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陳鳳
林業資源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組成部分,林業資源對于生態自然的平衡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重視,堅持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國林業管理發展的現狀
福建省處于東南沿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發展林業的自然條件,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福建林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木材、竹材、人造板、松脂、松香等產量均居全國前列。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林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在林業管理中,植物覆蓋率不斷降低,生態環境問題就會遭到嚴重威脅,對于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2.林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意義
2.1 有利于實現生態平衡
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林業資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林業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但是林業的生長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林業自然資源在管理中,如果不能科學的管理,就會造成林業資源發展緩慢。在林業管理中,林業資源的恢復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所以在林業資源管理中,需要對林業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這樣一來就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具有重要意義。在林業管理中,需要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進去,從而更好的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從而更好的實現生態平衡。
2.2 有利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林業資源的越來越重視。在現階的林業資源管理中,需要對林業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然后才能對林業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利用。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中,對林業資源管理成為了重要的一部分,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林業資源管理中的運用中,需要林業資源既可以滿足當代人對林業資源開采的需要,也要滿足后代人的需要,同時需要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從而更好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3.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3.1科學定位林業資源
由于每個地區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每個地區的林業資源的定位也不是不同的。在林業資源管理中,需要對林業資源進行科學的定位,明確劃分林業資源的利用方式與目的,從而更好的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在實際的林業管理過程中,要注重結合我國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認識到不同地區的林業資源,在功能、性能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一些林業資源可能主要以經濟效益為主,但一些林業資源可能主要以生態效益為主導,還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兩手抓的情況。那么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就要避免使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因為這樣要么就造成林業資源過分開發,要么就造成林業資源無法充分利用,反而實現林業管理的不完善。
3.2依靠科技發展林業
在現階段,我國的林業管理中,需要依靠科技發展林業。我國目前林業管理技術相對落后,需要依靠高技術,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林業管理中,可以實施科技造林,同時好還需要運用高技術對傳統木材進行加工,從而更好的提升林業的經濟價值。另外需要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需要積極的利用各種高新技術,把傳統林業產業積極融合到地區的發展戰略中去,從而更好的為當地的林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3.3健全法律的配套機制
在林業管理中,為了更好的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配套的法律機制,從而更好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在現階段,我國已經出臺森林法和配套條例,但是這些森林法和配套條例已經有較長的年限了,和一些地區的林業管理實際情況不相符合。所以需要對林業資源的法律進行完善,從而更好的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4加強林業監督管理
現階段,我國的林業管理方法仍然比較落后,主要是以人力投入為主,相關的先進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例如,WEBGIS 已經在發達國家的林業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推廣,我國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林業部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提高管理效率。另外,也要做好森林資源的普查工作,提升林業資源培育水平,實現林業資源管理的數字化。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生態的文明發展程度不僅對國家今后的發展前景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對社會生態建設和林業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國林業資源管理部門和相關部門都要對林業資源管理有一個正確、科學的觀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認識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科學管理,健全法律體系,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與支持,實現生態文明的建設。
(作者單位:355400福建省周寧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