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連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生態環境的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綠化面積和森林面積上,我國在世界上的排名較為落后。為了更好的改變這種情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生態環境,進行植樹造林是迫在眉睫的。如何更有效的開展植樹造林,也成為我國相關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一、 開展造林工作的建議
(一) 加強林地保護
近幾年來,由于林產品市場行情不佳,經營效益低,利益沖突之下,許多林地被非法復墾,給生態環境建設帶來很大的不利因素。在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今天,各地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重要的生態建設工程來抓。在進行退耕還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科學的將退耕和還林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達到造林的目的。為了更好的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對于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情況進行嚴格管控,其次就是深入有效地開展退耕還林工作。近些年的林業生產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些地區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依然不夠重視,使得毀林開墾的情況時常發生,亂占林地的情況也屢次出現,對于改善地區生態環境是十分不利的。只有嚴格加強對于這類情況的管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退耕還林工作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二) 抓好防護體系建設
我國的林業發展一直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由于天然林和水源林多數位于河流流域的源頭和上游,使得一但遭到破壞會對生態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想要恢復也十分困難。近年來江蘇寶應地區開發和建設了許多生態公益林,為江蘇省乃至我國的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為我國的林業發展提供了一條新途徑,通過大力發展生態公益林,可以更好的重建生態系統,從而達到擴大森林面積,改善生態結構和生態環境的目的。
(三) 強化制度.責任到人
在進行造林的過程中,地區的相關部門應該充分的利用我國頒布的法律法規,同時將造林工作的責任下劃到對應部門,并且定期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察,對于完成工作優秀的部門和工作人員進行嘉獎,反之則進行懲罰,從而真正落實造林工作,為管轄地區的森林資源豐富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 整地的程序與方法
(一) 造林地的清理
作為造林整地的第一道工序,造林地的清理對于整個造林整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進行清理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將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等異物以及采伐地痕跡,諸如枝杈、站稈以、倒木以及伐根等一系列雜物清除掉,可以根據造林整地的實際需求選擇使用全面清理、帶狀清理或者塊狀清理的方式來開展工作。同時通過人工或者機械設備進行割除清理,清理后整理成堆或者平鋪,之后應用火燒的方法進行清楚。也可以直接通過噴灑化學藥劑來殺死造林地塊上的灌木和其他草類,從而達到清理地塊的目的。
(二) 整地方式和方法
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整地,通過整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以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其中,全面整地是通過將造林地塊的全部土壤進行翻墾,更多情況下被應用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通過機械進行作業。而局部整地是通過將造林地的部分進行翻墾的方式來進行整地,這種方法多數使用在一些地形較為復雜的地區,根據其翻墾土壤的形狀又被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例如土丘地形或者存在溝壑或者高臺的地形,都應該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來進行整地工作。
三、 造林的方法
(一) 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又被成為直播造林法,是通過直接在造林地區播種林木種子進行造林的一種方法。其優勢在于不需要進行育苗工作,且整個造林過程的工作簡介,易于完成,適合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使用。但是這種造林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就是對于造林地的條件要求較高,同時在種子生長成為幼林之后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較為復雜的管理工作,對于災害的抵抗能力也相對較差,所以通常會選擇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進行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種之前應對種子進行充分的消毒工作,并且進行一定的催芽措施,從而更好的保證種子出芽率和出芽時間,并且減少因為病蟲害或者生物危害造成的種子損失。
(二) 植苗造林法
由于寶應縣地處里下河水網地區,植苗造林法是目前寶應地區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造林方法,也被人們稱為栽植造林或植樹造林。其具體操作是通過使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工作的開展,通過選擇合適的地塊進行種植,植苗后的主要管理手段為澆水,扶正以及踏實等,同時可以進行適當的追肥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從而保證苗木的成活率。由于這種方式,使得其對不良環境具有一定的抗性,生長更為穩定,因此對于造林地的要求相對較少,這也是這種方法得到廣泛應用的根本原因。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國的植樹造林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快的發展,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我國科研人員對于造林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國的植樹造林技術必然會不斷進步,為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更好的保障。
(作者單位:225800江蘇省寶應縣西安豐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