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一、農機維修市場存在問題
2018年,湯原縣擁有農機總動力56萬千瓦,各類農業機械16000多臺套,維修供應網點100多個,從業人員400多人。農機維修網點全部為個體,遍及全縣各個角落。通過對維修網點的調查,多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農機維修網點處于無秩狀態,農機維修點以個體經營為主,有生意就開,無生意就關。部分維修網點無證經營,有一部分維修網點存在無技術等級證經營,修理工無職業資格證書,無證上崗現象較多,不便于監督和管理,農機具的維修質量難以保證。第二、有相當一部分農機修理人員沒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偏低,大多子承父業,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維修新技術、接受能力差,維修質量不高;第三、農機維修點設施簡陋,有些只有電焊和鉆床和常用工具,缺少必要的檢查和維修設施,維修工藝簡單,維修服務質量差。第四、農機維修點只能承擔大中小型農用機械的零修、換件、一般性保養和基本電氣焊、補胎充氣等專項修理,承擔不了大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械和作業機械恢復性修理的維修;第五、不法商販為了追求高利潤,不從正常渠道進貨,公開銷售假冒偽劣農機配件,嚴重地損害了農機使用者的利益,影響了農機化生產。第六、農機維修后服務工作不到位,農機維修后,應該強調跟蹤服務,對修后的農機質量負責,但跟蹤服務的少,容易引進維修糾紛。監管力度不足,導致維修業無序發展。近年來,國家對農機維修業逐步重視,先后出臺了《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農機維修管理規章。但由于多部門管理,互相制約,能管的管不過來,管過來的缺乏強有力法律支撐,造成管不徹底的現象。加之維修管理收費取消,基層農機部門對行業管理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地方農機維修管理科室是兼職,只能做些文字工作,導致農機維修管理市場管理沒有達到一定力度。
二、加強農機維修市場管理的建議
1.大力宣傳農機維修法規。農業部“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和“農業機械維修開業技術條件”的頒布實施,為農機維修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農機主管部門要采取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方法,充分利用電視、電臺、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維修規定”和“開業條件”,大張旗鼓的進村入戶上門宣傳農機維修規定,達到維修人員人人皆知。
2.加強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目前,面對高新技術產品,農機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不能停留在中小型農機具的技術層面上,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的技術結構,面向現代,面向未來,否則將被時代所淘汰。縣農機局應加強農機維修人員技術培訓工作,注重農機維修人員的知識更新。第一,爭取把農機維修人員培訓工作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中;第二,在新機型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對農機維修人員采取送出去或請進來的學習辦法,提高他們的修理技術技能,保證新機型得到正確的修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第三,農機維修人員培訓應與職業技能鑒定結合起來,使他們取得技能資格,更好地就業和創業;第四,農機維修人員培訓應進村入戶,使農民能就地就近學習農機維修技術知識,既方便農民,又可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
3.加強農機維修市場監督。(1)要加強網點證的管理,對無證經營,維修人員無資格證拒不服從管理者,要按照“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給予行政處罰;證照不全和不按時參加年度審驗的,堅決取締, 農機維修主管部門要改進管理機制,變事后處罰為事前監督;(2)搞好聯合執法,農機部門要主動和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聯合,從開業條件前置審批、維修工資格證書、修理設備、檢驗設備和維修質量進行全方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進;(3)及時處理農機維修質量問題,對發生的農機維修質量和服務糾紛,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鑒定,根據鑒定結論確定質量責任,召集雙方當事人及時給予調解處理,保護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4)是及時提供新的技術和信息,主管農機維修技術的業務技術人員,要及時向維修經營者提供新的修理技術信息和工藝規范,督促農機維修網點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確保農機維修水平不斷提高。
4.對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政策扶持。大力扶持一批重點維修企業,提高維修質量,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盡快完成一批農機維修網點的升級改造,發展一批具有先進維修設備、掌握先進維修技能的維修企業,解決高新機具維修難的問題。要重點對油泵油嘴試驗臺、專業檢測設備、大型綜合維修設備等購置予以補貼。
5.有計劃地將農機維修網點加入到農村農機合作社中去。近年來,在國家的惠農政策支持下,我省各地農村紛紛組建了農機合作社。農機維修網點是直接為農機化服務的,如果能以各種形式加入到農機合作社中去,一方面可以擴大其業務范圍,加強其服務能力,改善其經營狀態,提高其技術素質;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享受國家的政策支持,更新技術條件,增強現代化農業機械維修的能力,除此之外,農機管理部門可以簡化管理程序,將農機維修網點劃并農機合作社一同管理,農機維修行業將從此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6.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農機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機維修行業管理工作的重點應作相應的調整和轉移,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機維修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好的為農村經濟服務。
7.加強農機維修技術監管工作。強化維修行業的管理質詢、服務職能,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維修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應加強自身素質教育,要具備有關政策法規、疑難故障修理技術和新技術新工藝運用等方面的能力。
8.要嚴把行業準入制度。對維修點的審批要嚴格執行行業標準,變注重維修網點量的增加為注重其質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維修網點標準。嚴格行業準入制度,對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不予辦理《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
(作者單位:154700 黑龍江省湯原縣農機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