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弼

2018年,在黑龍江省肇源縣應用植保無人機噴施有機生物農藥對稻瘟病進行了防控試驗。試驗設置2個處理,不設重復。處理1:應用植保無人機分別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齊穗期畝用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散油懸浮劑60ml。處理2:應用應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分別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齊穗期畝用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00ml。處理1、處理2具體施藥時間為:第1次用藥時間為2018年7月23日(水稻孕穗末期);第2次用藥時間為2018年8月8日(水稻齊穗期)。處理1采用植保無人機噴藥,處理2采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噴藥。試驗結果表明,應用植保無人機防控稻瘟病,能夠做到精準施藥,既增產又增收,且無污染利于保護環境,應用前景廣闊。
黑龍江省肇源縣水稻常年種植面積98萬畝,近年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且均造成一定產量及經濟損失,防控稻瘟病已成為水田生產的新常態。通過試驗對比發現,2018年應用植保無人機比應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防控稻瘟病每畝增產11.2kg,增幅達8.7%。且實現農藥年減量為40噸,全縣應用植保無人機防控稻瘟病已達50萬畝次,年增產與減藥效益達到了207.8萬元,精準施藥實現了減藥增效的目的,值得推廣應用。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黑龍江省肇源縣肇源鎮四方山村農戶丁立國水稻田內,試驗地面積為100畝。試驗地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肥力均勻一致。試驗地土壤為黑鈣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為5.3%,PH值為7.4。試驗地于2018年4月20日翻耙,并施入底肥,施用中化45%硫酸鉀型復合肥料(氮磷鉀各含15%),施用量50Kg/667m2。于2018年5月28日、6月10日施入了返青肥和分蘗肥,46%尿素(大慶化工總廠)畝施用量分別為6Kg、10Kg。于2018年5月21日進行了機械插秧,規格為9×4寸(29.7×13.2cm),水稻品種為松粳16。
1.2試驗設計
在同一塊水田中采用植保無人機和背負式手動噴霧器防控稻瘟病,面積各50畝,大區對比,不設重復。
1.3試驗產品及器械
選用有機生物農藥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散油懸浮劑,由德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選用MG-1大疆無人機進行噴霧,強勁的八軸動力系統,其作業箱容積為10L,標準作業載荷為10kg,噴福為4-6m,4個噴頭,其型號為XR11001,霧化粒徑為130-250um,每駕次作業面積為10畝,每畝噴液量為1L。
選用3WBS-16A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湖南衡陽市韶峰噴霧器有限公司生產,市場采購。
1.4試驗處理
處理1:應用植保無人機分別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齊穗期畝用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散油懸浮劑60ml。
處理2:應用應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分別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齊穗期畝用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00ml。
1.5施藥時間與方法
處理1、處理2具體施藥時間為:第1次用藥時間為2018年7月23日(水稻孕穗末期);第2次用藥時間為2018年8月8日(水稻齊穗期)。處理1采用植保無人機噴藥,處理2采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噴藥。
1.6防治其他病害、蟲害情況
在處理1和處理2小區,水稻各個生育期均未發生各種病害和蟲害,也未施用其他藥物(防稻瘟病藥劑除外)進行預防。
1.7防治藥效調查
施藥前進行病情基數調查,病害停止發展時進行藥效調查。水稻葉瘟和穗頸瘟均采取5點法隨機取樣,每點取樣50株(穗)。記錄水稻葉瘟、穗頸瘟發病率和節本效益等指標,詳見附表12018年黑龍江省肇源縣應用不同器械防控稻瘟病效果及綜合效益對比分析。
2小結
從調查數據表1分析得出:處理1應用植保無人機噴施有機生物農藥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散油懸浮劑未發生任何藥害,安全性極好。處理1植株更粗壯,葉片較厚,根系更發達,抗倒伏;處理1比處理2畝增產11.2kg,增產率為8.7%,畝凈增效益41.56元。處理1水稻商品性更好,籽粒飽滿,顏色金黃,提早成熟2-3天。處理1應用植保無人機精準施藥防控稻瘟病,省工省時,能達到減藥的效果,既增產又增收,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166500 黑龍江省肇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