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丁聰
目前山東省農業經濟迅速發展,隨著我國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展,山東省農業經濟已將逐漸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中,但是現在農業經濟發展很容易受國內甚至國際經濟危機影響,原有家庭承包制農業經營形式已經不符合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結合山東省現在經濟發展情況,提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促進農業發展。
一、山東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山東省現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數量少、規模小,其中規范運行的組織更是少,很多集中在村小組部分,工作范圍只在村小組內,具有鄉鎮級別的經濟合作組織幾乎沒有,工作影響力有限,發展較慢,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 管理制度不完善
現階段,山東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在可持續發展中出現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以致工作時出現分工不明確、責任制劃分混亂的狀況。例如,實際工作中重視組織中管理人員的實際能力,工作中個人主義情況凸顯,其發展策略和問題解決方案不符合所有群眾利益,經常出現極端化情況,缺少優良政策和環境支撐下出現組織運行不順暢的問題,很難推動經濟合作組織順利發展。
(二) 缺少政府支持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政府缺乏對其具體發展的認識和重要性意識,工作中運用傳統思想對先進制度手段采用觀望的態度,支持力度不夠。山東省雖然已經召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會議,但是很多地區仍然沒有制定具體政策,相關部門沒有制定工作配套措施,出現當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仍然有貸款難、農產品成本多等問題。和我國現在鼓勵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政策相違背,不但影響經濟組織順利發展,還侵害農民相關權益。
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 完善組織內部管理體系
想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內部要建立完善管理體系。主要從下面幾方面進行完善:
1. 構建民主管理體系
山東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要完善科學的民主管理體系,主要工作內容進行民主投票決定。建立以農民為主要成員的理事會和代表大會等管理部門。并利用科學手段完善財務、認識和銷售等制度,落實責任制,積極貫徹執行,對于組織內部重大事情有成員開會共同探討表決。例如,實行“一人一票”原則,保證合作組織重大決策上保持民主,滿足合作組織會員的“自由加入和退出”原則,保證會員的自由性等。
2. 建立內部監督體制
首先確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發展中崗位職責,建立良好的部門職工分工合作的良好工作環境。其次,將組織財務公開,工作各項事宜透明化,由廣大農民群眾進行監督,嚴禁內部操作行為發生。最后,建立專門監督部門,對合作組織中各項工作,特別是財務資金流向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內部工作公正、公開,一旦發現問題積極解決。
3. 建立科學利益分配體制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工作過程中,建立完整的經濟體系,其中靈活運用返利和股權分紅等形式,保證合理的利益分配,保障農民經濟效益。例如,農民可以用土地入股,按季度或者按年以股分紅,也可以用錢入股,按照保息分紅的形式獲取利益。另外,合作組織建立完善的風險保證體系,利用合作組織的營銷利益中取出一部分作為風險保障基金,或者在農業保險公司進行投保,減少合作組織中會員的投入利益風險。
4. 科學實行經費管理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中的資金主要來自于企業和社會資助、會費、政府部門補貼和經營收入等,其中會費資金占主要部分。如果會費規定過低,很難維持合作組織正常運行,會費規定過高會降低農民加入的積極性,阻礙合作組織的發展。所以,相關部門制定靈活的會費繳納形式,例如,將每年的固定會費變為基本會費和收益會費的總和,這種靈活的方式不但有效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合作組織還收納到充足的資金,提升組織專業服務的水平。
(二) 加強政府的支持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第一,結合山東省農業發展的具體規劃標準,當地政府建立適合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引導政策,為農民合作組織提供資金和稅收方面的支持,減少合作組織發展過程中政策和資金的困難。主要措施有:政府為合作組織辦理貼息貸款,為其擴展規模、研發新技術、引進新型設備提供資金支持,促使提高服務能力;合作組織內成員年終獲得的紅利和股息的,政府進行免征所得稅的政策;政府減少增值稅的收取,如果合作組織開發新型產品,需要銷往國外,政府應予減少增值稅的收取進行支持。第二,針對合作組織中新型產品的開發和產品定價等環節,當地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政策體系。主要包含農村土壤的整理、新型技術的推廣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環節中,政府要充分發揮合作組織的作用,幫助其參與到涉農項目建設中;政府建立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使經濟合作組織在農產品定價方面有絕對的影響力。
我國山東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正處于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刻,需要其領導人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當地政府的支持等,更好地解決合作組織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矛盾,針對現在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農民利益的發展形式,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257400 山東省利津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指導站,257400 山東省利津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