玉米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緊湊型玉米的特性,科學的進行密植技術,從而更好的增加單位面積的玉米產量。目前我國還存在一部分農戶,由于對種植技術掌握不夠到位,單純想要依靠好的品種來增加產量,在種植緊密型玉米的過程中沒有采用合理的密植技術,用常規的種植發方法來進行種植,使得緊湊型玉米的特性并沒有得到發揮,不單無法有效提升玉米產量,甚至可能出現產量下降的情況。為了更好的避免這種情況,農戶在進行緊湊型玉米種植的過程中,以大穗型品種為例,在種植過程中應該將密度控制在7.6-8.5萬株/hm2,在這樣的種植密度之下,可以充分的應用緊湊型玉米的特性,從而將產量提高到普通品種的1.3倍以上。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種植的過程中,要盡量保持玉米植株保持蒸汽,從而最大程度的利用資源。
(三) 水肥施用技術
選擇緊湊型玉米進行栽種的過程中,由于單位面積中的種植密度較高,使種植過程中的水肥管理變得非常重要。能否給種植的玉米提供充足的營養,將會直接關系到植株的長勢以及最終的玉米產量和質量,從而影響農戶的經濟收益。為了保障緊湊型植株的生長,需要農戶將耕地的土壤肥力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正是水肥管理的目的所在,在使用水肥的過程中,建議農戶采用有機肥和無機肥搭配使用的方法,盡量將耕地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保持在1.5%以上,氮元素和磷元素分別保持在0.15%和0.2%以上。從而為緊湊型玉米的生長提供充分的供給。在使用水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耕地土壤的保護,減少出現過量使用化肥而引起土壤肥力退化的情況,這樣才可以在保證玉米產量品質的基礎上,實現玉米種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從而保證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
(四) 病蟲害防治技術
病蟲害對于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尤其對于緊湊型玉米影響更為嚴重。枯紋病、大斑病、蚜蟲、玉米螟等病蟲害都是對我國農戶造成很大困擾的玉米病蟲害。如果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沒有科學的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很可能出現絕收的情況,為了更好的避免病蟲害的發生,農戶在種植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以及土壤情況,從而科學的選擇拌種、施肥和噴灑農藥,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更好的提升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一直很高。而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于我國的糧食保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何更好的提升玉米的質量,是我國農業專家一直在探索的一個問題。近年來,我國的緊湊型玉米栽培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相對一些農業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我國的緊湊型玉米栽培新技術在應該用和普及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對于我國的緊湊型玉米栽培新技術的研究依然需要繼續,從而不斷對其進行完善,更好的保證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730700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柴門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