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大量探索了尊重自然、尊重生態等方面。中國古典園林將山泉水石融進自然生態環境中,利用園林建筑和樹木花草營造出自然天成的生態空間,展現出時空交錯的生態之美,本文從生態學角度出發,從生態學角度審視我國的古典園林,分析中國古典園林中展現的生態學理念。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生態學理念;園林生態;理念探究
1引言
我國古典園林可以說是最初的藝術,結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風水學展現中華民族對生態學的原始理解。近年來,我國城市綠化發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眾多問題,如綠地形式簡單、功能不完善、維護成本過高、過度重視塑造景觀、不注重改善生態環境系統等。
2生態學理念
2.1生態學概述
生態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主要研究內容是有機體和其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研究對象則是生物個體、種群、群落以及生態系統,研究目的是為了揭示生態平衡的規律。當今社會,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巨大的環境生態難題。現今社會的生態問題層出不窮,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的自然觀和行為模式不恰當。
2.2生態設計原則
解決當代環境生態問題的首要方式就是轉變人類的生態觀念,以新的生態學理念重塑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自古以來,中國素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中國古典園林集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當代,俞孔堅等參照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圖亞特·考恩(Stuart Cown)提出的“生態設計”概念,在設計中盡量使環境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2.3生態設計手法
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尊重生態規律,營造出較好的生態環境。山水、植物、建筑是古典園林最主要的造園要素,園林的生態設計需從選址、山水、植物、建筑等方面進行,山水植物都是營造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元素,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環境,建筑講究尊重自然,與自然相融,園林植物配置方面主要注重象征寓意和人的需求,講究與自然和諧相處。
3中國傳統生態學的主要思想
3.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國傳統思想中強調“天人合一、民胞物語”,將宇宙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看待,樹立維護生態平衡、以和為貴的和合觀念,偏向于以自然認為主義的態度對待自然,強調尊重和保護自然,將生態文明與自然經濟相結合,理性進行景觀的改造,順應自然,調整自然,將天之“用”和人之“用”相統一。
3.2尊重自然,和諧共生
人與萬物平等共生是傳統生態觀的核心理念,對于自然界萬物平等的生存權給出了定義,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類生活對自然環境的依賴,主張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和保護自然,形成了東方民族獨具特色的生態學理念。儒、佛、道三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三大組成部分,在探索天人關系的過程中,結合不同的文化特征逐漸滲透和發展了中國的傳統生態理念。通過文化之間相互的取長補短,充分展現出中國文化的多元互補特色。
3.3崇尚自然,因地制宜
人們的一切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候大部分依賴于自然環境。因為認識水平不高,對一切自然現象并不夠了解,這導致人類認為自然十分神秘,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神”的觀念,這種崇拜的感情讓古人在造園時尊重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的進行園林造景設計和建造,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戰略。
4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生態學分析
4.1山水泉石——藝術化的自然生態意境
我國古典生態哲學認為山與水乃萬物之本,是園林美學建立的重要根基。孔子曰“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人們不僅在現實中依賴山水,而且將其作為精神世界的生態追求和審美向往。泉石是微縮化的山水,一方面借景于園外的自然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園內鑿池堆山的方式,因勢隨形形成山水園。以小見大顯示出含蓄回味、神韻天成、詩情畫意的意境,讓人身臨其境。
4.2園林建筑——感通天地的生態具象
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將建筑看作地道的生態建筑,能夠溝通天地人。中國古建筑多以木構架為主,由各種構件組成,通過各構建之間的結合形成富有彈性的框架,展現出中華民族“虛實相生”的審美原則。中國園林建筑實現了功能、結構、藝術三者之間的統一,通過材質、形式、空間的有機結合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營造簡易古樸之美的意境。
4.3樹木花草——自然天成的綠色生態空間
生態模式主張在生態整體中欣賞自然,在生態整體中尋求欣賞什么和怎樣欣賞的方式。樹木花草所營造的自然美,不僅能夠滿足人類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而且對于城市的建設也有著一定的優化作用,能夠真正實現“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園中、山水交融”的生態園林美景,實現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追求。
4.4天時季相——時空交錯的四時生態之美
中國園林是一種空間藝術,中國自然審美中,山水、園林以及繪畫都十分重視“時間意識”,園林生態之美中包含了春夏秋冬、晨昏晝夜以及晴雨雪霧的變化。時空交錯正是園林景觀順應自然力的生態觀點,不斷主動利用天時之美打造時間和空間之間的交錯,形成風景序列。
5結束語
本文基于中國傳統生態學的主要思想,分別分析了古典園林建構元素中的山水泉石、亭臺建筑、花木、時空四個要素所蘊含生態學理念,各要素之間的交互為用,共同構建變化無窮之美,形成了園林生態美的有機整體,中國古典園林以獨特的審美追求、理想意趣、宇宙哲學反映了“盡善”、“盡美”的認知,綜合體現了中國古代自然觀的生態藝術。
參考文獻:
[1]劉明歡,馬建武,楊倩.蘇州古典園林掇山疊石的生態性體現[J].福建建筑,2018 (07):65-69.
[2]鄭林.江南古典園林生態文化研究——以拙政園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 (04):293.
[3]楊洋.景觀生態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 (06):63-64.